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親節,母親的愛深沉、無私,讓我們一起去詩詞中感受濃濃的母愛......
《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着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颠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别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此詩的最大特點是用情極深,無論是纏綿悱恻抑或是抑塞憤慨之情,都寫得深入沉摯,使人回腸蕩氣,極受感動。其次是語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詩中掃盡浮泛陳舊之詞,語語真切,而且一種清新迥拔之氣,淩然紙上。
《思母》【宋代】輿恭
霜殒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籴米歸。
這首詩并沒有華美的詞藻,隻是用極普通的詞語,叙述極平凡的往事。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歎不已。
《歲暮到家》【清】蔣士铨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歲暮到家》一詩用樸素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久别回家後母子相見時真摯而複雜的感情。神情話語,如見如聞,遊子歸家,為母的定然高興,“愛子心無盡”,數句雖然直白,卻意蘊深重。全詩質樸無華,沒有一點矯飾,卻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回味。
《曬舊衣》【清】周壽昌
卅載绨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餘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
詩人翻檢舊物時,發現母親三十年前為他縫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長袍還保存在箱櫃裡。當年,母親曾将對兒子的愛傾注于針針線線之中,縫進了這件绨袍裡。如今,這件舊衣上一針一線對兒子而言,都包含着母親的愛心,為人子者怎能忍心拆斷這愛的絲線呢?
詩人的不忍拆移,正表明了對母親的無比珍重和深情懷念。這首詩,以小見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轉深摯地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讀者掩卷長思。
來源:詩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