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空間這個詞我們應該都聽過,中學的數學課上老師也會順帶提一句,不過也沒有深入地講解過,一般我們的學習内容也隻到三維的立體幾何為止了,因為這也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維度,那麼四維空間真的存在嗎?它又是什麼樣的呢?
高維研究
四維空間是維度空間中的一種,除了它之外,還有三維空間,二維平面,一維的線和零維的點,當然四維也不是維度最高的,再往上還有五維、六維和其它更複雜的結構。對于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來說,點、線、面再到立體幾何就是全部的維度結構了,而所謂的四維甚至更高維的空間基本上隻能通過理論來加以認識,實際上它們也是從物理學理論推演出來的結果。
空間維度的研究曆史其實已經相當久遠了,不過嚴格意義上的概念建構要到19世紀,代表人物是當時德國著名數學家伯恩哈德·黎曼,他的研究基礎其實跟另外一名數學家的成果有關,這個人就是數學天才高斯,高斯在曲面微積分方面的工作為伯恩哈德·黎曼提供了靈感,他發現要想從數學的角度來表達空間,必須要借助微積分的思維方式。
當然在這基礎上還需要另外一個關鍵的概念,也就是所謂的流形,隻有将流形和微積分結合在一起,才能對空間進行衡量和定義,伯恩哈德·黎曼對空間研究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黎曼空間的概念,為後人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從伯恩哈德·黎曼的工作中汲取了很多營養,他也将對空間維度的研究進一步向前推進了,原本隻停留在理論假設上的高緯度空間,逐漸被認為是在宇宙中真實存在的,相對論就肯定了四維空間的客觀性。
相對于更高的五維、六維甚至十一維空間來說,四維空間離我們更近,它也是我們理解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的開始。我們知道,現實世界的三維指的是長、寬、高,那麼四維多出來的那一維指的是什麼呢?
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第四維是區别于空間的另一種量度,時間。也就是說在傳統意義上的長度距離之外,對空間的定義引入了一個新的數值,物體的運動速度。有人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三維空間中的物體也會運動,也會産生速度啊,按照這個說法,隻要是運動起來的物體都能形成四維空間嗎?
四維空間
這種質疑是合理的,因為我們在描述維度空間的時候,按理說應該使用的都是純空間性質的量度,實際上這種把時間作為第四維的說法确實是一種誤解。那麼問題來了,除了長、寬、高這三個方向,哪裡還有第四個方向的量度呢?
我們在中學數學中都學過坐标軸,在三維空間坐标系中,分别有三條不同的坐标軸,即x、y、z,分别代表高度、維度和經度,兩兩相互垂直,我們的第四維所在的方向就是同時垂直于這三條坐标軸的方向,數學上命名為w軸線,但是直觀上我們是很難理解這條軸線的存在的,隻能從理論上來嘗試想象。
類比二維的平面是如何進入三維空間的,我們就能在思維上理解三維進入四維的路徑,拿出一張普通的白紙,它隻在兩個方向上存在量度,如何将它延伸至三維空間當中呢?很簡單,就是把多個二維平面堆起來,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方向,并且在這個新的方向上産生量度,三維空間就這樣産生了。
同樣的道理,從三維進入四維的關鍵就是創造出一個新的運動方向,當然創造的方式肯定不是通過堆疊,而是另外的路徑,隻不過這種路徑在三維世界中是無法觀察到的。
四維空間無法在現世界中觀察到,所以人類當然也沒有進入的可能,很多影視作品為了表現高緯度空間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生命,經常試圖描繪出一個光怪陸離的空間形态,總之就是想盡辦法将其和我們的世界做出區别來,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這就好比相信鬼神存在的人會把他們的樣貌、生活的地方描繪得奇奇怪怪,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在人的基礎上進行改動,基本上隻要是四不像,就可以成為神獸,隻要奇裝異服,就一定不是凡人。沒有人去過高維空間,如果那裡真的存在着生命,也一定是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存在。
結語
當然,對于普通人而言,試圖理解四維空間也不是毫無益處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開我們的思維,有助于我們學會從一些新穎的角度來認識周圍的世界,應該是大有裨益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