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永定河源頭在哪

永定河源頭在哪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9 15:25:40

說起北京的母親河,人們便會想到永定河。鮮為人知的是,這條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不僅是北京的母親河,更與中華文明的起源關系密切,曆史可上溯萬年。

位于永定河支流的北京東胡林遺址,是中國衆多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的重要一處。永定河的潺潺流水,講述着萬年前的古人類故事……

永定河源頭在哪(永定河是不僅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1

北京東胡林遺址人類活動面

一、1萬年前的古人類

東胡林遺址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東胡林村西,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三級階地上(圖一)。這裡既可以方便地取到生活用水并打到魚,又不會離水過近而面臨洪水的危害,還比較避風,在寒冷的冬季便于抵禦嚴寒。這個地區屬于北京西山褶皺斷塊山地的一部分,處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

永定河源頭在哪(永定河是不僅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2

圖一:東胡林遺址位置示意

1966年,一群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的學生在村邊無意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中有兩名成年男性和一名16歲左右的少女。學生們有地質方面的知識,覺得這座古墓不同尋常,就報告了有關單位。事後得知,這是華北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

少女頸部挂有50枚生長于海濱的蜒螺組成的項鍊(圖二)。每個螺殼的頂部都磨出小孔,以串聯繩索。這與山頂洞人用穿孔蚌殼、穿孔石珠等做裝飾物的風格是一脈相承的。她的腕部還戴有镯,由長短相間的7枚骨管(長的4枚、短的3枚)組成。骨管由牛的肋骨截斷磨成。

永定河源頭在哪(永定河是不僅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3

圖二:東胡林螺殼項鍊

2001年以來,為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情況,考古人員進行了多次發掘。發現了墓葬、灰坑、灰堆、石器制作場等,出土了石器、陶片、骨器、蚌器,還采集炭樣、土樣、動物骨骼、螺殼、樸樹籽等标本以供測定年代、進行孢粉分析及DNA研究。

對這些标本進行了碳十四、光釋光等多種方法的年代測定,取得的測年數據已有30餘個。經過分析,東胡林遺址的年代大緻在距今11000年至9000年間。

距今1萬年前,是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關鍵時期。人類社會的一系列重大技術變革都是在這個階段出現的。目前華北地區已發現的新石器早期遺址除東胡林外,還有河北徐水南莊頭、陽原于家溝、北京懷柔轉年、山西吉縣柿子灘等,隻有東胡林遺址是各類遺迹和出土遺物種類最全的。

東胡林遺址1萬年來所經曆的連續地層堆積厚達2米,包括了從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期的多層堆積,既有古代人類活動的文化堆積,又有因風沙、水流影響形成的自然堆積,對于研究北京乃至華北地區晚更新世以來的環境變遷和人地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研究新仙女木期之後的氣候升溫和闆橋期侵蝕形成的河谷地貌對古人類活動場所的影響提供了具體實例。

東胡林人墓葬對于研究中國新石器早期人類及其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東胡林人将他們的遺骸掩埋在黃土台地上,這個變化說明當時的人們已離棄世代居住的岩洞,開始在河畔的台地上,開辟新的勞動和生活區域。同時,古人類遺骸的發現填補了自山頂洞人、田園洞人以來,北京地區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段空白。為了解全新世以來人類的發展與演化,特别是1萬年前後正處于晚期智人向現代人演變進程中的關鍵時期,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對于研究新石器早期人類的體質人類學、食物結構及譜系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二、艱難的生存和臨時的營地

1966年發現的少女,她的齒槽突出明顯。如果複原相貌,就是嘴巴嘟起,這一特征也見于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而現代人的出現率則很低。少女的下颌角表現出較大的原始性,颏孔上移位置較山頂洞人進步。少女的颌突度(指下颌下齒槽點Id與颌下點gn的弧弦之比)數值接近山頂洞人,而比其他新石器、商代的人骨小。牙齒磨耗的多樣反映食物多樣化,表明她們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

灰堆(圖三)是她們燒火後留下來的。它們的平面多近圓形——這樣也便于大家圍成一圈。灰堆的邊緣有數量較多的獸骨、礫石和石塊,有的獸骨和石塊有明顯的火燒痕迹;中心部位則有大量黑色灰燼。上部的石塊堆積較亂;而底部的石塊則經過排列,比較整齊。廢棄後上部的石塊倒塌或用石塊滅火,使整個上部堆積顯得較雜亂。

永定河源頭在哪(永定河是不僅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4

圖三:灰堆

人類踩踏的活動面内有兩個疑似的柱洞,活動面之外有紅燒土面。活動面是否是古人類的居址,仍待進一步的論證。

還發現了一處有大小不等的石塊、石片、石屑、半成品集中的區域,推測這是當時的石器制作場(圖四)。

永定河源頭在哪(永定河是不僅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5

圖四:東胡林石器制作場

三、先進的石器和原始的陶器

石器是數量最多的遺物,分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細石器、小石器四類。

所用石料大多就地取材,來自河灘礫石,質地有凝灰岩、砂岩、脈石英、燧石等。打制石器包括砍砸器、刮削器、錘等。“人猿相揖别。隻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磨制石器是進入新石器時代後方出現的器類,包括磨盤、磨棒、斧、锛等(圖五)。它的出現使生産精細化,也提高了效率。細石器包括石核及石葉(圖六)等。小石器也是打制石器的一種,隻是體形較小,包括尖狀器、雕刻器等。

永定河源頭在哪(永定河是不僅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6

圖五:磨制石磨盤和磨棒

永定河源頭在哪(永定河是不僅哺育了北京城的古老河流)7

圖六:細石葉

據研究,華北地區舊、新石器過渡進程中存在着兩種模式。一種是由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工業過渡為新石器文化,另一種是由舊石器時代晚期小石器工業轉變為新石器文化。東胡林遺址屬于哪一種,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東胡林遺址中發現了北京最早的陶器。陶片多為器物腹片及底片。陶片多為紅、褐色,因燒制火候不高,質地疏松。均為夾砂陶,有夾粗砂和夾細砂之分,以夾粗砂者占多數。器表多為素面,少數飾有附加堆紋、壓印紋。從陶片的斷面看,用泥條盤築法和泥片貼築法制作。從器形看,一般為平底器,主要有平底盆(盂)、罐等。人們利用土、水、火三種自然元素,做出了陶器這一新的物品。這是人類最早的化學應用。

動物骨骼數量較多,多為鹿類動物的肢骨、角及颚骨、牙齒等,還發現有豬、獾的骨骼、牙齒及大型禽類的肢骨等。軟體動物如螺、蚌、蝸牛等的骸殼也發現很多,且種類豐富,最大的蚌殼直徑可達20厘米以上。這說明當時人類食物結構中,狩獵來源非常重要。

四、原始農業的最早萌芽

通過植物考古研究,鑒定出完整的粟和黍的谷粒,這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栽培粟和黍兩種小米的實物。

東胡林遺址的動植物遺存,為研究中國北方地區粟類旱地農業起源、家畜起源等問題提供了十分寶貴的材料。從大量動物骨骼可以看出,當時人類食物的來源以狩獵為主。但自人類有了定居的生活方式後,采用更為穩定的模式獲取食物成為一種必然。因而有學者提出,北京有可能是東北亞地區最早産生農業的地區之一。因為原始農業的萌芽應運而生,所以,也有人把這個時期的古人稱為“農人”。人類由采集、漁獵過渡到改造自然,标志着即将迎來文明的曙光。(本版圖片由作者提供)

(原标題:永定河畔的萬年古人類)

作者:郭京甯

​資料來源:北京晚報、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