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訪談嘉賓是理智又勇敢的R學姐✨
面對疫情,她忍痛舍棄多所美國院校商業分析項目錄取,Gap後選擇了前往瑞士蘇黎世大學。
發現自己真正的喜好後,毅然轉碼,從金融專業轉到軟件系統專業,從零開始學習。
想知道更多背後的故事嗎?那就一起看下去吧!
咨詢師介紹
R學姐
蘇黎世大學
軟件系統碩士
曾在國内頭部互聯網公司實習
供應鍊相關崗位
01
就讀體驗
Q:
學姐你好呀,想問問當時你也錄了幾所非常不錯的美國院校的BA,最後為什麼選擇了蘇黎世大學(UZH)呢?
A:
因為我本科畢業正逢美國疫情最嚴重的時期(2020年夏天),我被錄取的項目(WFU MSBA)變成了Online(線上教學)。然後考慮到整個Program的時間很短,我并不是很想線上上課,所以就聯系學校把錄取Offer Defer掉了,同時也看看别的學校還有哪些機會。
關于為何選擇蘇黎世大學,其實我在之前申請的時候,就有關注、了解過這個學校。我當時被Banking and Finance這個項目吸引,首先是因為這個Program為期兩年,課程包括了主修和輔修課程,我可以選擇主修金融,同時輔修Data Scientist方面的知識,理論上和BA的課程就很像。
第二個原因是UZH提供春季入學這個選項,符合我想盡早結束Gap,投入到學習生活中的打算。第一個學期雖然也是網課,但是要求學生必須要在蘇黎世。從第二學期開始,就是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了。
Q:
一開始來UZH的時候讀Banking and Finance,是為什麼讀了一年之後轉專業到軟件系統 (Software Systems) 專業呢?軟件系統主要是學些什麼呢?
A:
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很喜歡Coding相關的東西。
比如說我們也會學計量經濟,有時候用R或者其他軟件去做模型、分析這些事情就會讓我有興趣。有一次我在上Data Science的課,就在想 “如果我比較喜歡Coding,為什麼我不嘗試一下轉專業?”
同時在學校也認識了一些同學是從金融專業直接轉到了我們學校InformatiCS的專業,我就向他們取了取經,也和學院的老師交流了一下。
了解到雖然是2年的課程,但是可能會讀的時間更長,一方面是因為課程難度比較大,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多數轉專業的同學都需要去補一些必修課。我轉專業需要補48個學分,差不多是需要多讀兩個學期。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确實是需要一些本科課來紮實一下基礎。
關于我們這個專業是學什麼的,在UZH,軟件系統就是Computer Science的一個分支。所以在基礎課上我們和CS是一樣,也會學數據庫、算法、數據結構等等。
在專業課上,軟件系統就會更偏向學習開發APP或者開發一個System。
說到開發,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也是很前衛的一件事。
我上學期補的本科課課程裡,一門課是給你講一些理論,這個軟件開發是怎麼開發的,每一個過程大家都在幹什麼,你應該做些什麼;另外一節實踐課,大概5個人組隊一起,從零開發一個網站。
對于轉專業的人來說,剛上手的時候會很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确實也學到了很多,特别是最後可以把成果展示出來,會有很強的成就感。✌
除了平時上課,還有一個15學分的Master Project,是要以小組為單位,去找我們學院的教授,做他給的一個題目。我和我的小夥伴都是很想做軟件開發,所以我們這學期就找了一個教授,做一個軟件方面的Project。我感覺我的同學中有一大部分人以後想讀PhD,所以可能他們就會選擇一些偏Research的項目去挑戰。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要想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努力的方向再做出選擇。
02
職業規劃與申請建議
Q:
轉專業之後,職業規劃和之前有什麼不同嗎?
A:
之前在讀金融的時候,我對商業分析很感興趣,畢業以後想去做Business Analytics或Consulting方面的工作。當時我比較注重數據庫方面,會刷一些數據庫方面的題。
在讀金融專業的時候,我上過一門德勤在我們學校開的課。那個課主要是大家一起抓一些數據去研究,給相應的行業提一些建議之類的事情。做了那個Project之後,我覺得自己更喜歡的是這個過程中Coding的部分,也發現偏向于金融方面的工作,我也沒有那麼感興趣,所以也促使了我轉專業。
現在轉專業到軟件系統以後我個人很想畢業以後去做軟件工程師。
我之前做Project過程中,覺得自己更喜歡後端,所以我現在的一個計劃是在明年夏天找到一份實習,更深入的去了解這個專業在實際生活中會有什麼樣的應用,再來修改我的職業目标。
Q:
當時Gap半年是什麼情況呢?當時做的是什麼樣的實習呢?
A:
Gap是因為當時Defer了已經錄取的Offer,一邊在看有沒有其他可以申請的學校機會,一邊在利用時間找實習,豐富簡曆。
在此期間的實習和之前BA相關的實習都是比較類似的,工作内容就是管理數據庫,抓取數據生成報告。比如查看當月的訂單量、庫存情況。
在這一份工作中我就在思考,如果以後我想繼續做BA方向的工作内容和我實習接觸到的就是差不多的,那這份工作确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有意思。所以在實習期間一直在思考到底BA的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關于實習的建議是大家要大膽地去實踐,然後找到自己的規劃。因為在工作中接觸到的東西和你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有的時候會很不一樣。真正接觸到了這個行業,才能發現一些大家沒有提及過的事,或者自己更偏好的東西。
我覺得盡早感受自己到底是喜不喜歡做這份工作,或者是看能不能發現别的興趣很重要。
Q:
有沒有給正在準備申請的同學們一些建議呢?
A:
如果是申請BA,數據庫的技能肯定要具備,還有一些基本的Coding的技能。如果你在Coding方面沒有積累,就沒辦法完成這個過程,最後生成這個Report。
在本科期間盡量多參加相關的比賽,積累一些分析的技能。我大學期間其實沒有着重去參與這一方面的活動,現在覺得如果我早去參與這些比賽活動,我就能早一些知道我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适不适合這個專業。
關于我現在的專業軟件系統 ,我覺得重中之重是算法和數據結構。所以如果你本科就已經有這些課程了,一定要把握好機會,把基礎打好。
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在申請過程中我自己也有焦慮的時候,我就會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如果真的是我想的最壞結果,我還有什麼辦法補救和新的機會?
還有面對疫情這樣的不可抗力因素,我當時想的就是一定不能浪費掉自己的時間!我的GAP期間一定要用它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做一些能夠幫助我自己的事。所以就去實習,去想了一些其他的解決辦法。其實也是一個很積極的心态了。
日常學習中的心态更重要,特别是轉專業的學生。因為我剛轉專業開學第一天我的心态就非常的崩潰,因為遇見了一門需要自學的課。
上完這個課我才知道這門課的老師不會講什麼,而是需要學生自行組隊去開發一個網站。為了防止這個小組裡有人劃水,所以頭3周的要讓每個人單獨做一份作業,雖然隻需要設計一些最基本的功能,比如注冊、登錄、退出之類的。但是當時我完全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我感覺剛開始的幾天我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那種,我心态就特别不好。
還好當時還有一個TA(Teacher Assistant教學助理),我們每周可以約見面,我真的從最基本的問題開始問TA。對方也很好,他從最基本的東西給我講,也給我們的作業一些指導。慢慢地我就把這個Project做出來了,給了我自己很大的信心,讓我在之後的小組作業裡更積極了。
所以,不會的東西,自己要主動去學,一旦有了信心,就不會擺爛了。
如果你對這個專業感興趣
想要和學姐/業界咨詢師聊一聊
獲得申請建議或職業規劃幫助
歡迎私信/留言聯系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