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秀麗
2008年,周大新痛失愛子;2012年,《安魂》由作家出版社首次出版,扉頁上寫着:“獻給我英年早逝的兒子周甯”,第二行緊接着:“獻給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災難而失去兒女的父母”。
《安魂》出版後收到評論界和讀者的敬意。著名文學評論家胡平說:“我們尊敬的作家中,恐怕隻有兩位曾點燃了自身,以生命為火炬,照亮了我們意識到的生死兩界,一位是史鐵生,一位是周大新。”
這部作品很快獲得了第三屆《人民文學》長篇小說雙年獎,授獎詞道出了一個父親的勇氣與悲憫——“這是一部遍布哀傷的長篇小說。它格式獨特,以一對父子天上人間的對話貫穿始末,叙述則決絕凄美、動人心魄。小說是當代人面對生與死的重要啟示錄,這使它得以走出狹窄的個人視野,以無比的豁達将特别的溫暖灌注到讀者心靈深處。此類題材的長篇小說,在現代以來的中國小說史中,《安魂》應該還是第一部,具有卓爾不群的氣質。”
這是一部以莫大的勇氣直面死亡的人生大書,亦是一支重燃人們心頭希望之火的安魂聖曲。父親在對話中回視自己的人生,發出痛徹心肺的忏悔;兒子在對話中細說自己對死亡的體驗,告知天國的奇異圖景。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一部純粹的“個人寫作”,但同時,作家周大新又跳出一己之痛,讓無數失獨群體的内心隐痛被看見。
當然,這部形式獨特、意蘊豐盈的作品的意義也不局限于對失獨群體的觀照,在更廣闊的層面上,引導大家去思考中國式的父子關系、生與死的辯證,以及生存與幸福的多種可能性。在幾乎所有人都不忍觸及的死亡面前,周大新敞開内心,給讀者呈現出一個作家嚴肅又莊重的思考——“我當初寫《安魂》這本書的目的是安慰自己和孩子的靈魂,另外我也想探究一下,我們究竟怎麼面對死亡這個問題。因為死亡大家都很忌諱,連車号都不想出現‘4’這種諧音,所以我就想通過這本書,把人人最後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盡我可能地把對它的認識理解寫出來。”
經由兒子出生、成長、患病、救治、離去的再現,周大新重走了一遍來時路,正是這些殘酷到不堪忍受的細節,讓寫作者得以卸負與解脫,靈魂得以安甯。著名評論家雷達讀後發出感慨:“《安魂》是為痛失愛子周甯而作,實際上,則是周大新在為兒子安魂的同時在為自己安魂,也為天下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安魂,更重要的是,他也是在為這個時代安魂……這是當下出版物中少有的,也是我長久期待的‘靈魂寫作’。”
理解了死,也便知曉了生。《安魂》講述的正是中國式的生老病死。樸素真切的故事背後,是人間悲憫與大愛。尤其是近兩年新冠疫情緻使無數家庭失去至親,這部作品當有着更為溫厚的療愈意義。
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了《安魂》10周年紀念版,改編的同名電影也将在這個春天溫暖上映。影片由中日聯合拍攝,實力派演員巍子、陳瑾等領銜主演,這個關于解脫與救贖的故事也将在文字之外與更多觀衆發生連結。讓我們一起期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