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複古騎行怎麼穿護具

複古騎行怎麼穿護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9:21:55

複古騎行怎麼穿護具?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旨在通過限制使用私家車,通過倡導自行車或步行的出行方式來增強人們的環保觀念如今,不少人也将休閑娛樂甚至健身的方式,從原來的室内轉移到了戶外,這就讓既能代步又能鍛煉身體的自行車,再次成為“時尚單品”城市騎行、山地越野,越來越多的騎行愛好者出現在大街小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複古騎行怎麼穿護具?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複古騎行怎麼穿護具(當騎行再次成為)1

複古騎行怎麼穿護具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旨在通過限制使用私家車,通過倡導自行車或步行的出行方式來增強人們的環保觀念。如今,不少人也将休閑娛樂甚至健身的方式,從原來的室内轉移到了戶外,這就讓既能代步又能鍛煉身體的自行車,再次成為“時尚單品”。城市騎行、山地越野,越來越多的騎行愛好者出現在大街小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北京:新首鋼大橋成為騎行熱門打卡地

每天清晨,北京新首鋼大橋上都會出現一道流動的風景,在被圍欄隔開的自行車道上,每過一會兒就會有騎行者穿梭而過。一位騎友告訴記者,這裡是今年北京最熱門的騎行打卡地之一。

北京騎行愛好者:在騎行中找到快樂,這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咱們北京這麼美、公路這麼好,你靠騎行可以欣賞到很多美景。

全國有1億多人經常騎車

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1億多人經常性騎車,或把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有近千萬人參與自行車運動。騎共享單車也是許多人的低碳出行方式。

深圳市民 周先生:平時主要是坐在辦公室裡上班,騎共享單車可以順便鍛煉身體,這個方式比較好地支持綠色出行,周邊的很多同事,朋友,他們出行也是會首選這個方法。

從出行到戶外健身 騎行内涵逐步拓展

時下,騎行不僅是通勤需要,而且成為具有社交屬性的大衆健身活動。騎行愛好者年齡範圍廣泛、遍布全國。

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副主席 馮寶忠:人們更多選擇戶外,通過騎行去增進身體健康也是一種綠色出行的方式,騎行現在慢慢地在出行方式的基礎上,内涵逐步拓展,它還是一種時尚,一種交際,對城市的一種探索、欣賞和城市的一種融合。

騎行 社交 成為探索城市新時尚

跟一衆騎友相約,來一頓城市早餐騎行,早上6點半,組團吃早餐,隻為一起騎騎車,感受騎行的獨特魅力。

騎行愛好者 周長:騎行的過程中,五官是全部打開的,你要聽聲音,你要去聞味道。

騎行愛好者 陳潔:能夠很清晰地感受到風在你身邊拂過,吹過的那種,輕柔的感覺。

騎行愛好者 張瀚文:它還是一個很好的有氧運動。

騎行愛好者 溫溫: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在,因為這種“破風”的感覺是任何運動無法比拟的。

騎行正當時 有樂趣也有“煩惱”

随着騎行漸熱,不少人小時候在自行車道上你追我趕、看沿路風景的回憶再度被記起。就算沒有專業的自行車,不少人也願意把共享單車作為自己綠色出行的選擇。但在享受騎行的同時,一些路上的煩惱也依然存在。

煩惱一:非機動車道被擠占或過窄

以道路基礎設施為例,目前,多數以機動車為主的道路規劃對于騎行者并不友好,機動車駕駛員沒有右轉讓行非機動車的習慣,非機動車道被擠占,電動車增多等諸多因素都影響着騎行者的安全。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 程世東:首要的就是讓老百姓有路可走。包括自行車道在路口的時候,因為可能更多的是想讓機動車道有更多的一個機動車道,那自行車道就會更窄一些,也會有很多的這個汽車停車占用的自行車道,所以說我覺得這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去加強。

煩惱二:非機動車停放難、亂停放

有些道路沒有預留出足夠的非機動車停放空間,導緻自行車、共享單車沒地方停放。一些城市環路上、右轉專用道上,被随手停放的共享單車,随處可見,也影響更多人的出行。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 程世東:你比如說我們的辦公樓底下,我們的寫字樓,我們的居民小區,最方便的地方應該留給自行車去停放,而不是小汽車去停放,這樣的話大家停放比較方便的話會更多地去自行車出行。

煩惱三:不文明騎行行為時有發生

随着騎行參與的人數不斷攀升,超速、逆行等不文明的騎行行為也引發了争議甚至帶來安全風險。

北京騎行愛好者:一些城市道路内逆行的人,電動車逆行,行人上自行車專用道路,很多人為了追求速度,他可能會選擇淩晨3點到4點去闖紅燈,去創造這個速度,最高的速度能騎到60多公裡每小時,已經非常危險了。

專家表示,遵守交通規則才能讓參與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更多體驗運動的樂趣。

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副主席 馮寶忠:我們一直提倡安全騎行、文明騎行、科學騎行。我們号召廣大騎行愛好者,一是不闖紅燈,第二不跟機動車争搶道路,提倡大家要戴頭盔,禮讓行人,禮讓老年人和兒童。

騎行正當時 城市規劃跟上了嗎?

事實上,守護大家的騎行熱情,還需要城市慢行系統的日益完善,營造一個更加友好的城市騎行環境。那麼,各地為此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已經帶來了切實的改變呢?

北京:五環内12米以上道路将全部施劃自行車道

9月22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十四五”時期,北京五環以内路面寬度大于等于12米以上的道路,全部施劃自行車道,在支路以上的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道路,全部增設自行車優先标識。此外,北京還将打造濱水慢行系統396.8公裡;建設多條河流的沿線步道、自行車道或自行車專用路;并在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打造20條特色文旅騎行路線。一系列舉措,都将為騎行打造更便利的環境。

鼓勵環保出行 各地為騎行開辟專用路

随着共享單車的普及和騎行的回歸,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為騎行開辟了專用路,鼓勵市民選擇更為環保的出行方式。

在北京市昌平區,全長6.5公裡的全國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全程封閉、無紅綠燈,并配備行車指示燈等設施,不僅解決了附近上班族的通勤需求,還成了騎行圈的“打卡地”。

在太原,濱河自行車專用道,縱貫太原市的南北中軸線,成為當地的新地标。

在福建廈門集美區,一段全長2.6千米的杏林灣水上自行車道,被稱為 “廈門最美的海上自行車道”。這條景色優美的騎行步道全程位于水上,吸引了許多人前來體驗。

遊客:就特地一家人過來體驗一下,不管是綠色植被,空中自行車道跟海上自行車道,過來這邊空氣也很好,心情也很好。

建設城市公園 邊騎行邊欣賞美景

此外,各地還建設了不少可供騎行的城市公園。在北京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這裡設置了一條沿大運河順流而下的步行騎行綜合道,騎行愛好者可以在這裡一邊騎行、一邊欣賞河畔美景。

在成都,市内繞城的100公裡環城生态公園,是目前全世界單一體量最大的城市公園。

非機動車道變寬 城市騎行更友好

此外,城市道路也在為騎行者們發生着改變。記者發現,北京二環輔路上的非機動車道正在“悄悄”變寬。

同時,一些路口在信号燈的設置上,也新增了專屬騎行者的“左轉信号燈”和“自行車優先”等标識。

北京市民:有一個專門給自行車設計的轉向燈,特别好。它之前每次要等兩個紅綠燈,現在就等一次就行了,比之前用的時間少,比較方便。

專家:鼓勵騎行 需從城市規劃開始做好引領

專家建議,未來,要想讓百姓的騎行熱情持續下去,更多城市需要不斷地加強規劃中的人性化設計。

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副主席 馮寶忠:持續改造非機動車道路,同時增加非機動車道路寬度,從城市規劃,就開始做好引領,從建設上跟進,這樣為騎行愛好者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