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喀納斯環線旅行

喀納斯環線旅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4:03:56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1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2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3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4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5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6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7

清晨,當朝陽把第一縷陽光灑滿大地的時候,火車緩緩地停靠在北屯車站。

  北屯市是兵團農十師的駐地。這是一個規劃得體的小城。沒有高樓大廈,街道兩旁大都是一些三至五層的中式建築,整潔而幹淨。我們要從這裡乘汽車,途徑布爾津,到達哈巴河縣,再換車去地處邊陲的白哈巴村。

  大巴車在前往白哈巴村的盤山路上,沿着峽谷盤旋前行。在到達白哈巴村前,我們先來到山頂觀景台。 觀景台分上下兩層,像一個橢圓形的舞台,建在峽谷上方。

  峽谷對面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谷底長着茂盛的草坪,還有是稀稀疏疏的林木和嘩啦嘩啦的溪流 。溪邊的白楊樹已經開始變色,頂端的樹葉已經泛黃。旁邊的白桦樹已經有一點淡紅,雖然沒有深秋的火紅那麼絢麗,但也别有一番滋味。山邊的針葉松是墨綠的,山坡的草甸是褐紅的,還有白雪皚皚的山峰和白雲滾滾的天空,自然和諧,美得讓人難以述說!

  太陽落山前,我們來到了白哈巴村,找到旅店,放下行李,就匆匆爬上西方的山崗。 山崗上立着兩塊巨石,一塊上刻着白哈巴村,另一塊刻着西北第一村,我們和巨石照像留念。山崗上有一條木制棧道,我們在棧道上散步,欣賞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美景。

  山下是一塊塊用木欄分隔的草場,綠色的草坪上稀稀落落地點綴着暗黃色的草垛。草坪前面是圖瓦人的村莊,房屋是用木頭搭建的,橫七豎八的點綴在綠色的草坪之中。遠處是高大挺拔的胡楊樹,性格堅毅地屹立在山谷之中,迎着微風,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唱着歌,訴說着圖瓦人三千年的往事。

  也許圖瓦人的性格就像胡楊樹一樣,雖然僅存三個村莊,但是還生存在這個美麗富饒、神秘莫測的人類淨土上。這令我想起一首詩,已經不知道是誰寫的,大意是:胡楊樹,生生世世三千年,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朽。

  阿爾泰山深處的喀納斯湖區周邊生活着大約兩千五百多名圖瓦人。其還是一個未識别的民族,也就是說其不在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之列,目前還是把其分列在蒙古族當中。在晚清《新疆圖志》記載中,圖瓦人叫“烏梁海”人,世代以放牧、狩獵為生,居深山密林,沿襲傳統的生活方式。有學者認為,他們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的士兵的後裔;也有人認為,圖瓦人的祖先是五百年前從西伯利亞遷徙來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的圖瓦人與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人屬同一民族。

中國圖瓦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以遊牧、狩獵為生。近四百年來,定居喀納斯湖畔。他們頑強勇敢,能歌善舞,愛騎馬滑雪,基本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散布在樹林和草坪中的原木壘起的木屋,炊煙袅袅、奶酒飄香。古樸自然的村落像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

村口的不遠處就是中哈邊界的五号界碑,很可惜,已經封閉,使我們無緣相見。村莊北面有一個木牌釘在粗大的樹樁上,上面寫着一個無名哲人留下的詩句:我已經忘記了年齡。是的,如果你融入這粗礦的,原始的,純潔并有一點野味的自然中,你一定會忘記時間的流逝。

夕陽西下,天空泛起了火燒雲,紅色的霞光鋪灑在村莊、房屋、樹木和草坪之上,把天地山川染得一片绯紅。我們披着落日的餘輝,慢慢地走回旅店,結束了第一天的遊程。這隻是序幕,已經娓娓動人。更加美好但又艱辛的旅程,還在後面,我的内心充滿了期待。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8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9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10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11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12

喀納斯環線旅行(第四章驢行喀納斯)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