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舊時老北京人的京味兒

舊時老北京人的京味兒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1 18:15:23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 宋宇晟)“說飯館做的菜鹹了,北京人他不會說鹹了,會說警察來抓你了。為什麼呢,是因為你打死賣鹽的了。這個就是北京特有的語言。”

11月10日,劉一達“京味兒經典”長篇小說集在北京發布。在談及小說的“京味兒”時,劉一達如是說。

他覺得,北京土話在幽默、調侃、直率以外,還藏着一種含蓄。

舊時老北京人的京味兒(京味兒作家談北京土話)1

作家劉一達。活動方供圖

作為一個生在胡同、長在胡同的北京人,劉一達多年來持續創作“京味兒文學”。

他說,這是因為自己對北京文化有着與生俱來的感情,特别是對胡同文化感情非常深,骨血裡面就流淌着胡同文化的血脈。

他将“京味兒文學”總結為三個部分,第一是皇家文化,第二是士大夫文化,第三是胡同文化或者是平民文化。他說最能代表和反應京味兒特色的就是“胡同文化”。

從小生活在胡同,跟老北京人生活在一起,老北京的傳說、老北京的語言,給劉一達積累的大量的素材。生于斯、長于斯、常念于斯,這就是劉一達能持續創作京味文學的動力和起因。

由于曾當過記者,劉一達又有很多機會深入胡同,深入老百姓生活。

他說自己曾采訪上萬名北京人,幾乎走遍了北京所有的胡同。“創作離不開生活,你才能講好北京的故事,講好北京文化。”

但城市畢竟在變化,今天的北京也早已不是劉一達年輕時的那個北京。

随着城市變遷,北京很多胡同都拆了。60多歲的劉一達覺得,自己現在有一種責任——如果不把老北京記錄下來,後人就不知道了。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也不是說從天上掉下來的,之前有個漫長的過程,作為我這一代人,要講給後人聽。這種使命感促使我創作。”他說。

舊時老北京人的京味兒(京味兒作家談北京土話)2

劉一達作品。活動方供圖

另一方面,他近年來也開始關注北京人的變化。

“傳統京味小說的語言主要以北京南城的語言為主,老百姓的語言,用我們現在說的話就是土得掉渣的語言。”

但現在來看,随着社會發展、曆史變遷,有些語言自然就消失了。

“比如‘火柴’在老北京話裡叫‘取燈兒’,現在年輕人就不知道,這樣的土話就自然消失了。”

同時,北京話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劉一達認為,近40年來,是北京土話增加最多的一個時期。“比如說,‘打的’最早是英文,從香港傳過來的‘的士’,由‘打的’延伸出很多新名詞,像‘的哥’‘的姐’。這些全都是北京土話,也都是現在才有的,包括一些網絡詞彙慢慢也成了北京土話。”

此次整理出版的“京味兒經典”長篇小說集,包括了劉一達所著的《紅案白案》《傳世貓碗》《畫蟲兒》《爺是大廚》《百年德行》《人蟲兒》《故都子民》《傍家兒》《胡同根兒》《大酒缸》《北京爺》等作品。

其中的《紅案白案》《傳世貓碗》都是寫新北京人的生活狀态,即将出版的《湯爺的救贖》,寫的也是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矛盾糾葛。

這裡的“新北京人”就是指來北京務工的、外來常駐北京的人。

“北京作為曆史上就是個移民城市,現在新的移民和北京老的土著如何在生活中的碰撞?他們怎麼跟北京文化交融?”在劉一達看來,這是自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應該關注的,也是“京味兒文學”作家應該琢磨的方向。(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