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怎樣計算一天時間

古代怎樣計算一天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0:13:13

古代怎樣計算一天時間(竟然用這個計算時間)1

今天,鐘表的發明為人們計時提供了方便。那麼,在沒有鐘表的古代,人們用什麼工具計算時間呢?

一開始,人們根據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來判斷時間,但是這種判斷并不準确。後來,人們便設計了一種利用太陽測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秦漢時,日晷已經開始在民間流行。日晷就是個大圓盤狀的東西,晷面上刻着“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晷面中間插一根銅針。在太陽的照射下,銅針的影子會随太陽的移動在晷面上慢慢地移動。銅針移到哪個刻度上,就是到了哪個時辰。這樣,計算時間就變得準确多了。

但是到了陰天和夜晚,日晷就不起作用了,怎麼辦呢?後來,人們又用滴水、漏沙的方法計時,發明了一種新的計時工具--銅壺滴漏。

銅壺滴漏又叫“漏刻”、“刻漏”“壺漏”。最早的漏壺是用一隻銅壺盛水,壺底有一個小洞,壺中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标杆,水從小洞滴出後,根據水位降低後标杆上的刻度來判斷時間。但用這種漏壺計時的準确性仍然比較差。

漏壺是曆代相傳的計時工具,在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完善。後來的漏壺由單隻逐漸發展為四隻一套。人們把四隻漏壺依次放在一個四級木架上,上面的一隻叫日壺,下面的三隻分别叫月壺、星壺、授水壺。日壺、月壺、星壺的下面各有一個滴水的銅嘴,授水壺内有一個标尺。日壺滴人月壺,再到星壺,最後滴入授水壺。授水壺内的水越來越多,标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就會逐漸上升,人們從而能夠通過标尺浮出水的刻度,知道時間了。漏壺的級數越多,計時就越準确。現在,在北京的中國曆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裡還分别保存着元代和清代的四級漏壺,供遊人參觀。

日晷和銅壺滴漏是古人聰明才智的結晶,它不僅揭示了我們古人計時的方法,也留下了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寶貴資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