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文字版
三星早年因為抄襲蘋果被判賠償 10 個億的事想必大家都還記得,當年蘋果還拿諾基亞舉過例子,說你看手機沒必要都長一個樣。按說論相似程度,早年的三星可遠比不了現在的某些國産機,但從那開始,三星确實開始自己尋找設計語言,到如今,反倒成為了被抄襲對象。
S10 最主要的特征都圍繞着正面的這塊屏幕,它有很多标簽:它是一塊 Infinity-O 挖孔屏、一塊全面屏、一塊 AMOLED 屏幕、一塊曲面屏,屏幕下面還藏着超聲波指紋識别。
❶
動态 AMOLED 屏幕
這次三星啟用了一個新的營銷詞彙:「動态 AMOLED 超感官屏幕」。官方稱有兩點改進:
改進了發光材料,使得色彩空間達到了 100% DCI-P3,可是明明之前的三星旗艦手機也達到了,所以可能是把老賣點搬出來湊數的。
第二個改進是将藍光波長提高,使有害藍光降低了 47%,這就有意思了。
這是我們的可見光,其中波長越短,能量越高,也越容易對視網膜造成光化學損傷;其中這部分藍光還影響褪黑素分泌,如果晚上大量接觸這種藍光就會影響生物鐘。我們都知道屏幕的顔色由紅綠藍組成,提高藍光波長可以降低對眼睛和生物鐘的危害。
根據我們的測試,相比于 S9,S10 的藍光波峰更加偏右,因此理論上對人眼和生物鐘的影響更小。在我們測試的所有手機中,S10 的藍光波峰也是離有害區域最遠的。
屏幕本身的發光材料決定了紅綠藍波峰的波長,無論屏幕上的顔色如何變化,能變的隻有波峰的高低比例,而不會變波峰的左右位置。所以手機的所謂「護眼模式」、「夜間模式」都隻能把藍光的比例降低,然後屏幕就會變得很黃。
像 S10 這種藍光波長較長的屏幕,在護眼模式不需要那麼激進地改變顔色就可以達到相當的護眼效果。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在使用 S10 的過程中沒有很想念 iPhone 的 True Tone。
我們還測試了其他手機在各種屏幕模式下的藍光表現,在愛否科技公衆賬号内回複「藍光」可以獲得更多信息。
那麼改變了藍光的波長,會不會影響屏幕的顔色?我們都知道 RGB 組成白光,那麼到底具體是多少波長的 R、G 和 B,其實沒有固定答案。如果改變了藍光的波長,隻要相應變化一下紅綠的波長,同樣也可以組合出白色。這也解釋了我們在測試 S10 原生色域時,看起來 RGB 三角相比 S9 稍旋轉了一點的情況。
在我們的實驗室測試中,S10 的色準表現相比 iPhone 或者 S9 是稍差的,但也在旗艦水平上,其他方面表現相當。全屏白色時激發亮度 760nit,當屏幕大面積黑色,隻有這麼大個白色時,我們測得的最大亮度是 1008nit。雖然這離官方宣稱的 1200nit 還有距離,但已經是相當出色的表現了。
綜合考慮這絕對是市面上最棒的屏幕之一,如果把藍光因素考慮進去,可以去掉「之一」。
❷屏下指紋
屏幕下方藏着超聲波指紋識别,這是三星第一次嘗試屏下指紋,也是現在市售唯一的超聲波方案。這段時間使用下來,最大的感受……空口無憑,我給大家展示一下:
我看到有些 KOL 說「三星這個指紋不需要你按住,輕輕一碰就能解鎖」。是這樣的,輕輕一碰就能解鎖。可當我們讨論解鎖速度的時候,不是說你手指在傳感器上停留多久,而是說從你摸到屏幕,到真正進桌面,用了多久。
我們用高速相機進行測試,10 次取平均值,三星是穩定的慢,這還是排除了動畫的時間。所謂的「碰一下屏幕就能解鎖」,隻能說明傳感器掃描指紋很快,掃描之後,還有比對、計算、認證的步驟。
我們甚至懷疑 One UI 從休眠喚醒的速度本身就比較慢,理由有兩個:
· 如果在觸碰指紋之前,先點亮屏幕,解鎖速度就可以降低到 0.50 秒;
· 在使用擡起亮屏這個手勢時,三星的總比其他手機更晚顯示指紋圖标;華為 Mate 20 Pro 在同樣的時間内甚至都已經用結構光完成了面部解鎖。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指紋圖标顯示不夠及時。S10 在鎖屏 AOD 上是不顯示指紋圖标的,所以放在桌子上,你不知道該按哪,點一下指紋圖标才出來;拿起來的時候觸發擡手亮屏,但是指紋圖标出現地太慢,所以你也不知道該按哪。這手機我當主力用了三個禮拜,每天解鎖一百多次,到現在還是不能完全按準。
從拆解中可以看到,S10 的指紋傳感器面積并不大,所以給你的容錯空間也不大。後來我幹脆把右手拇指分上中下三部分,各錄一遍,然而 S10 一共隻讓你錄 4 個指紋,所以這最後一個位置是留給食指還是留給左手,我陷入了沉思。
第三個問題是反饋不夠及時。常見的光學指紋識别因為需要照亮手指才能識别,所以你一按它就立刻變亮,這反而給你了一個「我按準了」的踏實感;三星這個是超聲波的,它不需要亮,這個解鎖的水波紋動畫,是在它比對完成之後才出現,甚至識别失敗的時候也會出現,所以它起不到指示作用,每次解鎖都伴随着忐忑感。
綜合上面所有因素,在我體驗的這段時間,S10 的解鎖成功率也就是百分之六七十的樣子。從 S9 的頂級順暢體驗一下子這樣降級,老用戶應該也挺不适應的。
從理論上講,超聲波屏幕指紋能識别 3D 結構,比光學方案要更安全,那麼我們也嘗試一下破解。在之前嘗試解鎖 vivo NEX 的時候,膠帶、圖片都破解失敗,最後用了熱熔膠指紋模型才成功解鎖。這一次的 S10 屏幕指紋我們如法炮制,用指紋模型成功解鎖,所以并沒有發現它的安全性高于光學指紋。
❸
Wi-Fi 6
第二個大的特點是 Wi-Fi 6,S10 也是第一個支持 Wi-Fi 6 的手機。Wi-Fi 6 就是 802.11ax,是 802.11ac 的下一代。隻不過 Wi-Fi 聯盟也知道這名字太難記了,幹脆另起一個命名方案,802.11ac 叫做 Wi-Fi 5,下一代就是 Wi-Fi 6、7、8。
Wi-Fi 6 的主要改進方向并不再是極限速度,而是當連接的設備越來越多時,保證每個設備的速度。這裡面涉及兩項升級:MU-MIMO 和 OFDMA。
我們知道,Wi-Fi 是一個非常友好、講禮貌的通信協議。雖然一個 Wi-Fi 熱點可以同時連接很多設備,但是在同一時刻,熱點隻能和一個設備通訊,其他設備都乖巧地在後面排隊,就好比快遞小哥一次隻能給一個人送快遞。所以設備多了以後,排隊越來越長,它就擁堵了。
現在的 Wi-Fi 熱點可以通過 MU-MIMO 來緩解這個問題,也就是用多根天線,來同時和 4 個設備通信,這就好比你現在有 4 個快遞小哥了。Wi-Fi 5 的時代隻支持下行的 MU-MIMO,到了 Wi-Fi 6 則是上下行都支持了。
OFDMA 則是一個更本質的解決思路,在這個技術的加持下,Wi-Fi 熱點的一次數據傳輸就可以發送給多個設備,就相當于快遞小哥一次可以拿好幾個包裹了,跑一趟就能給很多人送貨。
這樣一來當設備越來越多時,Wi-Fi 6 網絡下的 Wi-Fi 6 設備,就能比 Wi-Fi 5 的設備更占優勢,不容易被搶網。所以想要享受這項便利,你的路由器和設備都得支持 Wi-Fi 6 才行。
除此之外 Wi-Fi 6 還支持幾個新特性,比如強制使用 WPA3 來提升通信安全性,和支持 TWT「目标喚醒時間」來減少智能家居設備的通信頻率,節省電量。
現在支持 Wi-Fi 6 的路由器還太少太少,京東上隻能搜到華碩的大章魚。但是就像我們剛才說的,現在你買個 S10 和 Wi-Fi 6 路由器回家不會發現什麼明顯提升,唯有當你家裡 Wi-Fi 6 的設備多起來的時候,差别就出來了,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久。
❹One UI
第三個大的特點是 One UI,S10 也是第一批出廠預裝 One UI 的三星手機。早年 TouchWiz 的名聲相比大家都有耳聞:臃腫、瞎丁丁加功能、雜亂不堪、沒有條理、最難用的 Android 什麼什麼的。所以從 Samsung Experience 開始三星痛定思痛,開始大幅度做功能的精簡和梳理,到現在的 One UI 則是把整個用戶界面完全重新設計,目的是兼顧美觀和實用。
One UI 基于 Android 9.0,這就讓它繼承了一部分 Material Design Refresh 的特色,比如大量的圓角和大量的非線形動畫。什麼叫非線形動畫,我們知道一個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從 A 點移動到 B 點是不可能勻速的,中間一定有加速度。所以以往一些 Android 手機中的線形動畫,就顯得生硬,不自然。這也是那些手機明明動畫也是 60 幀,但看起來就是不如 iPhone 流暢的原因,它們不符合物理規律。
其實 Material Design 從一開始就有告訴大家不要用線形動畫,但即便是 Google 自己也是到了 Android 9.0 才把系統動畫都重新繪制。
不同于很多國産廠商拿到 Android 之後都立刻按照自己的審美去改,One UI 保留了 Android 9 的非線形動畫,所以你在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意識不到,但看着每一個動畫都會覺得莫名地舒服。當然第三方軟件的質量就沒辦法保證了。
One UI 中也大量運用了圓角,來搭配三星本身的圓角屏幕。隻不過好像和和屏幕圓角不太匹配。
再一個是實用性,One UI 仍然是一個功能非常多的系統,多到你想充分發揮它的所有能力,還得下點心思。比如 DeX,你要為它配一套顯示器鍵鼠,然後把手機連上去當電腦用。但是我們之前 TNT vs iPad 的視頻裡老解也說過,DeX 的中文輸入法選詞居然隻出現在手機上,不出現在大屏上,所以你要是英文不好的話,就得拿拼音聊天。
再一個是這個接口本身支持 4K 輸出,在我用投屏模式的時候可以完美支持我的 3K 顯示器,但是到了 DeX 就隻支持 1080P 了。
One UI 中也正式加入滑動手勢。它的邏輯和早期 OPPO、vivo 的一模一樣,但左邊的上滑手勢離手比較遠,不好觸發,所以這段時間我還是主要使用三大鍵來導航。
因為 One UI 基于 Android 9.0,所以也原生支持 Xbox One 的手柄,藍牙連接之後就可以玩堡壘之夜、我的世界這種遊戲。
可以說 One UI 在美觀程度上接近原生 Android,但又在功能上基本做到了集大成。從 TouchWiz 人人喊打一路逆襲到現在,這個決心我們确實看到了。
最後有一點小東西:三星應用商店有一個叫做 Good Lock 的 app,通過這個軟件,你會發現你可以解決大多數 One UI 不好用的地方。比如導航欄三大鍵離得太遠,用 Good Lock 改了;比如邊緣曲面還是太容易誤觸,用 Good Lock 屏蔽了;比如狀态欄圖标太多,用 Good Lock 删了。
現在的 Good Lock 就像是對 One UI 一些缺點的補救方案。但我認為這些設置應該集成在系統内,因為你不能期待所有用戶都知道 Good Lock 的存在,甚至 Good Lock 這個名字也很難讓人第一時間明白它是幹什麼用的。這裡面的功能,比很多系統設置裡的功能都更必要。
❺Infinity-O 挖孔屏
我想你們應該也一直在盯着這個洞看,咱們就來聊一聊挖孔對于使用的影響。
首先因為 AMOLED 結構簡單,所以挖孔之後不會出現 LCD 那樣的布光不均的情況;其次,為了縮小挖孔的體積,前代的虹膜識别被砍掉,光線傳感器也被藏到了屏幕下方;第三就是遮擋内容的問題。
這個洞仍然占據了正面 62.6mm2 的面積。為了使其不影響内容,狀态欄被相應地撐高。但因為下方沒有縮進,所以看上去不是很對稱。假如能把狀态欄拉高一點點,雖然會少顯示幾行像素的内容,但是可以換來視覺上的平衡,希望三星給個選項吧。加到 Good Lock 裡面也可以。
當你給别人分享截圖時,他們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像是出 Bug 了的界面,頂欄圖标如果可以左對齊就好了。是吧三星,加到 Good Lock 裡面也可以。
和劉海一樣,橫屏是挖孔對内容影響比較大的時候。在看 16:9 視頻時藥丸完全沒有影響,看 18:9 視頻時會顯示半個藥丸,看 2.35:1 的視頻時藥丸會更突出一些。在一些軟件裡,橫屏時,系統會直接向右避開一個狀态欄的寬度,比如 bilibili,視頻内容會不居中,像小米 MIX 一樣。
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玩遊戲中,所以我會手動讓所有遊戲都全屏顯示。王者榮耀中的确會出現遮擋上路的問題,這個時候你要轉一下手機。放技能的時候如果摸到藥丸,觸摸也不會中斷。刺激戰場則允許你調節 UI 元素的縮進,影響更小。
總之挖孔已經是劉海形态的終極演進了,遮擋内容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在屏下攝像頭問世之前,廠商們能做的也無非是把挖孔縮小一點點,再縮小一點點。但隻要你還在乎前置的拍照效果,它就不會太小。可以預見三星會在未來幾代産品中保留挖孔設計,iPhone 未來幾代也會保留劉海設計,其他廠商如果不在二者中間選個折衷方案,就隻能依賴機械結構。
後面兩個特點,我們要拿到室外去說。
❻
HDR10 視頻錄制
第四個大的特點是 HDR10 視頻錄制,這也是索尼之後,第二個支持錄制 HDR 視頻的手機。首先我們要解釋一下 HDR 視頻是什麼,它和拍照片的時候的 HDR 模式不一樣。這一段素材推薦大家觀看 HDR 版本的視頻,否則就要大開腦洞,來根據我的描述,想象一下。
我們正在拍攝三盞燈,三盞燈的亮度分别是 10nit、100nit 和 1000nit。因為 sRGB 照片的動态範圍最高隻支持 100nit 的亮度,所以如果按照 1:1 真實還原的話,1000nit 那盞燈就被過曝掉了。如果用戶想要保留那 1000nit 燈的細節,就需要想辦法把這 1000nit 範圍的信息壓縮到 100nit 内。如果手機一次成像不能捕捉所有信息,就通過多張成像來捕捉,最後軟件合成。但是你也可以想象到因為這張照片隻是 sRGB,最高隻能記錄 100nit 的信息,所以 1000nit 那盞燈是沒辦法按照 1:1 來顯示出來的,隻能說細節還在,但是亮度被壓縮了。
但是 HDR 視頻這個格式突破了 sRGB 最高 100nit 的限制,隻要你的相機足夠強大,是可以 1:1 保存 1000nit 那盞燈的亮度信息的,這也就是所謂的「高動态範圍」。當然如果回頭播放這個視頻的時候想要 1:1 保真,那得保證你的屏幕亮度也得夠 1000nit 才行,要不還是得壓縮或者過曝。
除此以外 HDR 視頻也支持廣色域,也就是更鮮豔的色彩。當下主流 HDR 視頻格式都采用的 Rec.2020 色彩空間甚至比現在主流的 P3 還要大上很多。
所以說三星 S10 這次支持 HDR 視頻錄制是非常有挑戰的:不但它的攝像頭要能捕捉更大的動态範圍,它的屏幕也要有 1000nit 亮度和廣色域才能正确顯示拍下來的視頻。這也是我們之前一直不認可索尼手機的 LCD 屏幕可以實現 HDR 的原因,因為它的峰值亮度隻有 400 多nit,DR 一點都不 H。
我們實際去找了一些光線複雜的場景,用 S10 錄制了幾段 HDR 視頻,對比 S9 或者 iPhone 你會發現畫面中展示出的動态是可怕的,尤其在高光的部分,真的亮瞎眼,在 Final Cut Pro 裡面也能看到峰值亮度是實打實地達到了 1000nit。
但是我們也發現兩個問題:首先是你看起來畫面動态很大,但如果仔細分析畫面,會發現 S10 并沒有比 iPhone 多出高光細節,該過曝還是過曝。其次是錄下來的視頻顔色比較偏,我懷疑是針對 HDR 的調色還不成熟。
但總歸這是為将來的體驗打下了基礎,明年的 iPhone 也很有可能支持 HDR 錄像。當我們的手機都可以拍 HDR 時,這個标準的普及應該會更快一些。
❼
超級廣角
第五個特點是這顆超廣角鏡頭。在手機上用廣角鏡頭的,三星不是第一個。不過三星嘗試讓這顆鏡頭變得更有用了一些。
第一個是利用超廣角鏡頭來實現更強力的防抖,比如拍攝拍攝這種運動的鏡頭時,,開啟之後,系統會把廣角鏡頭的視野裁切到和主鏡頭差不多大,這樣就有更大的空間用于防抖,可以看到比 iPhone 的「影院級視頻防抖」還要更穩。
這個功能在小米 9 上也有,并且小米 9 多了一步還支持運動物體追蹤。不過這裡你會發現小米的追蹤比較容易追丢,我建議大家暫時放棄這個額外追蹤的功能,隻把它當廣角防抖來用。
華為也有一個看起來相似的功能叫做「AI」智能掌鏡,也可以追蹤一個物體,但是效果……(Demo)總之華為這個功能可能是為固定機位設計的,運動中還是别用了。
第二個是在拍攝全景照片的時候,三星會用超廣角鏡頭來容納更大的視野,可以看到上下比 iPhone 高了很多,這樣在拍更大的場景時就比較輕松了。但是在 S10 上全景照片隻允許使用超廣角,這樣我在拍遠一點的場景時,比如說在外灘拍東方明珠,就得手動裁切,犧牲清晰度。
第三是因為超廣角的存在,三星的人像模式,也就是「實時對焦」可以用主鏡頭拍了,實際上你隻能用主鏡頭拍。之前明明可以用更合适的長焦頭的,不太清楚為什麼三星取消了這個選項。不過不得不說在拍人這個方面三星基本是無敵的,比 iPhone 好看就不說了,可能是因為韓系的風格比較符合亞洲人審美,比德系的華為和美系 Pixel 也都更美觀。但是還是希望三星能恢複人像焦段拍人像。
在拍照的其他方面,三星 S10 也是可以用小底輕輕松松逆襲大底的,比如夜景的純淨度和色彩保留,白天的動态範圍和調色傾向,對焦和測光的準确性,甚至是取景器的清晰度和「所見基本即所得」的安全感。就目前的拍照體驗而言,就算是華為也無法媲美。
不滿之處隻有兩點:第一是默認在夜景光源上加的這個星暴有點自作主張了,我推薦第一時間關掉;第二是之前支持的視頻專業模式在 One UI 中被取消。
❽
其它
4100mAh 的大電池表現穩定,在小王 Bench 中實測續航超過 Note9 和華為 Mate 20 Pro。但三星成功地把 4100mAh 的電池塞進了 7.8mm 的機身内,還是比較厲害的。
充電延續了 S8 以來的慫,原裝頭是三星 AFC 協議,實測有線從 0 到充滿耗時 1 小時 51 分鐘,慢于近期的大部分旗艦機,并且機器本身也不支持比 18W 更高的充電功率,所以想價錢換快充也是不行滴。無線充電則是支持愛否 S1 的快充,實測從 0 到充滿耗時 2 小時 15 分鐘。
外放的表現依然保持了三星的高水準,不但支持立體聲揚聲器,還支持杜比全景聲:DEMO。我們實測發現它可以正确解碼 E-AC3 Atmos 的音軌,但是國内似乎還沒有平台提供全景聲的内容,所以目前你隻能把它當作一個拓寬聲場的音效來用,遊戲裡面也可以用,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Samsung Pay 現在支持的銀行卡和公交卡不少,并且還可以快速調去支付寶和微信的二維碼,隻不過刷公交卡的時候完全沒有提示,震動、通知都沒有,不像其它的手機,少了一點安全感。
曲面屏誤觸的事我們剛才說過,在默認狀态下仍然存在,三星官方論壇上都是哀鴻遍野,所以要麼你去适應,要麼就下載 Good Lock 去修改屏蔽區。
❶
總結
綜合實力的「Android 機皇」
三星 S10 仍然是綜合實力上的 Android 機皇,甚至在屏幕、揚聲器方面的表現可以維持 Android 機皇帝位很久。
評測三星手機有時候就像是在評測未來,而且這個未來還不像微軟的全息影像未來那樣看上去很遙遠。三星作為産業的上遊廠商,會率先用上一些新技術,比如 AMOLED 去藍光、HDR 錄像,和 Wi-Fi 6,這些新技術,在未來的 1-3 年是會下放到主流市場的。
在這些技術普及前,你可能很難充分發揮 S10 的能力,但這就是旗艦機存在的意義:旗艦就是領着後面小船跑的标杆,那些連未來科技都不敢探索的産品,談什麼旗艦。
這裡是愛否科技,我們下期再見。
撰文 / 躍琨
編輯 / 恺倫
責任編輯 / 恺倫
公衆号視覺 / 又耳
© 愛否科技原創内容 轉載請聯系後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