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川劇,但說不出一個川劇經典劇目,“變臉”幾乎成了普通大衆心中的川劇全部。市場充斥着為“變臉”而“變臉”,為炫技而炫技的做法必将引來觀衆的厭惡。如何守住川劇“變臉”的秘密,重拾“變臉”的神秘呢?
“變臉”與“噴火”、“藏刀”等技藝皆是川劇大戲中的片段插曲,本是随川劇大戲一起演出,“變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全本戲中獨立出來,作為單獨節目表演的呢?
川劇《白蛇傳·金山寺》
“變臉”從全本戲中獨立的曆史僅有三十年左右,上世紀九十年代,川劇演員彭登懷發現成都夜間很有演出市場,故而他率先将川劇《白蛇傳》中的變臉絕活從劇目中獨立出來,在成都附近的夜間戲場演出,以短、平、快、絕為特點的“變臉”滿足了觀衆們的好奇心,而又有助于渲染氣氛,迅速引來了觀衆的熱捧。
與此同時,川劇“變臉大師”王正道、“變臉王”何洪慶也以此種方式開始将“變臉”從劇目中獨立出來,作為單獨的節目。(“變臉”是川劇中用來表示人物情緒複雜時候的手段,并非哪一個劇目所獨有)
這幾位是始作俑者嗎?不能這麼認為。其實“變臉”節目獨立表演在當時很有市場,對于演員知名度的提升、劇團的收入增加都極有好處。再者,當時“變臉”技藝的傳授絕非今天這麼随便,從業人員對于“變臉”的秘密也是閉口不言。“變臉”不能解密,觀衆需要神秘感,一旦解密,“變臉”的“快”也沒有意義。“絕”便不會驚豔。四川省川劇院曾為川劇變臉申請專利保護,但未被許可。
不可改變的事實是川劇“變臉”現在已經雜耍化了,在成都幾乎可以說“泛濫成災”。幾年前曾去過一次成都,逛了武侯祠,沒看熊貓,可一天之内偶遇三次“變臉”,兩次是在公園,一次在餐館。其中一個小夥子最後真臉,目也僅有二十歲上下。從全國範圍内看,川劇“變臉”出現頻次也很高,一般四川、重慶走出去的演藝人員在比賽時就會拿出這一項“絕活”,曾經的《星光大道》上就可見一斑了。
武侯祠
川劇“變臉”怎麼會如此泛濫呢?“變臉”大師王正道曾批評一些川劇演員貪圖錢财而私下教授别人“變臉”技藝。現在甚至出現了變臉培訓學校,山東濟南就有一家名為“巴蜀文化川劇變臉培訓學校”,學校明文規定,按臉收費,學變8張臉和12張臉是不同版型,實在細緻入微。
川劇“噴火”
演員私下傳授僅是一個原因,“變臉”的解密是對“變臉”本身傷害更大的行為。川劇“變臉”的看點就是讓你看不清、看不到才震撼,而電視節目為了收視率已經将所謂的“未解之謎”給扒個光了,外星人都做了那麼多節目,更何況是“變臉”呢!
川劇如何能夠保持“變臉”的神秘性呢?可以嚴格施行師徒傳承,隻有這樣才能将“變臉”更高質量傳承,并将傳承人保持在一定數量,防止太多人學會而失去了“變臉”的神秘性沒有看點。還需加強行業自律,在川劇演員内部傳授時最好能簽訂保密合同,保證“變臉”技藝能有法律的保護。
川劇“噴火”
川劇中不缺少“變臉”之類的技藝,如噴火、藏刀、踢慧眼、滾燈等單獨拿出來都是雜技或魔術表演,但“變臉”最為流行,以至泛濫成災,而這種泛濫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川劇的沒落。守住川劇“變臉”的秘密,不是保守,而是維護一個劇種的尊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