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颡魚,隸屬鲶形目、鲿科,又稱黃辣丁、黃姑子、三角峰、黃骨魚等,晝伏夜出,雜食性魚類,我國各大淡水流域均有分布,其生長速度快、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深受我國養殖者和消費者喜愛。
随着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密度和投餌量的不斷增加,水質底質不斷惡化,細菌病毒滋生,導緻疾病頻發,在飼養管理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導緻慘重的經濟損失。巨龍水産技術團隊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對黃颡魚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幾種疾病進行歸納介紹,希望與廣大養殖朋友交流溝通,幫助廣大養戶提高養殖效益。
01
腹水病(細菌性疾病)
發病原因:又稱為出血性腹水病,由遲鈍愛德華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等引起。
發病症狀:患病魚吃食減少或不吃食,離群獨遊或懸浮于水面,腹部腫脹,并有腹水,解剖可見胃或腸道内充滿氣體而腫脹,肝髒充血或出血;體表、鳍或鳍基、頭部及腹面偶有出血現象。後期伴有背部、頭部皮膚潰爛。
防治措施:
消毒:外用【二氧化氯泡騰片】/【鼎碘】進行水體消毒;
内服:同時内服【福漁康】/【恩味】 【腸新安】 【茵陳利膽康】/【肝葆】 【黃芪多維】5~7天。
02
腸炎病
發病原因:由點狀産氣單孢杆菌感染引起。
發病症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輕壓腹部則肛門有黃色粘液流出;剖開魚腹,腸發炎呈淺紅色,血膿充塞腸管;病魚離群獨遊,活動遲緩,食欲減退。流行于6~9月份,對成魚和親魚危害最大,這個時期内,光照強度大,氣溫、水溫高,投餌多,水質易壞,病菌滋生,黃颡魚攝食強度大,新陳代謝旺盛,特别容易患腸炎病。
預防措施:
1、 池塘要徹底清塘消毒,改底調水。
2、 不投喂黴變腐敗的飼料,活餌應用2~3%食鹽溶液消毒,并定期在飼料中添加1%食鹽或0.1%鮮大蒜汁進行投喂。
治療措施:
1、 内服【腸新安】/【氟苯尼考】 【肝葆】/【扶正解毒康】;
2、 病情控制後,【底改先鋒】改底,【優碘百毒淨】/【鼎碘】消毒,2~3天後施用【淨水美】。
03
裂頭病,又名一點紅(細菌性疾病)
發病原因:由鲇愛德華氏菌、維氏氣單胞菌等引起。
發病症狀:頭頂部充血膨脹,形成膿包,頭部皮膚潰爛,嚴重時頭頂穿孔、裂開,更有甚者頭蓋骨蛀空,形成狹小空腔,腦組織流出;體表有血點或血斑。解剖可見腹腔積有淡黃色液體,肝、脾、腎均腫大變形,胃部無食或充液。病魚遊動時出現側泳或打轉、頭朝下,尾朝上的姿态。
防治措施:
1、預防:在病害流行季節潑灑【鼎碘】消毒,同時内服【多西康】預防;
2、治療:
消毒:第一天全池潑灑【水毒滅】,第二天全池潑灑【鼎碘】;
内服:【福漁康】/【恩味】 【多西康】 【茵陳利膽康】 【黃芪多維】5~7天。
3、病情穩定後全池抛灑【底改先鋒】或【底益康】改底,以防病情反複。
注意事項:該病常與車輪蟲、指環蟲等寄生蟲病并發,并發時應首先殺蟲,然後按上述方法防治。
04
潰瘍病(細菌性疾病)
發病原因:由溫和氣單胞菌、嗜水氣單胞菌、霍亂弧菌等引起。
發病症狀:黃颡魚體表、腹部出現點狀或塊狀潰瘍性紅點或紅斑,身體的中後部常有大面積的褪色斑,鰓絲貧血,解剖可見肝髒腫脹。
防治措施:
1、消毒,第一天全池潑灑【水毒滅】,第二天全池潑灑【鼎碘】;
2、内服:同時口服【福漁康】 【多西康】 【茵陳利膽康】 【黃芪多維】7~10天。
3、病情穩定後全池抛灑【底改先鋒】或【底益康】改底,以防病情反複。
注意事項:
1、該病常與車輪蟲等寄生蟲病并發,并發時應首先殺蟲,然後按上述方法防治;
2、該病常與真菌病同時并發,并發時應同時使用抑滅真菌的産品。
05
出血病(細菌性疾病)
發病原因:系細菌類,具體病菌不詳。
發病症狀:食欲減退、離群獨遊或打轉;病魚體色發黃,粘液增多,眼球突出,下颚發紅,魚鳍充血,腹部膨脹,輕壓有血液流出。解剖可見肌肉和腸道有出血點,成魚腹腔積水嚴重。4~10月份均可能爆發,其中5~6月和8~9月是高發期,對魚種的影響大,成魚在50g以上容易患病。
防治措施:
1、潑灑【鼎碘】 【水毒滅】 戊二醛消毒;
2、内服【福漁康】 【肝葆】 維生素k3粉,一日一次,連用3~5次。
3、病情穩定後全池抛灑【底改先鋒】或【底益康】改底,以防病情反複。
06
水黴病(真菌性疾病)
發病原因:水黴菌感染。
發病症狀:患病魚類在早期感染水黴菌時沒有明顯的特征,當肉眼可見異狀時,水黴菌已經侵入傷口,并向外長出白色或灰白色絮狀菌絲。由于水黴菌能分泌出蛋白質分解酶,魚體大量産生粘液;随着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病魚不斷在池邊、池底等摩擦,躁動不安,離群獨遊、食欲減退,最終因身體瘦弱、肌肉糜爛而死。
爆發季節:水黴病在入冬和初春時容易爆發,特别是在水溫8~18℃時極易爆發水黴病;魚卵、魚苗、魚種、成魚均可發病。
防治措施:
1、魚種入池前用【鼎碘】,10mL/m3,浸泡15min左右,以達到切斷病原傳播途徑的目的。
2、潑灑【弧可淨】(主要成分:過硫酸氫鉀),預防1立方米水深用量50~70g/畝,每半月一次;治療1m水深用量125g/畝。
3、潑灑硫醚沙星,1立方米水深用量80~100ml/畝。
4、在秋冬季打撈、運輸、投放過程中輕拿輕放,動作溫柔,避免機械損傷。條件适宜時降低水位,提高水溫。
07
鰓黴病(真菌性疾病)
發病原因:鰓黴菌
發病症狀:病魚上浮、無力,肉眼觀察沒有明顯症狀;典型病魚的鰓絲腫脹、粘液增多;有的病魚鰓部血管因為鰓黴菌絲堵塞和壓迫,使得鰓絲局部充血深紅或貧血發白,多數鰓絲基部充血發紫;鏡檢可見明顯鰓黴菌絲。
流行季節:鰓黴病在3~7月份發病,春季容易爆發,尤其是水溫在20℃左右時發病率高;魚苗、魚種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而成魚發病後死亡率低。
預防措施:
1、 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防止将鰓黴菌帶入飼養區;
2、 養殖前徹底清塘消毒,清除池塘中過多的淤泥,用400毫克/升生石灰清塘消毒;
3、保持水質清潔,定期【底益康】改底、【淨水美】調水,保持适宜的水體活力,避免有機質污染,使養殖水體保持肥、活、嫩、爽。
4、控制放養密度,放苗前注意苗種的消毒。
5、加強飼養管理,掌握科學的投喂量和施肥量,有機肥必須經發酵後才能放進池塘。
治療措施:
1、潑灑殺黴菌的産品;
2、潑灑【改底先鋒】,每一周一次,連用三次;
3、内服【肝葆】 【黃芪多維】增強魚體質,促進康複。
08
細菌性爛鰓病
發病原因:柱狀屈桡杆菌
發病症狀:病魚體色發黑,離群獨遊,攝食量降低或不攝食。鰓部粘液增多,鰓絲粘連破損并附有污物,嚴重時形成圓形或不規則的小窗。全年均可發生,4-6月份是發病高發期,對魚種和成魚都有嚴重的危害。
防治措施:
1、魚種下塘時用5%食鹽浸泡10min左右。
2、潑灑二氧化氯泡騰片改底消毒。
3、内服【福漁康】 【多西康】,一天一次,連用一周左右。
4、潑灑【鼎碘】/【優碘百毒淨】水體消毒,2~3天後施用【淨水美】補菌調水。
09
營養性疾病
營養性疾病
發病症狀:常見症狀有脂肪肝病、維生素缺乏症等。病魚肝髒腫大,肝髒顔色粉白或發黃,膽囊腫大,膽汁發黑。
預防措施:改進飼料配方,提高飼料質量,适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無機鹽的用量。并在投餌過程中要定期投喂【肝膽利康散】/【免疫肽】、【黃芪多維】以滿足黃颡魚的營養需求,促進其體色正常化。如已出現體色不正常則須停止投喂原用的飼料,分析可能出現的營養缺失,調整飼料配方,并内服【肝動力】、【黃芪多維】,修複肝膽損失,補充抗病營養增強體質。
更多黃骨魚養殖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和疾病防控聯系巨龍水産技術團隊或線上客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