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有很多,但卻隻有兩人位列武廟十哲,一個是李靖,另一個是李績,為什麼他們可以得此殊榮?李靖功勞不用說了,滅東突厥,破土谷渾,大唐軍神般的人物。李績也不逞多讓,由瓦崗降唐,受封“李”姓,他的原名叫做徐世績,隋唐小說中的徐茂公就是根據他刻畫的。在唐太宗時期,李績也參與了滅東突厥之戰,不過歸屬李靖統禦。他真正成為軍神,是在唐高宗時期,這一時期重大戰役有滅西突厥、高句麗,唐朝領土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可以說李績是唐高宗時期,戰神一般的存在。
可唐高宗時期備受恩寵的李績,死後卻被武則天開棺戮屍了。更令人不解的是,李績作為李世民托孤重臣,不僅沒像長孫無忌一樣反對立武則天為後,反而間接幫助了武則天母儀天下。可武則天卻在李績死後開棺戮屍,這是怎麼回事呢?
李績作為和李靖并列的,唐朝擴土大将,功勞地位就不用多說了。他還有個特殊的身份,李世民的托孤重臣。相傳晚年的李世民,非常欣賞允文允武、品行高潔的李績。在一次李績生病時,親自割下自己的“龍須”做藥引,為李績治病,可見恩寵之深。
長孫無忌、褚遂良、李績等人就是李世民的精心布置,為了李治父親算是操碎了心,這個組合有名臣、有良将,還有谏官,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不過谏官雖然是面“鏡子”,但有時候很“麻煩”。李治十分寵愛武則天,打算廢除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可不僅舅舅長孫無忌反對,褚遂良更是雙手雙腳反對,李治對此大為惱火。
無奈之下,李治找到了李績,詢問對策。李績不在意的笑了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立後是皇帝您的私事,何必詢問别人的意見”?這句話給李治吃了定心丸,不顧長孫無忌、褚遂良堅決反對,最終立了武則天為後。李績也因此多受李治關懷,對此武則天不可能不知道。
至于,武則天在李績死後開棺戮屍,要從李績的孫子徐敬業說起。唐高宗逝世後,武則天開始由協理政務,變成了大權在握。武則天先後廢立兩個兒子,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自己稱帝,定都洛陽,國号“武周”。
武則天在那個時代,以女人身份自立為帝,招緻了許多李唐舊臣不滿。徐敬業聚集了一大批李唐追随者,在揚州起兵,号稱匡扶李唐,廢立武周。一時間聲勢浩大,為武則天稱帝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徐敬業的起兵檄文,就是由“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書寫的。“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駱賓王洋洋灑灑地力陳武氏罪過,用自己的文房墨寶,打起了興唐第一戰。武則天看到這篇檄文時,十分贊賞駱賓王的才華,一度責怪宰相不能知人善任。
由于李唐多年來統治根深蒂固,所以徐敬業很快在揚州聚集了十萬大軍,一時間聲勢浩大,威震兩淮。起兵初期,徐敬業連連戰勝,謀士獻出了兩個策略:一、直撲洛陽,這樣做風險大,但是得民心;二、占領兩淮,依據金陵王氣,對抗武則天。這樣做風險小、根基穩,但容易使人心離散。
最終,徐敬業接受了薛仲璋的建議,決定占據兩淮,穩紮穩打。由于徐敬業連戰連勝,占領了兩淮許多城池,所以武則天對此大為惱火。派人剝奪了李績的“李姓”,并且開棺戮屍。可憐一代盛唐名将,“淩煙閣功臣”李績,死後多年,晚節不保。
武則天為了維護統治,先後派出了李孝逸、黑齒常之讨伐徐敬業。徐敬業在和李孝逸的對決中,李孝逸巧借風勢,發動了火攻。熊熊大火沖散了徐敬業嚴整的軍陣,李孝逸趁機大舉進攻。一時間兵敗如山倒,李敬業兵敗身死,浩浩蕩蕩的揚州叛亂徹底失敗。
其中有疑點的就是兵敗後,駱賓王的下落,主流說法有兩種。一、徐敬業兵敗之後,駱賓王被士卒所殺,首級傳至洛陽。二、駱賓王心灰意冷,遁入空門,不再過問世事。武則天感念駱賓王的文采,赦免了他的罪行。
但不管怎麼說,徐敬業兵敗之後,武則天稱帝再無實質性威脅。武則天以一個女人的身份,登頂九五之位,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唯一被承認的女皇帝。
對于徐敬業叛亂,我們還是要肯定在那個時代,作為李唐舊臣,他的忠誠的。李績在世時,就曾評價徐敬業:“破我家者必此兒”。對徐敬業的過于剛猛、嚴正,頗有微詞。最後,徐敬業的所作所為也驗證了,李績過人的眼光。
皇權在那個時代是淩然不可侵犯的,而徐敬業的行為,觸及了武則天稱帝的利益。所以作為唐高宗時期的“戰神”李績,雖然功勳卓著,也曾間接幫助武則天母儀天下,但終究難逃開棺戮屍的慘劇。不過後世對于李績的功績還是十分肯定的,唐玄宗評定的武廟十哲,李績位列其中,成為了曆代武将的楷模。
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六十七》、《舊唐書.卷九十三》、《劍橋中國隋唐史》
本文系頭條号據實論史原創首發,歡迎關注,了解更多曆史趣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