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好學生一般有幾個名額?最近從孩子班級家委會成員那了解到,上個學期的“三好學生”評比,居然不是老師主導的,聽完評選方式,我對如今的評比感到越發費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學三好學生一般有幾個名額?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最近從孩子班級家委會成員那了解到,上個學期的“三好學生”評比,居然不是老師主導的,聽完評選方式,我對如今的評比感到越發費解。
我們小時候,在赤裸裸的應試教育環境中,成績幾乎是主導一切的決定性因素,“三好學生”的評比也基本就是按照成績好壞來評定,雖然偶有一些不同意見,但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是認可的。
可如今呢?在“評價學生标準多元化”的呼聲下,對學生的考察确實越來越立體,各種考核要素越來越多,但是光把标準建立起來了,實踐操作層面的配套改革卻沒有跟上。
我們都知道,“三好學生”指的是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這裡面的“思想品德好”和“身體好”非常難以量化,很多時候還是以班主任老師的主觀印象為主,這就給老師帶來了一些困擾,一是“愛子心切”的家長們将老師變成了公關對象,通過找人打招呼、送禮等方式給孩子謀求一個“三好學生”的資格;二是無論老師評選出什麼樣的結果,總有一些家長不滿意,通過各種渠道向老師表達不滿,甚至反映到校領導或教育局那裡,給老師帶來很大壓力。
于是,不堪其擾的老師們以某種方式變相“撂挑子”了,并美其名曰“創新評選方式”。他們将評選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們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自主評選“三好學生”,直接以得票高低進行排序。
從理論上來說,這種評選方式有一定的科學性,因為與同學們團結友愛确實也是“三好學生”應該達到的标準之一。但完全以此為主導,則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在我兒子身上就表現得很明顯:
1.這個學期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兒子非常迫切地要求我們參加,原以為是為了滿足他那小小的虛榮心,結果一聊才知道,他竟是奔着“三好學生”去的,說是上學期有位同學各方面表現都不咋的,但就因為他爸爸去參加了一次進課堂活動,給全班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後在評選時得票不少,順利當選。兒子要求我們不僅要去,而且要認真準備,要給全班同學都留下好印象才行。一時間我們不僅壓力山大,還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引導他。
2.兒子最近時不時要買點卡片或橡皮之類的小玩意帶到學校去,說是去送給班長。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是班長上個學期以全班第一的得票數榮獲“三好學生”,在班級的影響力非常大,誰能跟她處好關系,誰就能更有希望在這個學期評上“三好學生”,現在好多學生都在想辦法給她送禮物。
3.知道兒子這個學期非常想獲得“三好學生”,我們便刻意引導他好好學習,告訴他學習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他卻反駁我們學習跟“三好學生”關系不大,因為他們班上學期有個考了多次一百分的學霸,其他方面表現也不錯,但就因為不太愛跟其他同學說話,性格偏内向,最後什麼都沒選上。
單純得連“客觀”二字都不會寫的小學生,掌握評選主動權之後,選出的結果會更加“客觀”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懵懵懂懂的年紀,他們大概率隻會根據自己的好惡去舉手投票,而評選結果又會倒過來對他們産生直接的行為引導,并逐步影響價值觀的形成。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老師居然成了一個“局外人”。據說也有家長事後去反映過對評選結果的質疑,但老師以“評選制度由學校制定”、“老師未參與評選”、“評選結果經過教育局備案”等理由作了回應,主要意思就是這個評選與老師無關。
從表面上看,老師确實是無關的,他們既不能制定評選制度,也不能參與評選,更不能更改評選結果,最多隻能算是評選的組織者。但面對明顯導向不良的評選結果而無動于衷,這是不是一種“責任缺失”?而教育行政部門為了避免自身麻煩制定出如此評選制度,是不是一種“教育懶政”?
不知以後我們向孩子解釋“三好學生”的含義時,該如何讓他們信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