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有了社保就不用買保險。
光藥品來說,我國醫保目錄中,藥品總數共2800種,但已知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收錄的藥品有16萬種。意味着98.25%多的藥品需要自費!
在面對某些大病大災時,醫保隻是杯水車薪。
随着保險知識的普及,身邊一些朋友都準備配置商業保險,他們都有同一個疑問:
大鵬,我看了那麼多保險産品,但是好複雜,各種叫法也不統一,真的不知道該買什麼?
其實通常來說,我們每個家庭都需要配置保障型保險,例如:百萬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壽險。
1、百萬醫療險百萬醫療險,屬于商業醫療險中的一種,以保費低、保額高為特點,是對社保的有力補充。
如果生病住院,醫保先報,剩下的錢,在免賠額以外,百萬醫療能補充報銷。關鍵是,這樣的保費,每年才500元以内。
和重疾險、定期壽險相比,醫療險稍顯複雜。在市面上幾百種醫療險中,可以分為2種産品:
這種産品保額不高,一般是幾千元。有的門診醫療保險會設置一個免賠額,和政府的醫保起付線是同一個概念,比如門診費用單次100元或者累計500元以上就能賠保險金。
這種産品的保額就高很多,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都很常見。對于患有腫瘤等重疾患者而言,包含住院責任的商業醫療保險更能體現其存在的價值。
如今,市面上單純的保障門診責任的醫療保險,正在逐漸退出曆史舞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住院醫療保險市場卻越來越有活力。
2、重疾險人的一生中,得重疾的概率還是很高的。重疾的治療費用,往往從10萬到80萬元不等,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巨大支出。
在重疾治療結束後,往往還需要花較長時間進行休養和康複,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花費高額的營養費和康複費,可能會影響到家庭收入。
但買了重疾險後,一旦得了符合合同約定的疾病,就可以得到相應賠付。
這筆錢,沒有使用範圍的限制,我們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用于治療費,出院後的康複費,和彌補無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
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不相上下,互為補充。如果預算不多,就優先考慮百萬醫療,預算充足可以兩者都買。
3、意外險意外險,是為人們提供意外風險保障的一種保險。意外摔傷、燙傷、交通事故、門診、住院,符合保險條款的話,都能賠付。
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意外險是最便宜的,每年也就100-200之間,就能買到保障責任全面、保額較充分的産品。
但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靠譜産品也非易事。市面上這麼多意外險,怎麼選呢?
意外醫療險建議涵蓋意外醫療責任。
很多人理解的意外險,就是去世了才賠錢,其實意外險沒有那麼簡單,它有最實用的3個責任: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
需要強調的是,意外受傷的概率遠高于意外身故。意外受傷後,我們最大的需求就是醫療費用的補償。有些情況下,意外産生的醫療費用國家醫保并不能報銷,意外險的醫療責任就更加重要了。
4、壽險很多人忌諱談論生死,會忽視壽險。實際上,如果家庭經濟重心沒了,對于整個家庭情感、經濟上打擊都是巨大的,這時壽險起碼能直接賠給家人一筆錢。
到底壽險要買多少保額呢?主要取決于3個因素:
通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的壽險保額,至少覆蓋3-5年家庭的開支,以及額外給家裡留一筆錢,保額至少100萬起步。
最後說兩句文章的最後,幫大家梳理下值得買的四大險種:
▲四大險種的保障差異
以上4個險種,隻買其中任何一種都是不夠用的,保險還是要盡可能配齊,這樣保障才能更加全面。
但對于預算不足的朋友,可以有一個先後購買順序。比如,剛畢業的小年輕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先買好意外險和百萬醫療險,再買壽險和重疾險。
其次,預算不足情況下,也不強求一次性買到最高配置。比如買重疾險的時候,可以先選擇保定期,把保額做高,等有錢了再去配置更多保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