18世紀的英國在大航海時代的背景下,
湧現了大量導遊手冊、探險日記、書信集,
以及各式各樣的遊曆小說。
今天簡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聊聊其中的經典之作:
《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是喬納森·斯威夫特,
他是英國著名的諷刺文學作家,
作品文筆犀利、思想深刻,
簡直是18世紀英國的魯迅!
《格列佛遊記》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
幾次航海卻幾次遭遇事故而遇到的奇人轶事,
全書由四次航海出行的故事組成。
格列佛第一次出航南太平洋,
結果輪船中途遇險,
格列佛因此漂流到了利立普特,
當他睜開眼發現了一群隻有手指大小的人,
正齊心協力把他五花大綁的運回城裡獻給國王。
國王發現格列佛并沒有敵意後,
便讓他在這裡住了下來。
格列佛在小人國簡直就是巨人,
他每天的吃喝相當于當地1728個人的用量。
長期白吃人家的也不好意思,
格列佛就利用巨大的身體優勢,給小人國幫忙。
比如小人國和鄰國打仗時,
格列佛伸伸手就将鄰國的戰艦拖了回來。
由于格列佛表示不願意滅掉鄰國,
這讓國王很不高興。
沒多久王後的寝宮意外着火,
格列佛通過撒尿成功滅火。
本以為自己立了大功,
沒想到卻惹得王後也不高興了。
兩個大佬決定除掉格列佛這個巨人,
格列佛隻得逃離小人國,回到了英國。
在家裡待了兩個月,格列佛又出海了,
他本來打算去東印度群島。
結果又遇到了災難,
狂風把船吹到了布羅蔔丁奈格,
這裡的人和物都特别巨大。
“大人國”一位高達20米的農夫收留了格列佛,
把他當成了一個小寵物養了起來,
甚至拉到集市上“街頭賣藝”,
格列佛每天累得半死。
農夫眼看着格列佛就要不行了,
為了能再賺一票,
把他賣給了大人國的王後。
格列佛在大人國的王宮非常得寵,
他每天都要給國王進行整整5個小時的演講。
但是他也經常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
比如比他還大的老鼠,
跟人胳膊差不多長的蜜蜂,
還有比正常冰雹大1800倍的大冰雹……
在一次陪同國王和王後出遊的路上,
格列佛的小房子被一隻海鳥丢進海裡,
一艘經過的船隻把他救回了英國。
在家呆了一段時間後,
格列佛又又又出海了,
結果當然又又又遇到了意外。
他所乘坐的船遭遇海盜,格列佛僥幸逃脫,
來到一個名為飛島國的地方。
這裡的人非常奇怪,
國王和大臣們整日在飛島上沉思,
沉迷于毫無實際用處的科學研究。
島上的環境荒涼無比,房屋坍塌,
人們沒有衣服和食物。
學院裡的專家們也不研究怎麼發展經濟,
每天都在讨論沒有使用價值且荒誕不已的課題。
離開飛島後,格列佛去了可以召喚鬼魂的巫師島,
見到了不少曆史上的著名人物,
結果發現那些記錄在書上的文字全是錯誤的,
推動這個世界發展的都是一些卑劣的偶然行為。
格列佛算是被打擊了個徹底,
結束了自己的第三次冒險,再次回到了英國。
在家呆了沒多久,格列佛又又又又坐不住了
他受聘為船長出海冒險,結果又又又又遭殃了
船上遭遇了水手叛變,他被放逐到慧骃國。
慧骃國的統治者是一群充滿智慧的馬,
它們注重友誼,樂善好施,生活既簡樸又平和,
而長得像人類的動物叫做“野胡”,
是沒有智慧和理性的低等野蠻生物,
他們是馬圈養和驅使的奴仆。
格列佛在慧骃國各種美好品質和品德的感染下,
甚至想“棄人從馬”留在這裡當個有理性的“野胡”。
但是馬民們覺得“野胡”無法被教化,
決定消滅這些“野胡”,格列佛也隻好離開慧骃國。
可雖然格列佛離開了慧骃國,
卻因感受過馬的智慧和美好品德,終生與馬為友。
大家還記得小人國和鄰國的那場戰争嗎?起因居然是為了吃蛋的時候應該先敲破大頭還是小頭,影射了英國曆史上天主教和新教為了儀式的繁簡程度鬧得不可開交。
而大人國裡格列佛和國王、王後關于國家、政治和人們生活的讨論裡。大人國裡人們平靜祥和的生活也正是斯威夫特幻想中的烏托邦國度。
到了飛島國,飛島上被公認為最愚蠢的王子恰恰是唯一的聰明人,而學院裡沉醉于各種愚蠢研究與思考的科學家也是對英國人的暗諷。
最有深意的莫過于慧骃國,斯威夫特在前三個部分諷刺的都是國家、社會和小部分群體,在慧骃國,他上升到了整個社會的人性。
慧骃國中,面對“馬性”的溫和完美,格列佛一邊将自己與野人區分開來,一邊又被象征着财富的鑽石擊潰。野人的行為舉止、相處模式實際上也是社會人類藏在“衣服”這張遮羞布下的真正人性。
這種基于現實事件的反諷故事,在《格列佛遊記》中比比皆是,大家可以結合18世紀英國的社會背景更深層的來看。
抛開各種這些對邏輯順暢的追求和真假的探究,任何人都不能否認這本三百年的文學經典,給所有孩子的童年都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讓我們可以感受18世紀英國的大航海時代,人們對海上的憧憬和向往。
也許在我們未發現的世界上某個角落真的有“大人國”、“小人國”,也真發生過這樣奇幻的冒險故事呢。
資料來源:
《格列佛遊記》——喬納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遊記》——(電影)1983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