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半夜有更夫敲着梆子或銅鑼巡邏,這是古時候官府雇傭的專門向百姓報時,提醒人們注意防火防盜的基層公務員。也就是常說的“打更”,我國古代有報更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19點至21點為一更,對應戌時;21點至23點為二更,對應亥時;23點至淩晨1點為三更,對應子時;淩晨1點至3點為四更,對應醜時;淩晨3點至5點為五更,對應寅時。
這時,人們往往把這個“更“字念作”jīng“。
但是翻開《現代漢語詞典》、《辭海》以及《字海》會發現,“更”字就隻有“gēng”和“gèng”兩個讀音,并沒有“jīng”這個讀音,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應該都知道古漢語發音和今天的普通話發音有很大不同,我們現代人要是穿越到古代基本上是聽不懂他們說話的。現在的地區方言也隻是保留了某一段時間古漢語發音的部分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方言我們能聽懂、很多方言字都能找到對應的漢字的緣故。
古漢語發音是采用注音 聲調的方式,類似于今天普通話裡的拼音和聲調。簡單來說呢,就是古漢語采用“反切”法注音和“平上去入”四聲調來發音的。
東漢末年,人們才發明了“反切“法,即按照古文切韻的方式來給某個字注音。具體辦法是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再取後一個字的韻母,組合起來就是該字的讀音。根據《說文解字》和曆代韻書所記載,”更“這個字的切韻就是”古行切“或”古孟切“。
所謂“古行切“,是說先取“古“字的聲母”g“,再取”行“字的韻母”ing“,組合起來大概就是”ging“。相應的”古孟切“也是一個道理,取古(g)和孟(eng)的聲母韻母組合,最後得到”geng“的讀音。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按這個方法得到了“更”的兩個讀音,但古漢語可不是這麼發音的。因為語言是一個活的物種,會随着時間的變化和民族大融合而發生變化,尤其是北方地區,發音“颚化”現象十分普遍。
那什麼是颚化呢?簡單來講就是古代官話中以“g、k、h”為聲母的漢字,中間有介音“i、e、y”時,舌頭位移量大,比較難發音,就演變成了如今普通話中的“j、q、x”作聲母。但中間有介音“u”的就不容易颚化。颚化現象在語言世界裡十分流行,不僅是漢語,就連英語、拉丁語、西班牙語等都普遍存在這種現象。
古漢語“更”在南方官話裡,用現代普通話拼音大概是“grang”,北方官話裡大概是“greng”,漢代以後,“greng”逐漸演變成“gieng、ging、jing”的音,這就是三更半夜讀音“jing”的由來。南方由于相對安定,戰争少,所以讀音變化不大,中間介音“r”直接脫落,變成了“gang”。
如今,普通話得到推廣,方言漸漸沒落了。“更”字的讀音“jing”也僅僅存在地區方言和戲曲文詞之中,也算是“返璞歸真”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盡量以字典為準,畢竟古漢語發展到普通話是為了交流更方便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