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7:51:47

提起無感支付,大家很容易聯想到ETC支付——通過半有源的RFID射頻通信技術,實現汽車的過閘自動繳費。随着UWB技術的精細化應用,人們在地鐵出行時也可以實現過閘感應、自動扣費。

近日,深圳公交卡平台“深圳通”聯合彙頂科技發布了地鐵閘機“無感離線過閘”的UWB支付方案,該方案基于多芯片複雜射頻系統,采用彙頂科技“eSE COS NFC BLE”全棧安全解決方案,并搭載UWB芯片用于測距定位、安全交易。用戶通過内嵌UWB芯片的手機或公交卡,通過閘機時可自動識别身份,完成遠程開閘和扣費。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深圳地鐵引入無感過閘支付)1

據發布方介紹,該方案将NFC、UWB等驅動協議集成到低功耗藍牙SoC芯片中,通過集成模塊化改造,降低了閘機升級改造的難度,同時兼容NFC閘機。根據官方公布的圖片場景推測,UWB基站應該安置在閘機處,扣費識别範圍在1.3m内。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深圳地鐵引入無感過閘支付)2

圖源:深圳通

UWB(超寬帶技術)用于無感支付的案例并不罕見,在2021年10月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會上,深圳通和VIVO同樣展示了基于UWB技術的“地鐵閘機無感數字人民币支付”應用方案,通過VIVO樣機搭載的UWB NFC芯片實現無感支付。在更早的2020年,恩智浦和DOCOMO、索尼也發布了UWB在商超新零售的應用演示方案,包含無感支付、無障礙停車支付、和精準廣告營銷服務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深圳地鐵引入無感過閘支付)3

圖源:NXP

精準定位 無感支付,UWB殺入移動支付

NFC、藍牙、紅外是近場支付領域的主流應用,NFC(近場通信技術)因為安全性高、無需聯網供電的特性,目前在主流型号手機中廣泛應用,在日韓等地,NFC手機可以用作機場登機驗證、大廈門禁鑰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

UWB超寬帶技術,憑借超寬帶脈沖信号(UWB-IR)納秒級響應特性,結合TOF、TDoA/AoA測距算法,包括在視線範圍(LoS)場景以及非視距(nLoS)場景中可以實現厘米級的定位精度。物聯傳媒在過往文章中詳細介紹過在室内精準定位、汽車數字鑰匙等領域的應用。具有定位高精度、傳輸高速率、信号抗幹擾、不易攔截的特點,這讓UWB在無感支付領域應用存在天然優勢。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深圳地鐵引入無感過閘支付)4

UWB定位測距精度對比 圖源:NXP

地鐵過閘無感支付的原理很簡單,帶有UWB功能的手機和公交卡,可視為一個UWB移動标簽,當基站監測到标簽的空間定位後即刻鎖定跟随,當到預設閘機位置後開啟信息交互,完成扣費支付動作,再将扣費消息從雲端推送至手機。UWB再配合eSE安全芯片 NFC的組合,實現金融級的安全加密支付。

NFC UWB的應用,當前的另一個熱門應用是汽車虛拟鑰匙。在汽車數字鑰匙領域已經有寶馬、蔚來、大衆等品牌部分中高端車型采用“BLE UWB NFC”的方案,藍牙遠距離感知喚醒UWB,進行數據的加密傳輸,UWB用于精準測距感知,NFC作為斷電備用方案,實現各種距離和供電情況下的解鎖操控。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深圳地鐵引入無感過閘支付)5

圖源:清研智行

UWB增量空間,成敗系于消費端

UWB除了精準定位,在短距離高速數據傳輸上也相當可圈可點,但在産業物聯網領域,因為Wi-Fi、Zigbee、BLE等協議标準的捷足先登和市場普及,UWB的本領仍然表現在高精度室内定位,因而B端市場的需求量隻有百萬級别,相對零散,這樣的存量市場對于芯片廠商來說很難做到可持續的投入。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深圳地鐵引入無感過閘支付)6

由行業需求推動的C端消費物聯網領域成為UWB廠商心目的主戰場。消費電子、智能标簽、智能家居、智能汽車、安全支付領域,成為NXP、Qorvo、ST等企業的重點研發場景。如在無感門禁、無感支付、智能家居領域,UWB可以根據ID信息個性化配置家居設置;在消費電子領域,UWB手機及周邊硬件可以用來室内定位、追蹤寵物、快速傳輸數據等。

國産UWB芯片企業紐瑞芯CEO陳振骐曾表示,“智能手機和汽車作為将來大衆萬物互聯中最主要、最核心的智能終端,也将是UWB技術潛在的最大市場”。ABI Research 曾預測,2025年支持UWB功能的智能手機将有5.2億部,屆時32.5%的手機将集成UWB芯片,這給了UWB廠商美好的想象空間,Qorvo期待UWB芯片出貨量能夠在未來媲美藍牙的應用量。

銀聯無感支付來啦(深圳地鐵引入無感過閘支付)7

圖源:物聯傳媒

芯片出貨量預期固然美好,但Qorvo表示,UWB行業當前最大的挑戰是沒有完善的産業鍊支持。UWB上遊芯片企業有NXP、Qorvo、ST、蘋果、紐瑞芯、馳芯半導體、瀚巍微電子等企業,中遊有模組集成廠商、标簽基站廠商、手機及周邊硬件廠商。

從事UWB芯片開發的公司正在快速地、大批量地“冒尖”,但能夠做到标準化的芯片仍然缺乏,行業難以像藍牙一樣形成統一互聯互通的标準,中下遊産業鍊廠商需要用更多的應用案例,觸發用戶在UWB功能上的使用頻次,從結果來看,UWB市場的成敗似乎都系在消費端上。

寫在最後

UWB無感支付的推廣,一方面在于内置UWB功能的手機能否在市場上普及,當前隻有蘋果、三星、小米、VIVO部分機型支持UWB,也有OPPO推出UWB手機殼的“一鍵聯”方案,機型和大衆通用程度仍然相對有限。能否趕上NFC在手機的普及程度還有待觀望,達到藍牙體量目前仍然是一種願景。但從當前手機廠商的“内卷”來看,UWB成标配的日子不會太遙遠。

另一方面是層出不窮的高頻次消費端場景創新。UWB用于消費級追蹤、定位、遙控、支付正在被中遊廠商拓寬:蘋果的Airtag、小米的一指連、蔚來的數字車鑰匙、華為的融合信号室内定位、恩智浦的超寬帶雷達、彙頂的地鐵支付……隻有各種增加消費者觸達頻次的創新方案不斷更叠,讓消費者感受到科技與生活的無邊界融合,讓UWB成為一個足以破圈的詞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