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光陰的故事裡,盡是歲月變遷。在泛黃的老照片裡,總有一段段美好回憶。
在隴劇六十餘年的發展中,這些照片記錄着泛黃的故事,收藏着隴劇人共同的記憶,驚豔了曆史,溫暖了歲月……
這個系列,我們将帶着大家翻閱老照片,共同回憶隴劇發展曆史中,那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隴東道情搬上舞台的故事
1958年的隴東道情現代新編戲《六姑娘》
1958年5月間,甘肅省秦劇團赴平涼、慶陽演出至環縣時,隴東高原還涼意襲人,演員練完早功後在環縣禮堂大門口曬太陽取暖。說來機緣巧合,縣廣播站設在禮堂門口的喇叭裡,這時正好播放着“隴東道情”的唱段,那優美的曲調、明快的節奏、鄉土味醇厚的唱腔、獨特的“嘛簧”顯得氣氛非常熱烈,聽了令人不由得陶醉。我在陶醉中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把隴東環縣道情皮影戲,用演員來表現在舞台上,保準不會錯。我也不知哪來那麼一股熱勁,把這一萌生的想法告訴了在場的團長慕崇科(他是環縣人,對隴東道情有着特殊的感情,是隴劇的奠基者和創始人),他當即表示支持。緊接着,我們立刻去名聲遠播的隴東道情之鄉——木缽鄉邀請了道情藝人許元璋的道情班子,号召演員快速學習掌握隴東道情的基本闆路和唱段。當劇團巡回在木缽鄉演出時,在舞台上支起“亮子”(皮影銀幕),先演出隴東道情《吵官》《王七怕婆》等之後,接着再演秦腔,沒想到這場演出得到了老區人民的歡迎。慕崇科團長決定組織演員王界祿、蘇琴蘭、常惠芳、孫菊蘭和樂隊的俞孝知等同志,學唱、記譜,學會了《王七怕婆》《鬧天官》《白玉樓》等唱段,接着再由王界祿移植傳統劇《二姐思春》,由老導演薛再平執導了一出新戲,此戲在平涼上演即受到了歡迎。這是把環縣隴東道情皮影戲改為演員扮演的第一出戲,其表演完全采用秦腔的表演形式。
老一輩隴劇藝術家們與道情藝人學習
1958年6月間,劇團提出自創現代劇目的号召,這時正值劇團在莊浪縣巡回演出,那裡有一片“六姑娘”種的試驗田,搞密植生産“放衛星”,我和劇團同志去參觀并搜集素材、體驗生活,連夜寫出了小戲《六姑娘》,第二天投入排練,當晚粉墨登場,做到了“三快”——寫得快,排得快,演得快。由此體現了當時的文藝工作者,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把當地的真人真事用隴東道情形式搬上舞台的熱情。當地領導看了這出戲後很興奮,觀衆對這一新生事物也報以熱烈的掌聲。
老一輩隴劇藝術家們創作劇目(一)
1958年9月10日,甘肅省秦劇團完成巡回演出回蘭州後,在《甘肅日報》上刊登演出廣告,把《六姑娘》《細水長誠》《吵宮》《二姐思春》和秦劇《戰馬超》作為一台節目公演。這是隴東道情這個新劇種第一次在蘭州舞台上亮相,且出人意料地一炮打響,随之入選了甘肅省第一屆戲曲現代戲會演,繼之又入選了西北五省(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可謂步步走紅、彩聲四起。兄弟劇團也前來學習,評論文章和《六姑娘》的巨幅彩色劇照以及舞美設計圖被同時登上了1958年《戲劇報》第23期的版面。演出也得到了著名戲劇理論家、評論家羅合如、戴不凡等的肯定。中國唱片公司在西安為隴東道情《六姑娘》《吵宮》《王七怕婆》《白玉樓》等劇目錄制唱片,并在全國發行,這對于甘肅的隴東道情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這次演出獲得的成功,在客觀上為隴東道情搬上舞台提供了嘗試性的機會,并擴大了隴東道情的影響力。
老一輩隴劇藝術家們創作劇目(二)
同年11月,由王界祿等人撰寫以甘肅省秦劇團署名發表的《隴東道情是怎樣搬上舞台的》文章,刊登于1988年《戲劇報》第23期。文章簡介了隴東道情搬上舞台的經過,初步小結了在隴東道情音樂、排練、舞美、服裝、表演等方面的做法和初步經驗,為創建甘肅新劇種——隴劇開了先河。
(文章部分内容節選自老一輩隴劇藝術家王界祿創作的《隴東道情與隴劇》一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