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老年仍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他對養生很有研究,著有《東坡養生集》等書。他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是吃芡實,吃法頗為奇異:時不時取煮熟的芡實1粒,放入口中,緩緩含嚼,直至津液滿口,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實10~30粒,堅持不懈。據說蘇東坡還極喜愛吃用芡實煮成的“雞頭粥”,并稱之“粥既快養,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
芡實,中藥材,别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幹燥成熟種仁。芡實貌似一顆紫色珍珠光滑飽滿,上面還有一隻白色的天眼,另外,芡實為觀葉植物。在中國式園林中,與荷花、睡蓮、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
關于芡實的傳說
很久以前,連年戰亂,湘湖無人治理,湖下淤泥堆積,湖上水草瘋長,這個時候又發生水災,大水過後,湘湖成了魚鼈之地,百姓難捱這荒涼的秋天,分分外出逃荒求生,湖邊有一個年輕的寡婦,名叫纖纖,她賢惠,孝順,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婆婆病了很久,躺着床上,兒子隻有四歲,婆婆也不能走,她隻好三個人在這裡度日,每天挖野菜,撿田螺。可是這些養人很難,兒子已經是皮包骨了,婆婆更是一日不如一日,自己舍不得吃,這湖上幾乎沒有能吃的東西了。
有一天,下起綿綿細雨,兒子餓的哭不動了,婆婆呻吟的微弱的可憐,纖纖隻能提着籃子冒雨到湖灘尋找食物,幾根野慈菇草在風中搖曳,纖纖高興的撲上前去,挖顆慈菇草本來是小事一樁,饑餓的纖纖力不從心看見一顆一顆的慈菇草,想想兒子和婆婆能有吃的了,咬牙挖着,突然一隻兔子竄出來,她看見兔子瘦的,眼睛沒有了神采,看着纖纖,又嗅了嗅慈菇草,伸出爪子幫纖纖一起挖,這時人和兔子都已經全身是泥了,正當纖纖提起籃子時,這隻兔子跪下了,兩眼發出祈求的光。
見此情景,纖纖歎了口氣說:兔子呀兔子,你幫我挖了慈菇我不會傷害你的,你走吧,兔子不走,向她點頭示意叫她跟着它走。 纖纖有些遲疑,還是跟着它後面,來到一個草叢,兔子扒開草,露出一個洞穴,洞裡有兩個小兔子,也餓的奄奄一息了。纖纖被感動了,伸手把兩隻小兔子抱在懷裡,告訴大兔子說:走吧,我們一起捱饑荒吧。
就這樣,纖纖的三口之家變成六口,生活更是艱難了。纖纖支持不住微弱的身體病倒了,迷糊中,她聽到悉悉索索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大兔子渾身濕淋淋,守着幾顆圓形帶刺黑色的果子。 這種果子湘湖淺灘上常見到,可它吓人的樣子,誰也不敢碰它,一直都是自生自滅。今天兔子銜來它幹啥?兔子看她醒來,馬上引來小兔子,它咬開刺果,顧不得滿嘴的血将白色的果肉分給小兔吃,一家三口就這麼津津有味地吃着。纖纖看得希奇,也伸手拿起一隻來吃那味道竟甜滋滋的,還有一股淡淡的香。知道這種果子可以食用,纖纖精神大振她掙紮着起了身,讓兔子帶路來到湖灘,下到水中,撈了一籃子回來,想不到這種外觀醜陋的果子,去刺剝皮煮熟以後味道極好,兒子吃了會滿地跑了,婆婆吃了也精神見好。從此,這果子成了這一家六口的主食,熬過了長長的饑荒期。
轉眼春天來臨,外出逃荒的人陸續回來了,他們看到纖纖一家不但沒有餓死,而且氣色極好,還養了三隻兔子,連那個病婆婆也支撐着起了床。纖纖拿出刺果回答了大家的疑問。于是刺果一時成了搶手的食物,因為是纖纖發現的,人們叫它“芡(纖)實”。 據說纖纖的善良和孝心感動的上天,嫦娥的玉兔下凡賜予仙丹芡實。 講完一個故事我感慨的說:親情,友情,愛情,似乎令人羨慕的隻有愛情,櫻花樹下的私語,湖邊牽手若彩蝶翩翩,那是人間至純之美的風景。
古藥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季進補的首選食物。 《東坡雜記》雲: 東坡巧食芡,細嚼華液咽。 固澀腎經首,補脾止瀉驗。 強志耳目聰,輕身與延年。 食用芡實能消渴,補腎,耳聰目明延年益壽。
宋代楊萬裡有詩雲: 江妃有決煮珍珠,菰飯牛酥軟不如。 手擎雞腮金五色,盤傾骊颌排千餘。 夜光明月供朝嚼,水府靈官恐夕虛。 好與藍田食玉法,編歸辟谷赤松書。
(芡實塘一直是鳥兒的天堂) 《本草求真》雲:“芡實如何補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實如何固腎,以其味澀之故。惟其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洩瀉腹痛可治;惟其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陰,本有過于芡實,而芡實之澀,更有甚于山藥;且山藥兼補肺陰,而芡實則上于脾腎而不及于肺” [轉發點贊是我前進的用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