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1:08:17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2

娛樂的狂歡,是時代的悲哀。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3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4

01 圍攻“拉面哥”

踏踏實實拉了15年面的程運付,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被人送上“烤架”的一天。

更沒想過,自己心心念念的“家人”,個個呼嘯而來,争着給他添上一把火。

今年2月,一段網友發出的山東“拉面哥”視頻迅速火爆全網。

視頻裡的拉面哥,一臉憨厚,動作娴熟,30秒不到就能做出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面。

他說,自己的拉面,15年沒漲過價,一直隻賣3元錢。

因為,自己吃過苦,所以想讓所有人都吃上最便宜的拉面。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5

這樣簡單、樸素的一番話,戳中了很多人内心最柔軟的角落,也讓他一夜間火遍大江南北。

他曾略帶腼腆地對着鏡頭說:“隻要你來了山東就是一家人。”

卻不料鋪天蓋地湧來的,不是“家人”,而是一群視錢如命的網紅大軍。

你永遠無法想象,這些網紅的底線能有多低。

在他的攤位四周,充斥着各種以“披麻戴孝、賣身葬父”等等裝瘋賣傻的行為來博人眼球的網紅。

他們像耍猴一樣簇擁在程運付周圍,把現場圍得水洩不通,想吃面的人進不去,吃完面的人離不開,吓得周圍村民都不敢來吃面。

還有的人,拉着他瘋狂問問題,不讓他幹活,自己卻大喊着:“老鐵們點點關注,給個打賞啊!”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6

白天被圍攻之外,晚上也同樣不得安甯。有人堵在程運付家門口鬧到淩晨,大喊:這就是“拉面哥”的家!

甚至還有人租好了房子,準備長期跟拍“拉面哥”。

即便是那些到不了現場的人,也同樣有其他蹭流量的辦法。

于是網絡上開始有人質疑:3塊錢一碗,能用什麼好料啊!

甚至還有人因為程運付說喜歡劉德華,就跑到劉德華的微博下面,道德綁架似的要求劉德華必須見拉面哥一面。

魑魅魍魉,遍地妖魔。這群人,為了從“拉面哥”身上撈錢,無所不用其極。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7

重壓之下的程運付,一度瀕臨崩潰,甚至不敢回家,隻好躲到親戚家“避難”。

而他的老母親,一邊擔心自己的兒子,一邊自己也驚懼不已,家門口裡裡外外,都早已被人團團圍住。

無奈之下,程運付隻好開設賬号,親自出面回應。

視頻裡的他抹着眼淚,說自己精神壓力太大,希望大家不要再來打擾自己的生活了。

他不過就是一個燒面條的,隻想安安心心擺攤賣面而已。

他的眼淚,看得人既心疼,又心酸。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8

這個善良、本分的普通人,被困在了網紅打造的名為“流量”的囚籠裡。

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利益。而利益,最能鼓動人心。

有人打着拉面哥的旗幟招搖撞騙,有人搶占先機注冊“拉面哥”商标,有人哄騙拉面哥簽下不公平合約……

這些企圖從“拉面哥”身上吸血的人,心裡已經隻剩下了利益。

他們隻想借“拉面哥”的流量賺得盆滿缽滿,全然不顧自己給别人造成的傷害和陰影。

普通人的一夜爆紅,狂歡的都是流量,遭殃的隻有自己。

02 抛棄“小馬雲”

2015年,江西一個小村莊裡,走出了一個“小馬雲”。

時年8歲的範小勤,被人拍下照片發上網絡後,因為長相酷似馬雲,迅速走紅。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9

連馬雲本人都在微博上表示“感覺自己是在照鏡子”。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0

這一下,原本應該毫無交集的兩個世界,就此産生了碰撞。

人生的前8年,範小勤一家幾乎是村裡最窮的一戶。

父親年輕時被毒蛇咬傷,被迫截肢,行走隻能靠拄拐;母親因意外瞎了一隻眼,且患有小兒麻痹症;爺爺已去世,奶奶患上阿茲海默症後癱瘓在床……

一家五口的生活,可謂是舉步為艱。

迅速蹿紅之後,範小勤所處的小村莊,一時間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無數人踏破了範家的門檻。而當時的範父認為,讀書才是兒子唯一的出路,因此無論别人說給多少錢,他都不為所動。

直到2017年,一位老闆對範父承諾:如果範小勤考上大學,會供他讀完大學;如果考不上大學,就讓他到自己公司裡工作,“絕不反悔”。

自此,範小勤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1

簽約經紀公司後,範小勤去了千裡之外的石家莊,開始接受各種包裝和炒作。

日常起居有專門的保姆照顧,出行有豪車接送,四處參加商業活動,還參與了電影、廣告的拍攝,坐擁幾十萬粉絲.....完全被往“網紅”甚至流量明星的方向打造。

至于學業,範小勤在學校幾乎不聽講,考試卷上也不寫答案,隻是塗滿了圈圈。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學習”,隻會條件反射般地對着鏡頭揮手說:“大家好,我是小馬雲。”

就這樣當了五年賺錢的工具人之後,随着“小馬雲”的流量下滑,以及範小勤長得越來越不像馬雲了,公司又把他送回了江西老家。

理由是“不斷有媒體到他就讀的學校采訪,學校擔心教學秩序受到影響,建議他回老家就讀。”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2

算算年齡,如今的範小勤已經14歲了,同齡人都已上了初中,而他卻還在讀小學四年級——經專業機構鑒定,範小勤為智力二級殘疾。

他至今都不會10以内的加減法,問他2 2等于幾,他一會兒說2,一會兒又說3;給他一張100元人民币,他隻能認出上面的“兩個蛋”。

他隻會說幾個“阿裡巴巴”、“馬雲爸爸”之類的簡單詞彙,唯一能完整一口氣說完的一句話是“大家好,我是小馬雲,我愛你們,麼麼哒”。

然後,伸手要錢。

也許有人會說:即便如此,範小勤這些年掙的錢也足夠花了吧。

但事實并非如此,範小勤被接到河北“讀書”後,公司每年打給範家的錢,隻有一萬元左右。

在被送回家鄉後,公司對範父說“以後隻承擔範小勤的學費”,而此前承諾的負責工作事宜,多半也是不了了之。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3

資本随時可以抽身,而人生無法倒帶。

“小馬雲”流量在時,公司願意捧着他;而範小勤沒有價值,資本自然抽身而去。

五年多的網紅生活,讓範小勤短暫地體會到了“人生巅峰”的感覺,卻也讓他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回歸平常人的生活之後,智力殘疾、身材矮小的範小勤,又該何去何從?

資本不會給出答案,流量也隻會追奇獵豔,普通人的命運,終究還是要落到自個身上。

03 瘋了的龐麥郎

2014年,一首網絡神曲《我的滑闆鞋》橫空出世,無數人為之洗腦,有人厭惡至極,也有人被這種粗粝而真實的聲音莫名感動。

演唱者龐麥郎,也就此一炮而紅。接商演、跑通告、開演唱會……經曆過風光無限,也随着時間慢慢消失在群衆的視野裡。

直到前段時間,龐麥郎經紀人白曉發布視頻稱,龐麥郎因患有精神分裂症,出現了攻擊人甚至要殺人的症狀,于2021年初被強制送進精神病醫院。

一時間,聚光燈再一次照耀到他身上,那些嘲笑的、批評的、質疑的、同情的聲音又一次湧來,《我的滑闆鞋》又一次登上音樂熱搜榜單。

人人都在尋找龐麥郎,人人都想知道:他到底是怎麼瘋的?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4

龐麥郎本名龐明濤,出生于陝西漢中市的一個農村裡。

由于成績不好,他隻念到初中就肄業了,再加上身體瘦弱,幹不了農活,村裡的同齡人都看不起他,叫他“拐棒子”。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他的性格也逐漸走向孤僻。

24歲時,龐麥郎去了漢中市區的一家KTV裡打雜工,在這期間迷上了邁克爾.傑克遜,立志要做“中國最國際化的歌手”,也開始了自己寫歌的嘗試。

如此堅持幾年後,龐麥郎自覺準備妥當,便隻身前往北京,尋求星途。

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呢?到北京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晚上通常睡在網吧裡,最窮時甚至隻能在公園裡過夜。

直到2013年9月,華數唱片公司的選秀,給了他一個翻身的機會。華數看上了他身上濃郁的草根氣質,打算賭一把,斥資百萬包裝龐麥郎的《我的滑闆鞋》。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成功的賭博。2014年,龐麥郎憑借《我的滑闆鞋》一夜成名。而這一年,他30歲。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5

年少時的經曆,導緻了龐麥郎性格上的孤僻和另類;即便是成名之後,他依然極度的自卑而敏感。

他對自己的出身不滿,曾在電視節目上說自己是95後,是台灣人。

他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說:“所有人都在騙我,想利用我的名氣搞錢。”

他隻知道自己出名了,卻不知道自己的名氣,本身就是一場蓄意的謀劃。

《我的滑闆鞋》最初隻是個不太成型的初稿,華數找來了專業的編曲團隊,花了3天時間錄歌。

而龐麥郎唱了幾百次,每一次調子都不一樣,工作人員隻能在幾百個小樣中東拼西湊地剪輯出了最終版本。

與此同時,他們還在網上買下了“摩擦”、“時尚時尚最時尚”的歌詞搜索,找來了一堆段子手寫段子造勢。

如此多管齊下,才成就了《我的滑闆鞋》的火爆。這首歌,本質上就是一件商品;龐麥郎,則是一次經典的營銷案例。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6

也許在龐麥郎的臆想裡,自己已經是邁克爾·傑克遜式的流行天王,所以他無法接受流量下滑之後的産生的巨大落差。

很多次商演他隻演到一半,覺得觀衆把他當猴看,就惱羞成怒跑路了。和經紀人、父母也是多次鬧矛盾,輕則争吵,重則大打出手,最終把自己送進了精神病院。

說到底,他也是個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他有遠大的理想,卻偏偏走錯了方向。所以他成名了,然後他也瘋了。

或許這個時代就是如此,流量造神,流量亦毀人;沒有人能永遠紅,但永遠有人紅。

無論音樂還是人生,名利富貴如浮雲,一吹即散;真正支撐一個人走得長遠的,永遠還是得靠自己。

04 “撐死”的泡泡龍

同樣是這個月,網紅泡泡龍在為警方拍攝反詐騙宣傳視頻後,由于高強度的工作過勞而死,年僅29歲。

警方把責任歸于己身,這是負責。但真正帶走這位年輕人生命的,還是流量。

泡泡龍是個吃播網紅,以“大胃王”著稱,最火的系列視頻就是“吃垮自助餐廳”。

很多明星都曾邀請他到自家店裡做客,如杜海濤、陳赫、鄭恺等。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7

“給年輕的老闆上一課!”

這是泡泡龍最知名的一句口頭禅。

但凡發現一家價格實惠的自助餐廳,秉着“發現一家,吃垮一家”的原則,泡泡龍和搭檔都會欣然前往。

在泡泡龍的經典短視頻中,面對兩個彪形大漢的一頓狼吞虎咽,餐廳老闆的懊悔與食客的滿足,形成了極具爽感的鮮明對比。

鏡頭前,泡泡龍總是在大快朵頤,曾和搭檔創下一頓吃100盤肉 10盤蝦的記錄。

自2019年開始,兩年間累計了260萬粉絲,吃飯的場所也由最初的平民餐廳,搖身變成了高端飯館。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8

如果沒有網絡,泡泡龍也許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外賣騎手。

他從小體弱多病,長期吃藥的副作用使他身體發胖,也因為形象差,很多工作都将他拒之門外,所以他隻能在老家送外賣。

風裡來雨裡去,一個月工資也不過1500元。

直到2019年,朋友約他一起拍短視頻,憑借獵奇、诙諧的吃播,迅速積累起了大量粉絲。

他一下子從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外賣員,變身為明星們争相邀請的座上賓。

人生最快意的事,大概也莫過如此吧。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19

但長期的暴飲暴食,足以摧毀任何一個人的身體。

一次稱重中,泡泡龍上稱後指針轉滿了一圈,達到了承重上限,停在了160公斤,這意味着泡泡龍的體重已經超過320斤。

對于中等身高的泡泡龍來說,這顯然已經超過了正常的健康指标,對于身體的各個器官來說,都是無比沉重的負擔。

他的身體早已發出了不好的信号:頭發變少,臉上、脖子上出現黑斑……

有粉絲提醒他“趕緊減肥”“别吃太多”;有網友留言提醒“再吃下去,會出人命的”。

而泡泡龍呢,作為一名以“吃垮自助餐”為噱頭的吃播網紅,他隻能不斷的吃下去,胖下去。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20

網紅身份,比起外賣員還是要賺錢得多。泡泡龍沒法停止,他不能失去流量。

他已經走在了人生逆襲的道路上,怎麼停得下前進的腳步?

他曾說:“我也想瘦,我也想長得很帥,我也想交女朋友。我也想擁有愛情,我也想有個家,我也想有個孩子。但上天給了我這幅長相,我有錯嗎?”

逝去的泡泡龍,是否曾抱怨過上天的不公,是否也曾後悔過,我們無從得知。但在他短暫的一生裡,隐約可見無數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的影子。

我們都是很努力很努力,才能讓生活的樣子,一點一點地美好起來。

而普通人的資本,隻有命。再艱難,也請你保重身體,好好活着,才有未來和生活。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21

這是個網紅爆發的年代,也是個流量當道的年代。資本裹挾着利益,流量充斥着戾氣,總能輕而易舉地毀掉一個人。

程運付隻想當個普通人,安安心心地堅持他最樸素而高尚的理想:讓所有人都能吃上最便宜的拉面。可“拉面哥”的頭銜,打亂了他平靜而純粹的生活。

範小勤成為不了“普通人”,他隻記得自己是小馬雲,五年網紅生活,隻讓他學會了要錢。

龐麥郎有着無比遠大的音樂理想,卻囿于才華與境遇,在流量市場的沉浮中走向了瘋魔。

泡泡龍借着流量脫離了貧苦,卻也因為追逐流量而失去了生命……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22

人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沒有一種選擇無需代價。哪怕隻是想當好一個普通人,也同樣不容易。

我們都是在生活裡摸爬滾打、負重前行的普通人,深知人生多的是不如意。

有些人哪怕隻是維持基本的生活,就已用盡全力。

但你總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生活才會給你機會,如你所願。

正如薩特的一句話:“重要的不是我們将自己變成了什麼,而是我們在改變自己時做了什麼。

共勉。

要不要采訪龐麥郎(龐麥郎已經瘋了)23

文章由國館原創,轉載請注明。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權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