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書法家黃自元寫了關于繁體漢字楷體結構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我們就結合這本書進行結構練習。雖然本書是針對歐楷結構,對于顔,柳同樣适用。另外,深入學習九十二法就需要開始注重繁體字詞彙量的積累。拿起紙筆,開始練習。
1. 上面是“寶蓋頭”的字,其餘的筆畫都要被“寶蓋頭”覆蓋到。比如:宇,宙,它,寶,守,字。
寶蓋頭書寫舒展
個别字雖然有“寶蓋頭”,卻不遵循這條法則,如:安,定,宴,塞,客,容。黃自元沒提到,那就需要我們自己找規律。對字形進行觀察。我們不可能吧漢字的每個筆畫都舒展開,不能像蜘蛛網似的,總要有避讓和變化。所以“寶蓋頭”下如果是舒展的筆畫,如撇,捺組合,那麼“寶蓋頭”自然要避讓,縮寫。
寶蓋頭書寫緊湊
2. 下面有長橫做底托的字,其餘筆畫應托于其上來突出長橫這個筆劃。如:至,孟,豆,土,皿,且。所舉例字中孟字,上邊的子有橫畫,下邊的皿也有橫畫,如何确定主筆橫畫?分别上長下短,下短上長寫出來就可以看到效果。
突出底部長橫
3. 以左半部分為主的字,左邊要相對高,右邊相對低。如:部,幼,即,卻,動,針。可以寫成繁體字的時候,可以适當夾在練習當中,可以更好理解黃自元的結構由來。
左高右低
4. 以右半部分為主的字,右邊要寫長些,左邊要寫短些,以此突出主次關系。如:績,議,讀,峰,呼,吸。筆畫少,寫的小,筆畫大,寫的大。套用在這裡同樣适用。
左短右長
楷書的間架結構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嚴格要求,千萬不要去“創造”結構。另外,從這一節開始的文章,屬于書法的進階練習,想深度理解書法就請繼續關注吧,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