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子們祝福老師

學子們祝福老師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0 12:39:14

學子們祝福老師?今天是教師節我拿出我們半年以來的咨詢記錄,做了個統計,發現教師來做咨詢的人數占比,居然達到了學生和家長人數的一半多,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學子們祝福老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學子們祝福老師(我們這樣祝福老師們)1

學子們祝福老師

今天是教師節。

我拿出我們半年以來的咨詢記錄,做了個統計,發現教師來做咨詢的人數占比,居然達到了學生和家長人數的一半多。

我們對學校的服務,一般都包含教師服務和學生服務(家長服務)。單看人數,學生數量遠超教職工,但是咨詢人數,比例就大不一樣了。

這當然不是說老師們心理出狀況的可能性超過學生,因為雖然數量更大,但教師來訪求助的問題嚴重程度卻遠低于帶着孩子前來的家長們求助的問題。它一方面體現了教師們對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更開明、更科學,更願意接受心理服務而保持更好的狀态,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亞健康”在教師群體中的普遍存在。

每到教師節,身為老師的人都會收到許多祝福。網絡上有短視頻調侃不同年齡的老師面對祝福的态度大不一樣:年輕老師感動不已、熱淚盈眶,資深老師卻淡淡感謝、心無波瀾。

一些已屆中年的教師來咨詢,尤其是求助工作困擾,總免不了抱怨一句“說是受人尊重的職業,其實也就教師節尊重一下”。

來訪的老師自然是說氣話,我不敢保證自己确切了解老師們希望被尊重的地方,但我對來訪老師的心理健康需求有點發言權。

2020年初,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有一項覆蓋兩萬多名教職員工的研究,發現大約5%的教師正遭受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

而國内的情況呢?《明日》雜志(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協會指導發行的國家級刊物)2019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說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分析發現,32.4%的被調查教師感覺工作壓力非常大,教師中心理亞健康者占72%。

老師們的壓力來自哪裡?我還是統計找我們做過咨詢的老師的情況:

一、工作量

大部分老師每周有10-18節課,加上備課,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除了教學任務,很多教師還要承擔一些其他工作,比如一些班主任、主科老師需要跟班,還有很多老師需要承擔學校的各類活動組織等工作,再加上每天批閱大量作業、試卷,定期進行家訪等,工作量的确不小。

如果再遇到家長,甚至個别管理者,僅憑學生的成績就批評、否定教師的工作,當然會讓他們産生心理疲勞和職業倦怠。

二、職業滿足感

在公開的話語體系中,教師是自古以來備受尊敬的職業。頂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光環的老師們,在工作中承載着來自社會、學生、家長等各方面的高期待。

2019年,河南洛陽一個青年男子路遇以前的班主任并對其掌掴的視頻在網上熱傳。2020年,廣東一學生家長在網上編造謊言控訴教師劉某涉嫌體罰學生的新聞也引起廣泛關注。在類似的事件中,甚至能通過網絡讨論看到,一些人分享自己童年與老師的矛盾糾葛更引起類似經曆者的共鳴,一時間聲浪巨大。種種原因之下,相當一部分人對教師的工作有很大誤解,個别敏感的家長帶着警惕和審視的目光看向自己孩子的老師,卻引來更深的誤解。

關于教師懲處學生的讨論一度甚嚣塵上,終于在2021年初,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對管教的對象、尺度等各方面都做了盡量細緻的規範,此事才降下熱度。猶記得那時的新聞标題大約是——“教育部發文:教師可以處罰學生”。

對比那封來最牛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恍然間我不奇怪它出自一位老師之手了。教師,本是更具情懷、更在意精神收獲的群體,他們的失落,也更容易來自精神上的壓抑。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書本知識隻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教師的人格和言行本身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且這種人對人的影響,在塑造學生的靈魂當中是其它手段不可替代和比拟的。因而,盡管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比其他行業更低,但教師理應接受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務,盡量确保自身處于健康、積極、理性的狀态。

自2020年9月我們的“教師心靈氧吧”挂牌,至今已兩個年頭。回顧老師們來咨詢、做團體活動的一個個畫面,我由衷感慨,向老師們說一句:

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有什麼需要,請告訴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