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韓國上黨太守馮亭,将秦軍将要進攻的上黨十七座城奉獻給趙國。趙孝成王貪圖利益,派相國平原君趙勝接收。秦國聽說趙國接收了上黨,到口的肥肉被趙國吃了,非常憤怒。秦昭王派白起率五十萬大軍進攻上黨,想要奪回那十七城。
這時廉頗率兵已經來到上黨,在長平關(今山西省高平縣)與秦軍相遇。廉頗見秦軍勢大,銳不可擋,就決定依據長平的險要地形深溝高壘,固守不戰,以長期消耗秦軍。
秦軍路途遙遠,運糧困難,一連發起多次進攻均毫無進展,戰争進入相持狀态。這種狀況延續了三年。秦将白起無計可施,糧草供應困難,進退兩難。
這時有人向白起獻反間計,白起立即派人到趙國邯鄲散布謠言說:“廉頗年老,膽子也越來越小。他根本不是白起的對手,隻會按兵不動。如果讓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将,早就把白起吓跑了。”
趙括的父親趙奢,人稱馬服君,是趙惠文王時期的一位大将,戰功顯赫。
趙奢有個兒子叫趙括,由于出身在将軍之家,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便熟讀兵書,與人說起行軍布陣,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趙奢對兒子這種聰明有自己的看法,他對夫人說:“這個小子自以為熟讀兵書,隻知道誇誇其談,純粹是‘紙上談兵’,嘩衆取寵罷了。須知兩軍交戰,關系到國家的興亡和千萬人的性命,慎之又慎還怕出錯,在他的眼裡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他将來不做将領是趙國的萬幸,萬一命他為大将帶兵作戰,趙國必然會毀在他的手上。”
趙奢臨死前囑咐他夫人說:“你要千萬牢記,我死之後無論如何不能讓趙括為将!”
謠言傳到孝成王耳朵裡,他開始不太信,後來謠言傳的越來越多,他又聯想到廉頗出戰三年未立尺寸之功,便信以為真。立即派人命趙括為将,去接替老将軍廉頗。
趙括的母親知道了這個消息,馬上進宮去拜見孝文王說:“夫君生前曾有遺言,我的兒子隻能紙上談兵,不能統兵打仗,他若為将肯定會給趙國帶來無窮的禍患,請大王務必明鑒!”
但孝成王仍堅持讓趙括為将。趙括的母親無奈,跪地哭着對孝成王說:“大王,我的話不能被大王采用,老婦有一個懇求:趙括如果戰敗,那是他罪有應得,不能連累我們家人。”孝成王說:“這個可以答應你。”
趙括到了長平,立即改變了廉頗深溝高壘、堅持不出的持久戰戰略,準備進攻秦軍。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他設計引開趙軍守護糧道的軍隊,派精兵截斷了趙軍的糧道,接着又切斷了趙軍的水源。經過四十多天戰鬥,趙軍死傷五萬人,其餘四十萬人投降後被秦軍坑殺,趙括也被亂箭射死。
成語“紙上談兵”便源于趙括用書本理論去指揮作戰,導緻全軍覆沒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