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和縣令區别?明清兩朝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知縣”,不過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通常也将知縣稱為“縣令”因此不少人就認為知縣就是縣令,并無太多區别但要是較起真來,這兩者還是有很大出入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知縣和縣令區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明清兩朝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知縣”,不過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通常也将知縣稱為“縣令”。因此不少人就認為知縣就是縣令,并無太多區别。但要是較起真來,這兩者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唐代以前,地方的行政長官叫太守、刺史、縣令,并沒有知州、知縣的叫法。知州、知縣的稱謂是從唐中期以後才逐漸形成的,到了北宋時期,才正式形成制度。
那麼知州、知縣到底是個什麼官呢?
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知州、知縣是地方行政單位州、縣的最高長官,但從性質上來講,又和明清時期的情況有着本質上的區别。因為北宋的官制較為複雜,知州、知縣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官職,而是一種差遣。
北宋的“官”和“差遣”是分開的,官是指散官、寄祿官,通俗地講官就是指原來的品級,以此來定俸祿,而差遣就是實際的執掌。比如使相、尚書左右仆射、吏部尚書,就是寄祿官,這些官職都是有具體品級的。
而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判門下省事、判戶部事、知某州軍州事、知縣等就屬于職事官,即差遣。如果了解宋代官制的讀者可能都知道,宋代的職事官往往冠以“判”、“知”、“直”、“提舉”、“提點”等字樣,這就是北宋官制制度中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
了解了北宋的基本官制,也就不難理解知州、知縣的性質了。知州全稱為“知州軍事”,知州軍事制度的形成,在曆史上經過了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從晚唐到五代以來朝廷開始派朝官出知軍州事,北宋初年刺史、知州兩制并行,又經過多年努力,才形成了以朝官知軍州事的一套做法。
知州起初并沒有固定的官銜,而是沒有經過正式任命而由朝廷臨時派遣的京官擔任的一種臨時性差遣,京官的品級不定,可能級别高可能級别低。到了北宋中期以後,知州這一職務逐漸演變為相對固定的差遣職任,即“以權設之名為經常之任”。
宋太祖開國初期,他認為州郡的最高長官仍是刺史,而非知軍州事,這也說明,知軍州事制度不是趙匡胤預先設計好統一向全國各地推行的,而是由個别到普遍的實踐過程中得到了肯定。
之所以會出現知軍州事這一制度,其本質是朝廷為了限制和剝奪藩鎮之權,同時也戒備朝官們分權、渎職的可能,因此以知州為差遣代替了刺史的名位,知州正是适應了這種需要才被逐漸固定下來的。
北宋初年,中央委派朝官出任知州,主要是針對節鎮勢力的。當時的節鎮,有公開對抗朝廷的也有大緻順服的。對于前者往往以武力平定,然後以知州代行其權。經過十餘年的經營,宋太祖末年,京朝官出任知州、通判已普遍設立,太宗繼位後形成定制。
以京朝官知縣事的制度,和知州的情況大體相同,也是在北宋初年形成制度的。知縣和縣令是有本質區别的,而且也是同時存在的,當時就有“主一邑者,有知縣有縣令”。那麼它們之間的區别到底在哪裡呢?“京朝官出任縣令則解内職,朝官出為知縣則帶本官。”
意思就是說,朝廷如果派遣京官擔任縣令,那麼則要解除原來的職務,實為地方官;而京官擔任知縣則不必解除原職,以原銜出任知縣,實際上還是京官。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都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權力又是一樣的,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如果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如上所述,縣令是固定的官職也有具體的品級,它的任免必須要走正規的人事程序,需要吏部的考核、題請等等。
而知縣屬于差遣性質,不在品官的行列,流程就相對簡單,皇帝一人就可決定。至于知縣升官,也是升它的原職,如果在地方上表現不好,皇帝也可随時召回,這就無形中加強了皇權的集中。
當然了,到了明清時期知州、知縣乃至知府又和北宋時期的情況不同,主要是沿襲了這個稱謂,但已經從制度上确定了它們的地方官性質,而且也有了固定的品級,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很多人就認為知縣和縣令是一個概念,實際上到了明清時期,官場上已經沒有縣令這個說法了。
古代的官場稱謂十分複雜,古人們也喜歡玩一些文字遊戲,同一個稱謂在前面加上一個字,就有完全不同的意思,但說到底都是為了皇權的集中和穩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