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勾格就是雙秋千,謎底得是四個字,把前兩字和後兩字位置颠倒,扣合謎面。
例如:謎面“哀樂”,雙勾格、打一成語,謎底是可歌可泣。可歌可泣兩字為單位颠倒後,即為可泣可歌,扣合“哀樂”。
雙勾格還叫颠倒衣裳格,“颠倒衣裳”語出《詩經》:“東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上曰衣,下曰裳,上下颠倒,這個名字很形象,但是也容易和秋千格混淆,有人就把秋千格也稱之為“颠倒衣裳”。
再舉個例子:謎面“用戰争消滅戰争”,雙勾格、打一成語。謎底是止戈為武,颠倒之,“為武止戈”,扣謎面。
甲骨文“武”
“止戈為武”出自《左傳》,原意是止戰方為武功,後來又有了不戰屈人之兵之類的意思。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解釋“武”字,引用了一個典故: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但是“止戈為武”雖富于哲理,解釋文字用以會意,有點兒借題發揮、牽強了。但是這不能怪許慎,因為他沒有獲得更初始的文字資料。甲骨文中,“武”字确為會意字,其中的“止”畫的是腳趾,表示行走行動,帶着戈行動,就是要行軍動武。許慎可能是根據已經變化了的篆書,看不清“武”字的原貌了。
書歸正傳,猜一個雙勾格,謎面“筋鬥雲”,雙勾格、打一《水浒》诨号。大家有興趣可以試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