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全文1004字,閱讀需3分鐘
《中庸》記載,君子修身和弓箭手練習射箭有異曲同工之處。“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鹄,反求諸其身。”有什麼相似之處呢?當弓箭手把箭射了出去,結果卻“失諸正鹄”,也就是沒有射中靶心。面對這個情況,弓箭手會埋怨天氣不好,是不是風把箭給吹歪了;不知道弓和箭是哪個廠子生産的,是否是假冒僞劣的産品,是否有偷工減料的嫌疑。一個好的弓箭手,不去求這些客觀原因,而是馬上反過頭來,反省自己在技藝上是否有不夠精湛的地方,可待提高的地方。君子的修身也是如此。
《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做事沒有成功,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目的,我們不要去責怪别人,挑剔客觀的原因,而是馬上反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德行能力有所缺失。我們知道,孔孟所稱歎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人,都能做到垂拱而治,天下太平。他們是怎麼做的呢?就是把“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原則落實在管理之中。
堯帝有一次出來視察,在路上看到兩個罪犯被押往監獄。堯帝看到自己的子民犯罪,非常惶恐。于是他走上前去問:“你們兩個人為什麼犯了罪,為什麼會被押往監獄呢?”這兩個人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我們沒有東西吃,不得已偷了人家的東西。結果被發現了,就被抓起來押往監獄。”堯帝聽了,馬上對押解犯人的獄卒說:“請你們把他們給放了,把我抓起來。”周圍的人都感到很驚訝:“怎麼能夠把國君抓起來呢?”堯帝非常誠懇地說:“因為我犯了兩大過失。第一個過失,我作為一國之君,應該起到君親師的責任,但是我卻沒有把責任盡好,沒有把百姓教導好,所以才讓他們犯了罪。第二,我作為一國之君卻沒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這是我的第二大過失。”堯帝話音剛落,本來萬裡無雲的天氣突然飄過了雲彩下起了雨。
《說苑》稱贊堯帝,說他心懷天下,用心去周濟貧民,痛心于百姓的苦難,經常因為民衆不能順利的生長而憂心忡忡。隻要有一個人挨餓,堯帝就說這是我使他挨餓的。隻要有一個人挨凍,堯帝就說這是我讓他受凍的。隻要有一個人犯了罪,他就說這都是我造成的。就這樣,他的仁愛昭著而道義樹立,施恩範圍非常的廣大,教化也非常深遠。他達到了什麼樣的治理結果呢?即使不加獎賞,百姓也會努力;不用刑罰,民衆也都很安定,沒有人作奸犯科。先行寬恕之道,然後再施以教導,這就是堯治理天下的方法。先恕而後教,這個就是堯道。堯帝就是一個遇到問題都反求諸己的人。
(節選自 海口廣播電視台大型人文節目《餘莉開講》之品讀《群書治要》第十七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