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做饅頭用酵母怎麼發面

做饅頭用酵母怎麼發面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0:36:23

做饅頭用酵母怎麼發面?面食花樣繁多,味道和口感多樣,能甜能鹹,比米飯靈活,所以受到老百姓的喜愛面食也是北方人的主食,所以北方人是最擅長做面食的,尤其是蒸饅頭小時候在農村外婆家,每到過年時外婆都要蒸很多的饅頭,夠吃一個正月外婆蒸的饅頭又大又白,香甜柔軟,非常有嚼勁,比面包還好吃,小時候從來沒買過饅頭(也沒有賣的)很多人都蒸過饅頭,但總是遇到問題,比如不會發面、蒸出死面饅頭、放涼後又幹又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蒸饅頭的事兒,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做饅頭用酵母怎麼發面?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做饅頭用酵母怎麼發面(發面不再用酵母粉)1

做饅頭用酵母怎麼發面

面食花樣繁多,味道和口感多樣,能甜能鹹,比米飯靈活,所以受到老百姓的喜愛。面食也是北方人的主食,所以北方人是最擅長做面食的,尤其是蒸饅頭。小時候在農村外婆家,每到過年時外婆都要蒸很多的饅頭,夠吃一個正月。外婆蒸的饅頭又大又白,香甜柔軟,非常有嚼勁,比面包還好吃,小時候從來沒買過饅頭(也沒有賣的)。很多人都蒸過饅頭,但總是遇到問題,比如不會發面、蒸出死面饅頭、放涼後又幹又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蒸饅頭的事兒。

老面饅頭

饅頭是發面做的,所以第一步就是發面,很多人都知道用酵母粉發面,但冬天發面如果隻加酵母就很難發起來,因為溫度太低。想要饅頭又大又軟還香甜,發面是關鍵,不能隻加酵母,還要加一些“老面”。過去外婆蒸饅頭,每次面團裡都要揉一些老面,老面就是上一次蒸饅頭留下的一團“發面”,已經發酵過了。如果想做一些“老面”,用一碗面粉加半碗溫水,再加一些米酒,放在陽光下發酵至2倍大小,老面就做成了,發酵好後的酸味是“碳酸”的味兒。

老面

用老面蒸的饅頭非常香,柔軟香甜。和面時,先取一些老面,放進碗中倒适量溫水,用手揉搓老面使其快速溶解在水中,老面水會變成奶白色。不要加太多水,加溫水可以讓其快速變軟,視面粉的多少倒入溫水,溶解後倒入面粉中,這樣不會浪費,而且效果也最好。老面的使用也是按比例的,1斤老面能發酵3~5斤的面粉,用量比酵母粉要多一些。面盆裡倒入适量面粉,把老面水倒進來,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拌成沒有幹粉,都是大塊面絮時就可以了。

老面 面粉 溫水和面

下手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或蓋子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一段時間,當體積變成2倍大時就行了。如果蒸饅頭,面團就要和的比較硬,蒸好的饅頭口感才筋道,有嚼勁。用老面發面,饅頭好吃,但也有缺點,就是發面要花很長時間,至少2小時,所以我們再加一些酵母粉,老面和酵母粉同時作用,就能加快發酵的速度,一個小時左右就能發酵至2倍大,但口感和味道比隻用酵母發面要好得多。

發好的面團

碗裡倒一勺食用堿,加适量水化開,面團發酵好後用手把堿水揉進面團了,這樣就能中和酸味,堿不要太多,不然味道會發苦。把面團放在面闆上,撒一些幹面粉,多揉幾分鐘排出氣體,饅頭是越揉越筋道。揉面時,可以向面團裡揉一些幹面粉,多揉幾次做出來的就是戗面饅頭,口感非常筋道。最後把面團揉光滑,然後搓成長條,用刀切成小劑子,這樣就可以當作饅頭胚了(刀切饅頭),也可以用手搓成圓形饅頭。

搓成饅頭胚

蒸屜上鋪一層濕布或矽膠墊等,或刷一層油也行,小時候外婆都是用玉米葉、粽葉等墊在下面,饅頭從來不粘底,農村這東西每家都有。把饅頭胚放在蒸屜裡,蓋上蓋子進行20次發酵,大概需要20分鐘。很多人都沒做這一步,難怪饅頭不膨不軟,還容易出現死面饅頭。二次發酵非常關鍵,能讓蒸好的饅頭又大又軟,可别忘了!饅頭胚發酵好後就可以蒸了,那麼問題來了,蒸饅頭是冷水上鍋還是熱水上鍋呢?很多人都搞錯了。

二次發酵的饅頭胚

從小外婆就告訴我,想要饅頭蒸得又大又軟,香甜可口,就必須要冷水上鍋蒸。饅頭胚冷水上鍋後,當鍋裡的溫度升高後,饅頭胚會再次變大,比二次發酵更加管用!要是水開後上鍋,饅頭變大的就沒有那麼明顯,因為還沒怎麼變就被蒸熟了,饅頭就不膨不軟,容易出現死面饅頭,千萬别搞錯了。饅頭胚冷水上鍋後,用大火把水燒開,然後繼續蒸20分鐘饅頭就熟了。關火讓饅頭焖5分鐘,饅頭就不會回縮、塌陷而變形,都是又大又軟的。

蒸好的饅頭

焖5分鐘後饅頭就徹底定型了,拿出來可以直接吃,也沒那麼燙嘴了。剛蒸好就揭蓋子,水汽滴在饅頭上會引起回縮,饅頭就不好看了,所以等5分鐘也無妨。蒸好的饅頭又大又白又軟,麥香味很濃,味道也很甜,口感很筋道,比普通的酵母饅頭好吃多了。下次蒸饅頭,别隻加酵母粉了,加一些老面才更好吃。

[版權聲明]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

[侵權處理] 圖文無從溯源,如涉版權問題,24小時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