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君
王續蘭老人已經在濟南天橋區盛泉晚晴老年公寓裡住了11年了。
“2009年9月,我老伴在家摔傷造成骨折,當時孩子每天要上班,沒辦法照顧,我一個人也照顧不了。”于是,王續蘭就陪着老伴一起住進了盛泉晚晴老年公寓。“老伴一年多後因糖尿病并發症去世,這一年多,張發明院長照顧很周到,什麼事情都親曆親為,很滿意。”不想給孩子添麻煩的王續蘭老人就留在公寓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十一年,如今,王續蘭老太太已經88歲了。
濟南天橋區盛泉晚晴老年公寓位于天橋區梁府社區,是盛泉集團投資傾心打造的濟南區域養老健康産業的标志性項目,也是濟南市第一批定點醫保醫養型養老機構。“公寓在飲食方面注重營養搭配,每天的飯菜都有新花樣,葷素搭配得當。主食每天也不一樣,像星期一吃油條、星期二是燒餅、星期三吃面條、星期四吃包子、餃子、馄饨。而且都是張院長親自去采購。”王續蘭奶奶對公寓的生活很滿意,“住在這裡,日常個人衛生、用藥提醒等都有護理員專門照顧。平時有什麼小毛病,院長親自給治療,打針輸液,自己不用操心。”
作為全科醫生的張發明院長告訴記者:“王奶奶患冠心病、心衰。時不常就發生下肢水腫,憋喘,很厲害的時候我們就給她吸吸氧,給她用點強心利尿擴血管的小藥給她做做治療。公寓最早實現了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把老人的醫保納入正常的管理,把老人看病、拿藥、診治作為一個重點,老人有病就可以在這裡做治療,拿藥也不用跑出去,在這裡就可以享受門規門統的報銷。”
在王續蘭的房間,她珍藏着數千張個人和家人的照片。“我畢業後,分到武漢鍋爐廠,後來調到重慶重型汽車研究所,後來又到濟南重汽集團。”王續蘭熟練地拿出平闆電腦向記者展示,“孩子給我在裡面存了3000多張照片。你看,這是我回重慶的照片。”王續蘭老人的兒子經常來公寓做義工,陪陪老人。
作為一名老黨員,王續蘭老人積極參與社區志願者活動,對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也熱心,把公寓當成了家。公寓裡包餃子,她主動去幫忙;入住的老人身體不舒服,她幫着去拿藥;隔壁的王老太要輸液,她在一旁陪着;孩子給她帶來好吃的,她都分給一起入住的老人。同時,王續蘭也是曆下區長盛小區北區的志願者,每天在老年公寓吃完早飯,她就穿上“紅馬甲”,去幫着街道和居委會撿垃圾、打掃衛生等,中午再回公寓吃飯。從2018年開始,王續蘭腿腳不太方便了,這才不得不放棄做志願者。
住了11年,王續蘭老人早已經把這裡當家了,“吃住都舒心,這裡就是我的家,住在這裡比家還舒服!”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