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也經常說這幾句話?總是委屈自己、悅納别人,或許你就是所謂的“讨好型”人。
讨好型人格,就是一個人和每個人相處都要小心翼翼,不會拒絕,能自己做的事情絕不麻煩别人,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迎合他人,渴望得到其他人的喜歡和認可。
讨好型人格通常有以下幾個特征:
1.害怕說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2.喜歡主動道歉
3.會迎合他人
4.不懂得拒絕5.沒有原則和底線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讨好型人格,通常源自幼年時的家庭教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父母的控制欲過強。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孩子不能有自我和意見,一切都要圍着父母打轉,一旦小孩做不到,就會被指責,甚至打罵。
二是父母總是給孩子有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愛”是指,你必須做了什麼事情,我才會愛你,如果你不做,我就不會愛你。經常聽見有些父母對孩子說 :
“你要繼續哭的話,媽媽就不愛你了。”
“你在幼兒園要是得到小紅花,媽媽就會很高興。”
“你數學要考100分,爸爸就會很愛你。”
……
這些都是有條件的愛。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唯一的依靠,也是他安全感的全部來源。上面兩種教育方式,會讓小孩覺得自己跟周圍人的關系不穩定,一旦自己表現不好,不讨人喜歡,世界就會崩塌,最後極容易發展為讨好型人格。
要想改掉“讨好型人格”,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自己認同自己。
或許,得到别人的認同會讓你感到十分欣慰,但那卻永遠也比不過自己認同自己。
一.化被動認同為主動認同
首先你必須要清楚,通過讨好和請求來的人,他們永遠都不可能會真正的認同和欣賞你。
而你若想得到真正的認同,那就必須要找到真正懂得欣賞你的人。因此,你隻需做真正的自己。
二.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隻是一味地去讨好别人,而不去想辦法努力提升自己的話。這樣久而久之,别人就會很容易忽視你。
因為,一個不知努力隻知讨好的你,對于他們來說根本毫無價值。
三.培養一項興趣愛好
其實,大部分的讨好型人格的人群,他們的内心世界都是極為空虛的。
由于他們的内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和愛,又因為這兩樣東西他們自身無法自我滿足。因此,他們會想盡辦法通過一些其它的方式獲得,就比如說讨好他人。
但其實,與其一味地讨好他人,倒不如去培養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當你可以将這個愛好發揮到極緻時,或許你就會發現,其實你也是有屬于自己的價值和成就的。
同時,當這種成就出現的時候,你也便會發現,自己内心的這種空虛感似乎不見了。
人們之所以不敢說“不”,極大程度的原因是害怕自己的拒絕會給他人帶來不好的感受。又或是...他們根本找不到說不的理由。
所以說,要想得到真正的贊美,要想讓自己得到他人的認同,那麼單憑不敢說“不”完全是徒勞的。唯有學會拒絕,懂得自我認同,才能得到他人真正的認同。
讨好型人格到底活得累不累,這取決于自己的感覺和看法。如果不累,并且享受着其帶來的樂趣,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如果累了,要試着靠自己去緩解或是借助心理咨詢,破除心中的“枷鎖”。始終記住,自己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