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婚姻危機在三個階段中的處理方法

婚姻危機在三個階段中的處理方法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30 05:33:33

随着離婚率不斷上漲,“離婚冷靜期”也正式走進大衆視野。雖然挽救了部分沖動離婚,但也給婚姻亮起了“黃燈”。離婚這個行為操作簡單,也避免了直面問題所帶來的心理煎熬,但對于當事人來說,卻是雙輸的局面。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大多數的離婚,并非是不可調和、不可解決的局面。隻是人們傾向于直接選擇“離婚”或“将就過”的結果,而不是共同面對危機,找出問題症結。事實上,盡管修複、維護婚姻的過程緩慢,但若直擊根源,雙方能共同承擔,那曆經過危局的婚姻,也必然更加牢固、和諧、美滿。

01 用自我平靜,迎接未來的不确定性

因抱着對愛情的期待,兩人從相識、相愛一路步入婚姻。然而,由于原生家庭、性格、觀念、經濟、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愛情的浪漫逐漸退卻,婚姻生活逐步被柴米油鹽填滿。許多人開始對婚姻感到失望,直至想要離婚。

在愛的世界裡,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是:忠誠。就如《廊橋遺夢》中,當男女主角在幾天的相處中,從無話不談到共度良宵。這段婚外情在沒有觸及現實前,充滿浪漫色彩。

然而,當分别時刻來臨,幾番糾結的抉擇下,女主還是選擇了回歸家庭,沒有随他遠走高飛。她心中有對老公的愧疚,有對孩子深深的羁絆,還有這個雖然總是想要逃離、卻給她溫暖的家。

心理學中有一種人際吸引論,即得失理論,解釋了感情中出軌問題出現的根源。

是指:與來自一個人的固定不變的正性獎賞行為相比,來自另一個人的正性獎賞行為的增加,會對一個人産生更大的影響。因此,假如我們将被人喜歡視為一種獎賞,那麼我們更喜歡的是那個在一段時期内對我們的喜歡逐漸増加的人,而不是那個一直喜歡我們的人。

換言之,人們習慣了伴侶的喜歡,而來自伴侶之外人的喜歡,會讓他覺得感情更為強烈。人總是充滿矛盾的個體,想要婚姻的安穩,又想要單身的自由。

但是,面對伴侶出現“忠誠”問題,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若可以原諒,就放下心結,重新生活;若不可原諒,放不下心結,就好聚好散;若雙方有維護婚姻的強烈意願,則尋求一個方法,既不委屈自己的生活,也給婚姻一個“冷靜期”,透過它暴露出來的問題,探讨問題背後的根源,共同解決。

無論哪一種,沒有絕對的正确。然而最重要的就是:無論如何抉擇,都要面對這個已經發生的現實,不揪住不放,也不糾結、後悔,要明白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麼。總之,追求内心的平和,過喜歡的生活,不患得患失。無論未來如何,讓每一個當下的自我都能平靜、安甯。

婚姻危機在三個階段中的處理方法(當婚姻出現危機)1

02 用“婚姻自查”,挽救婚姻危局

在戀愛自由、結婚自由、離婚自由的當下,我們曾經憧憬的白首偕老,變得遙遠而稀有。在婚姻中,常出現的另一個問題是:心理上的不和諧。

有研究表明:從時間發展上看,性格不合而離婚的比例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這表明了心理因素在婚姻結合中地位的上升,即婚姻越來越趨向于心理的結合,也越來越可能因為心理原因受損。因此心理不和諧成為離婚的主要原因。

針對心理層面的不和諧,深層原因是:婚姻生活中,愛和歸屬感需求未被滿足;沒有被尊重、認可的感覺;一方冷漠,對伴侶缺乏關注;遇到困難時,沒有給予伴侶足夠的支持和理解;遇到問題時,一方主動,一方被動,不能有效溝通協商等等。

因此而引起的離婚,大多是在逃避改變自我、不願負責的借口。離婚容易,但離婚所涉及的孩子、老人、生活習慣等問題,卻是影響深遠的。而若雙方維護婚姻的意願強烈,就不要急于轉身,各自認領責任,共同挽救婚姻。

然而,常見的情況是,一個人主觀的對婚姻失望透頂,隻是一直沉默,直至爆發離婚的沖動;而另一個卻覺得婚姻生活一直挺好,對伴侶的離婚沖動莫名其妙。若在發現問題時,雙方能進行一次有效地溝通,哪怕是争吵,隻要能直擊問題的本質,就有望化危為安。

《離婚律師》中,有這樣一段:羅鹂的父母遇到問題,父親提出了離婚,而母親得知結果後,卻冷靜的分析他提出離婚的原因。并說出了這樣一段經典台詞:

在我李春華的字典裡,根本就沒有離婚這兩個字,隻有喪偶。你活着是我的人,你死了以後還是我的死人。

雖然不是普适的婚姻觀,但卻着實為她對婚姻的執着,和對自己這段婚姻的堅守而感動。反觀如今,多少人遇見問題時能有如此冷靜客觀的态度,去分析伴侶出走的原因,進而挽救自己的婚姻呢?若不能,就從意識到的那一刻開始吧。

如果你的婚姻亮起了“黃燈”,不妨進行一次“婚姻自查”:

  • 我們真的為挽救婚姻幸福而全力以赴嗎?
  • 沖突過後,能否客觀的分析問題根源?有沒有各自認領責任?是客觀環境因素(不可改變),還是内部主觀因素(可以改變)?
  • 哪些是可以解決的,我們需要怎麼做?而解決不掉的,能否共同協商一個方案,避免類似問題再發生?
  • 面對分歧時,能否采取有效的溝通方式?

在婚姻面臨危機時,跳出事件本身,客觀地進行“婚姻自查”,發掘事件發生的本質,讓曾經的幸福延續下去,才是婚姻存續的意義。

婚姻危機在三個階段中的處理方法(當婚姻出現危機)2

03 幸福的結局,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婚姻出現危機,根源是潛在問題的暴露。當雙方共同面對,一起努力時,不僅能建立更深聯結,還可以創造更高質量的婚姻。試試這些方法,婚姻生活将大不同:

①同理心。遇事不回避,用同理心覺察對方的内心世界,感受事件發生時對方所處的環境,結合個性特征,便能更好的理解他的行為,而不會出現盲目指責的情況。

②有效的溝通。應對關鍵事件,不情緒化,不主觀臆斷,用探究真相的态度,鼓勵對方說出事件的真相,才算是開展了有效的溝通。找到症結後,彼此就會有動力去糾偏,而不是不找借口。

③培養共同愛好。婚姻中,有共同的愛好,不各自為政,會有說不盡的話題。比如旅遊,在陌生環境的共同經曆,不僅能讓彼此更加親密,而且能創造共同參與的美好回憶,

④共同成長。共同成長的愛情,讓雙方擁有并肩作戰,彼此成就的能力。在共同前行中,不僅會增加彼此的吸引力,也是自我成長的必要條件。停滞不前,是對個人、親密關系毫無增益的方式。

⑤留有空間。親密關系中,需要“空白效應”,保持個體獨立。

空白效應”是關于藝術作品審美欣賞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給讀者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讀者可以憑借自身的文化素養,展開思維羽翼去思考,從而獲得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

應用“空白效應”,為彼此留有思考、喘息的機會,也可以促進兩人更深入的聯結。比如,對于一方的小癖好,不要扼殺和武斷的幹涉,每個人都需要情緒出口。

婚姻危機在三個階段中的處理方法(當婚姻出現危機)3

04

婚姻生活中,有溫暖,就會有失望,有親密,就會有冷漠;有喜悅,就會有傷痛。但總不能遇到失望就放棄,遇到冷漠就疏遠,遇到傷痛就轉身。我們多努力一點,幸福就多一點可能。

在婚姻中,我們這樣做,結局會大不同:第一,用同理心,應對不确定的突發事件;第二,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事件的真相;第三,培養共同愛好,在日常中創造“幸福”;第四,用共同成長,維護婚姻長久。第五,要留有空間,适當宣洩情緒。

我們都是自己婚姻的主角,而最終結局如何,卻是雙方親自書寫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