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群裡帶動起了淘筍潮,群裡的朋朋友友也許反應了很多買房者對現樓市購房的當下心理,這篇文章從原創第三篇我就想寫,由于當時人少也就一鴿在鴿,可以這樣子說,這是我一直想解析的筍盤篇,卻等到已經60篇原創才連夜提上日程!(喜歡的點個關注,收藏,分享,轉發,關注走一波!)
下面介紹一下筍盤的起源地跟經紀人對于筍盤的定義!
筍盤是房地産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産生的新名詞。是指明顯低于市場價,性價比高的房子,筍盤取意竹筍,就是形容這套房子後續的暴擊像竹筍一樣,能短時間内爆發,筍盤這個名詞最早的起源地是南方,形容物美價廉,有利可圖,而很多房産經紀人給客戶銷售筍盤,比較籠統的就是,這套房子市值600萬,而其本身現在550萬甚至540萬都可以賣,這就是房産經紀人銷售的筍盤,也是很多客戶群體一直認為的筍盤,非常簡單,兩個字,便宜,中間我們卻忽略幾個點,好端端的房子為什麼低于市場價出售,是天地樓層才便宜?還是業主急于資金周轉才降價?又或者是法院的查封房,拍賣房?在小到細節或者房産周邊有公共衛生間,煙囪,煉油廠,停屍房,噪音,等等不利于房産增速的因素,導緻房子的價格便宜,這一類房子是筍盤嗎?别鬧了,鐵子,你貪圖的小便宜,在明眼人眼裡就是妥妥的大坑。
記得前段時間金地天河公館有一套1樓,低于市場價300萬,1180帶車位,唯一的缺點就是1樓,為什麼賣不出去,原因很簡單,1樓呗,價格便宜嗎,肯定便宜,為什麼沒人買?因為買進1樓的人都知道,後續出手很難,買房子你不止考慮你自己,你還得考慮你的下家接盤。而這套房子聽說看過的人不少,甚至包括了身邊的朋友。
說那這麼多,我隻是想告訴你,筍盤不是這樣淘的!
跟客戶粉絲聊天時,我總是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今天的房子無論你的成交價如何,隻要你的區域沒有選錯,以5年10年為周期,回頭在看的時候,你會感謝今天的決定,就像18年買進蘭亭盛荟的業主,16年買進牛奶廠的業主,2000年代,買進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的那一群業主,今天的增速已經翻了10倍不止,好比金融城東區盈彩美居,4000買進,現在6萬起,整整翻了15倍以上,這才是真正的筍盤。
對于同時期淘筍這件事,終究隻是小道,樓市風向随時在變,你不知道你因為20萬50萬的猶豫,會不會迎來樓市風向突然逆轉,無論你看中哪裡,你不下手,就意味着你的競争者可能随時會出手,畢竟買房的,從來一直就不是你一個人!房地産改革30年,每一次回調的背後意味着下一次的大漲,從長期來看,無論買那一個區域,并沒有出現一個樓盤買進以後直接暴跌10年或者20年的事件,隻是暴擊的周期不同,每個區域發展快慢不同,所産生的增速收益也不同,正常情況下,沒有一個業主會割肉賣房,而同時期撿漏我并不看好,一個不小心可能一輩子的積蓄就注定打水漂,又或者迎來房産的一次逆風,隻是徒增購房成本而已。
在這裡:教給有緣認識的購房者一個買房小技巧,大漲的時候别跟風,不過回調的時候确是買房的好時機!養成正确的買房價值觀,比你所謂的淘筍來得可靠!
對于買房在同時期淘筍這件事,你怎麼看?
喜歡的朋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評論,收藏,關注,轉發走一波!
關注Mr陳教你買房:紮根行業多年的房産經紀人,用冷靜,專業的視角帶給你最真實的樓市認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