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6:57:18

新音樂産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 王擊凡

“港樂在我的少年時期扮演了一個心理輔導師的角色,它能疏解很多額外的情感。愉快是少年的本能,而敏感的少年也最懂得真正的愁滋味。”李健在《聲生不息》裡說的一席話,道出了很多觀衆的心聲,而《聲生不息》開播以來所引發的種種熱議,也證明了“港樂”确實承載過一代代人的青春。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香港樂壇”的影響力曾無遠弗屆,到現在被中西流行音樂大融合所削弱,但“港樂”和“粵語歌”的傳奇,卻一直在坊間以不同的方式流傳着,它可以是“熱歌”裡的一句歌詞,也可以是視頻裡的回眸一瞥,“港樂”始終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某個角落裡存在着,聲生不息。

正因為如此,當“港樂”以綜藝的方式回歸大衆視野,就迅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但時間畢竟已經來到2022,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後,《聲生不息》裡再次唱響的“港樂”,正在以一種新的方式,跟我們建立起新的聯系。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1

單依純

“港樂”的少年氣

《聲生不息》一公的主題,是“愉快少年事”。

如果把香港回歸祖國之後的“港樂”比喻成一個人的話,那麼ta今年已經是一名風華正茂的25歲年輕人了。《聲生不息》這個節目,就相當于是把“港樂”的前世今生,全部都以某種方式聚合在同一個時空,然後再譜寫出更紮實的人物小傳。有了這一份記錄時代故事的傳記,新時代的“港樂”,才能走得更遠。

在不同的年代,“港樂”都會因應不一樣的時代氣候,衍生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從上世紀中葉脫胎自舊上海的時代曲,到七八十年代接地氣的草根廣東歌,再到九十年代競争空前激烈的粵語流行樂壇,還有進入21世紀後的新新人類……無論環境如何轉變,“港樂”始終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它的少年心氣,這是最難得的。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2

林子祥和曾比特

每一期的《聲生不息》,都試圖從不同的維度來解讀“港樂”。一公的歌單裡,有1957年葛蘭的《我要你的愛》、1991年劉德華的《來生緣》、1993年Beyond的《情人》,還有2000年後陳奕迅的《單車》、梁詠琪的《花火》、楊千嬅的《勇》……穿越長達數十年的時光隧道,《聲生不息》所展現的,正是“港樂”的廣度與深度。

這些歌,可能是某一代人在少年時反複聆聽的寶藏歌曲。它們各自都記錄了一個無法再重來的黃金時代,所以,當它們集體出現在《聲生不息》的舞台上,觀衆就像是一口氣讀完了好幾代人的聽覺斷代史。令人高興的是,《聲生不息》并沒有把一公做成懷舊老歌的年代秀,而是選擇以新時代的角度,賦予這些歌新的時代價值。

我們深知,要想讓“港樂”重現輝煌時期最生機勃勃的巅峰狀态,就必須要用自由自在的少年心氣,取代暮氣沉沉的老氣橫秋。于是,在編曲跟制作上,《聲生不息》團隊也試圖用更年輕化的方式,來表達、诠釋出現在節目中的每一首歌。與其說這個節目在做“翻唱”,倒不如說他們是在實現一趟别開生面的“二次創作”。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3

周筆暢、葉蒨文、李玟

在一公的人員分配上,有好幾組藝人是“以老帶新”的傳幫帶組合。像是楊千嬅 炎明熹、林子祥 曾比特、林曉峰 馬賽克樂隊 魔動閃霸等,都是不同世代的音樂風格共冶一爐。而“愉快少年事”的一公主題,正好也能透過這些樂壇前輩 後輩在音樂上的碰撞與交流,表達出更淋漓盡緻的“港樂”少年氣。

有新意的慢音綜

很多人心裡,大概都有同樣的疑問:《聲生不息》,是粵語版的《我是歌手》嗎?

雖然同樣是由湖南廣電《我是歌手》的原班人馬打造,但《聲生不息》這兩期節目看下來,我們卻在看似非常熟悉的配方裡,品出了不太一樣的味道。用網友的話來講,這是一檔真正意義上的“慢音綜”。盡管因為不設排名,競技色彩相對有所減弱,但觀衆反而更能靜下心來,認真去體會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背後的無限深意。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4

李健和李克勤

正因為《聲生不息》有意識地把整個節目的節奏放緩,所以在對每一個舞台的精心打造上,節目組都花了比以往多好幾倍的心思,去創造出更多的新鮮感。尤其是舞台的設計細節、編曲的細緻處理、選曲的驚喜度等,都是《聲生不息》的加分項。有心的樂迷,自然能從這個注重音樂性的節目裡,感受到它的處處用心。

讓新人曾比特赢盡坊間掌聲的《初戀》,間奏用上了周星馳《喜劇之王》的經典配樂;葉蒨文技驚四座的《祝福》,前奏原來是向梅豔芳《親密愛人》的緻敬;林子祥 曾比特的《單車》裡加入了夏韶聲的《空凳》;李健 李克勤的《花火》,也用上了譚詠麟《滔滔千裡心》的前奏……《聲生不息》的這些“港樂”密碼,就藏在每一首歌與歌之間,靜待有心人慢慢自行發掘。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5

毛不易

鑒于電視音綜節目的受衆局限,不少音綜的選曲範圍,大都以耳熟能詳的懷舊金曲為主,這也使得不少年輕一代的觀衆選擇觀望。《聲生不息》則希望能打破這個尴尬的局面。在選擇大家熱愛的經典作品的同時,《聲生不息》也會為一些極具流行潛質、但在公衆層面上稍欠知名度的滄海遺珠,提供一個讓更多人聽見的渠道。

像首期節目炎明熹的《蜚蜚》,就是其中一首值得被大家聽見的好歌。這首歌是香港已故歌手陳僖儀的遺作,雖然在内地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在節目播出後,《蜚蜚》就已經成功激起了一大波的讨論熱度。楊千嬅的《勇》、梁詠琪的《花火》這兩首令人難忘的一公作品,也透過《聲生不息》的平台,得以被更廣闊層面的聽衆熟知。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6

炎明熹和楊千嬅

重新诠釋“港樂”

到底什麼是“港樂”?每個人的答案,或許不盡相同。

“港樂”一詞在香港地區,是香港管弦樂團的縮寫。後來,有内地網友開始用“港樂”來描述他們心目中的粵語歌。時至今日,無論是内地樂迷還是香港歌手,大家早已越來越習慣以“港樂”這個詞,來指代香港的流行音樂。這一次的《聲生不息》,則用新時代的方式诠釋“港樂”。

從首期節目安崎的《抱一抱》(陳小春《犯賤》國語版),到一公李健 李克勤的《花火》(梁詠琪原唱)、劉惜君 單依純的《來生緣》(劉德華《一起走過的日子》國語版)等作品,出現在《聲生不息》舞台上的香港流行曲,除了脍炙人口的粵語歌,還有香港歌手的經典國語金曲。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7

單依純和劉惜君

一首歌有多個不同語言的版本,這種“一魚兩吃”的做法,曾經是上世紀香港流行音樂鼎盛時期的标志之一。為了順利打入不同地區的唱片市場,即使是全粵語專輯,也會在十首廣東歌以外,加插一至兩首國語歌;反之,當香港歌手推出國語專輯,也會在專輯的末尾,放上主打歌的粵語版本。

有網友看完《聲生不息》之後,會把讨論焦點放在内地藝人的粵語咬字上。在節目上演唱國語歌的歌手,更成了衆矢之的。但其實,“港樂”所包含的範疇,一直都是相當廣闊的。從來沒有人說過,一定要唱粵語歌,才算得上是“港樂”。不管你唱的是什麼普通話還是粵語,隻要能向聽衆傳遞出“港樂”的精神,那就可以被歸入“港樂”的範疇。

上世紀90年代,許茹芸、許美靜、張信哲、蘇慧倫這一批赴港發展的外地歌手,粵語大都不甚标準,但他們極具個人特色的粵語歌,卻在“港樂”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出現在首期《聲生不息》的《傾城》)。至于鄧紫棋、方大同等以國語作品為主的香港藝人,雖然也很少發表粵語歌,但他們創作的音樂,都自帶“港樂”的精氣神。

你曾被哪些港樂打動了(被聲生不息撈回來的港樂)8

魔動閃霸、馬賽克樂隊和林曉峰

像李玟、莫文蔚、王嘉爾這些生于香港、揚威海外的國際化藝人,很多路人粉都不太知道他們的“根”,竟然是在中國香港。事實上,香港這個中西合璧的大城市,一直都是東西方文化交彙互融的核心所在。透過《聲生不息》這個節目,大家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李玟早年也發過粵語專輯,她的母語廣東話甚至還講得那麼好!

所以,《聲生不息》的一公,并沒有拘泥于歌曲隻用粵語來唱,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歌曲本身對“港樂”精神的傳遞上。無論是《花火》的國語 粵語版,還是《來生緣》 《一起走過的日子》的雙版本,都是“港樂”精神的一體兩面。兩個不同語言的版本,仿佛就如同一塊鏡子,照見了“港樂”的多元内蘊與豐富性。

很多人都對楊千嬅 炎明熹《勇》的舞台津津樂道。一開始,困在憂傷情緒裡的少女炎明熹,隻能無助地伏在楊千嬅的腿上;但經過一首歌的彼此鼓勵,炎明熹終于有勇氣踏上眼前的獨木橋,“望着是萬馬千軍都直沖”。身為前輩的楊千嬅,則站在一旁目送炎明熹勇敢向目标進發,這,又何嘗不是《聲生不息》這個節目“港樂傳承”的最佳寫照?

-全文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