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加強消化系統功能?來源:今晚報【專家檔案】王邦茂,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導,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消化病中心主任,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天津市消化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天津市消化病質量控質中心主任,天津市醫學會消化内鏡學會主委,天津市醫師協會副會長,國家和天津市重點臨床消化專科負責人,中華醫學會消化内鏡分會常委胃病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食管學組副組長,中國消化和内鏡醫師協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内鏡分會副主委,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樣加強消化系統功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今晚報
【專家檔案】王邦茂,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導,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消化病中心主任,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天津市消化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天津市消化病質量控質中心主任,天津市醫學會消化内鏡學會主委,天津市醫師協會副會長,國家和天津市重點臨床消化專科負責人,中華醫學會消化内鏡分會常委胃病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食管學組副組長,中國消化和内鏡醫師協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内鏡分會副主委。
本期《名醫講堂》,我們邀請到了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消化病中心主任王邦茂教授,和市民讀者們聊一聊關于消化系統疾病方面的話題。王邦茂教授提示,消化系統包含諸多器官,所以消化系統疾病表現多樣,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需要細心呵護。
消化系統不僅僅指胃和腸
在不少人的認知中,消化系統就是胃和腸道。王邦茂教授指出,人體的消化系統器官很多,包括消化道、肝髒、膽囊、胰腺等諸多器官,而消化道又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大腸和肛門。這些器官出現問題都屬于消化系統的疾病。而且這個系統不僅僅負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有免疫、内分泌和腸道微生态等功能。所以消化系統疾病衆多、表現多樣。
對消化道腫瘤早診治重視不夠
在我國,消化道腫瘤已占全國癌症發病率的40%以上,大腸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等都是高發腫瘤。消化道腫瘤在早期常常沒有症狀,容易被人們忽視。當症狀出現時多為晚期。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最佳選擇。
“消化道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臨床上,通過胃鏡、腸鏡就能早期發現、防治食管、胃和大腸等消化道腫瘤。比如,大腸癌90%都是由大腸腺瘤演變來的。做一次腸鏡,多半就能發現。”王邦茂教授表示,50歲以上人群,必須做一次腸鏡,如果沒有問題,基本上5至10年可以放心。如果發現問題,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斷治療。對于有消化道惡性腫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來說,更應該提前進行健康檢查。
如果出現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口苦、口臭、嗳氣、腹瀉、便秘、便血等胃腸不适症狀應及時進行胃腸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正确認識功能性胃腸病
王邦茂教授說,門診中經常有人去看胃腸病,但檢查後卻并沒有器質性病變。這類疾病的表現通常有胃疼、胃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餐後飽脹等,不少患者同時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痛等症狀,大多是因精神因素導緻的不适,被患者當成了胃腸器質性疾病。
這類疾病常常是功能性疾病,但病程中症狀容易反複波動,并且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當持續或反複出現胃腸道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全面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患者與醫生配合,通過飲食調節、規律生活、堅持運動、心理幹預以及輔助藥物治療,盡可能減少症狀的出現、減輕症狀的程度、延長緩解期。
“所有疾病都始于腸道”
“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2500多年前就說過‘所有疾病都始于腸道’。”王邦茂教授說,這是因為腸道不僅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且消化道内存在着數量巨大、變化複雜的微生物群體,對人體發揮着重要的調節作用。這就是腸道菌群,數量有上百億,與人們的腸道環境共同構成了腸道微生态。這些菌群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賴,達成動态平衡。受飲食、生活習慣、感染、過量抗生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菌群穩定被打破,就會引發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呵護腸道健康,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充足睡眠,加強運動,不要久坐,控制體重,規律排便。在飲食上,不要過度追求營養,三餐規律,适量補充膳食纖維,追求自然、天然、均衡、合理的飲食規律。不濫用抗生素,不追求過度衛生,以免破壞腸道菌群多樣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态和積極的生活狀态。
可以适量補充益生菌和利于益生菌生長的食物來養護腸道菌群穩定。益生菌是人體健康的有益助手。市場上的益生菌産品琳琅滿目,應該選擇按照國家規定生産銷售的益生菌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