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每逢傳統節日的時候,學校總要布置兩個作業,一個是傳統節日手抄報,另一個就是傳統節日作文。至于學生的傳統節日是怎麼過的,誰也不在意。
曾經有次中秋節,我給學生發出倡議,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月餅,結果當場很多學生表示自己不愛吃月餅,甯可去吃KFC,我解釋中秋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吃月餅是這一天的傳統習俗。至于賞月,學生說月亮有什麼好看的呢?
針對學生們的反應,我翻閱了很多資料,給學生介紹中秋節的由來,相關的神話故事,傳統習俗的寓意,介紹的天花亂墜,學生們仍舊是不為所動,或許整個社會的傳統節日氛圍都不怎麼濃厚了,或許孩子們已經有了更為有趣的活動,已經對傳統節日不感興趣了。
于是中秋節賞月,吃月餅;春節的放鞭炮、年夜飯;端午節的粽子、臘八節的粥等等,無論是習俗還是節日美食,都隻是停留在手抄報上或者節日作文裡,當然這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如果沒有手抄報和節日作文,恐怕這些傳統習俗和節日美食恐怕消失會更快。
在2022年版本的語文課程标準裡面,出現最多的詞語之一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傳統節日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我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僅僅是靠大批量地給教材注入古詩文嗎?我們是不是應該把傳統節日的相關教育多融入到課堂内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充分開發社會教育資源,讓我們的某些優秀的傳統節日習俗,重新回歸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承與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用優秀傳統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良好傳承任重而道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