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21:56:42

原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美國與戰争的曆史糾葛”,歡迎對電影和曆史感興趣的朋友們加關注哦。

說起關于諾曼底登陸的電影,大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都是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那慘烈的奧馬哈登陸戰場景仿佛将人帶回到1944年。然而,1962年上映的《最長的一日》憑借着其宏大的制作和衆多的明星,同樣成為戰争電影史上的經典。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拯救大兵瑞恩》,《最漫長的一日》展現出更全面的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該差異既與電影創作的年代氛圍有關,也與美國和西歐間跨大西洋聯盟的興衰密切相聯。

一、法國抵抗運動對勝利的貢獻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

影片開頭聚焦沙灘上的一頂美軍鋼盔,背景音則是流亡倫敦的法國政府向法國人民的呼告,這暗示了法國抵抗組織的參與程度是登陸成功與否的關鍵,倘若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盟軍登陸必将以血灑灘頭而告終。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3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4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5

電影接下來呈現的幾幕仍是法國抵抗組織的活動,一位成員拿着偷到的文件奮力奔跑,最後被德軍射殺;兩位抵抗組織成員通力合作,成功将飛機被擊落的盟軍飛行員偷運過德軍哨卡;德軍逮捕了兩位疑似抵抗組織成員,并把他們打得頭破血流;教堂裡布道的神父要大家堅定信念。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6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7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8

在接下來的影片中,通過廣播向法國抵抗組織傳遞的暗号成為判斷盟軍将于何時登陸的關鍵,在盟軍登陸前,法國抵抗組織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敵後破壞活動,以配合盟軍登陸。換言之,法國抵抗組織将是打響諾曼底登陸第一槍的人物。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9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0

通過炸火車、炸電線,法國抵抗組織有效地阻止了德軍的增援調動,以及各部隊間的通訊聯絡。事實上,法國抵抗組織在1944年上半年對鐵路系統的襲擊是如此之頻繁,以至于德軍需要從德國本土征集鐵路工人前往法國工作,以代替他們認為不可靠的法國鐵路工人。

二、英、加等盟友的貢獻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1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2

在認可法國抵抗組織扮演的重要角色之外,影片也濃墨重彩地描繪了英國、加拿大等盟友對諾曼底登陸的貢獻。片中的第82空降師中校面對士兵們迫切的進攻請求時,指出美軍介入戰争較晚,英國至少自1940年起便一直承擔着對德作戰的壓力。這句話出自演員約翰.韋恩之口,更顯其份量,畢竟韋恩在美國脍炙人口的西部片中扮演的可都是單槍匹馬的孤膽英雄角色,可就連他扮演的角色都得承認盟友的功績。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3

片中的英國突擊隊在分配任務時,指揮官也點出該部先前經曆過的諸多充滿艱辛的灘頭作戰,包括敦刻爾克大撤退、失敗的挪威戰役以及迪耶普登陸。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4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5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6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7

影片也刻畫了英國空降部隊對奧恩河上大橋的突擊,以及英國和加拿大軍隊在劍灘、金灘和朱諾灘的登陸作戰。值得一提的是,日後大紅大紫的肖恩康納利在片中隻是扮演一名英軍列兵。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8

而在英國和加拿大軍隊之外,法國軍人同樣參與了諾曼底登陸作戰。他們空降到敵後,參與破壞行動。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19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0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1

模仿英國突擊隊模式建立的法國突擊隊也曾經在地中海戰區曆經戰鬥,片中文字提及的菲利普.基佛頗具傳奇色彩,二戰爆發時,他原本已經成為美國紐約一所銀行的主管,卻毅然決然地以40歲高齡志願加入法國海軍。撤往英國後,英語娴熟的他原本隻是擔任一名翻譯,但之後主動要求參照英國模式,成立法國突擊隊,并親自領軍參加諾曼底登陸。他的部隊後來也成為第一批進入巴黎的自由法國軍隊之一,并且還參與了解放安特衛普港口的戰鬥。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2

自由法國的海軍力量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其指揮朱雅德海軍少将一戰時便已從軍,二戰爆發時擔任駐北非阿爾及爾艦隊的副指揮。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3

自由法國的飛行員也參與了對地面目标的掃射。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4

事實上,多個歐洲國家軍隊在諾曼底登陸中的作用一向是官方登陸紀念的重要内容,在海灘上一直飄揚着參與這場登陸的歐洲國家的旗幟。

三、美國拯救歐洲的叙事淵源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5

1998年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則提供了另一種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開場慘烈的霍克角争奪戰很容易使人誤以為這便是這場登陸戰的關鍵所在。此外,法國方面不再以抵抗組織和軍人的形象出現,而是以平民的身份出鏡,亟需美軍士兵的保護,這無形之中都在構建着一種神話,即美軍的登陸将法國從德國的統治與占領之下解救出來。

以上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變化既與電影發展背景有關,也與兩部電影所産生的時代政治緊密相聯。在20世紀60年代,史詩性的電影在好萊塢風靡一時,例如《出埃及記》(1960年)和《埃及豔後》(1963年)都是那個年代的大手筆制作。此外,電影原著作者、愛爾蘭人科内林斯.瑞恩在二戰時便是一名随軍記者,足迹遍布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他對于多國聯盟在二戰勝利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認識,并且在寫作時也采訪了多國的将領和士兵。可以說,電影從原著開始,便已奠定了多國視角的基礎。再者,鑒于場景宏大,紛繁複雜,導演還請了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電影人擔任副導演,多方場景同時開拍,因此在拍攝階段,歐洲方面本身便有很大的話語權。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6

除以上電影因素外,20世紀60年代,美國急切需要鞏固跨大西洋的聯盟。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中,美國政府不願支持英國和法國的殖民主義政策,而飽受盟友質疑。為了彌合跨大西洋聯盟間的關系,艾森豪威爾于1959年訪問英國,利用自己戰時盟軍統帥的身份拉近英國人對美國的感情。在法國方面,戴高樂将軍于1959年的執政、他與北約就法國在聯盟内部的地位問題以及法國獨立開發核武器的争端也使得美國焦頭爛額。在此時突出法國抵抗組織對諾曼底登陸的貢獻有助于緩解美法兩國間關系,消解過去的不愉快,畢竟戴高樂一向以二戰法國抵抗組織的領袖身份自居,而盟軍方面卻對抵抗組織的能力一直存疑,直到6月4日才通知戴高樂,登陸迫在眉睫。1961年柏林牆危機的發生更使得美國政府意識到跨大西洋聯盟的重要性,它需要西方以一個統一、聯合的姿态對抗蘇聯。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7

與之相反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冷戰的勝利使得美國開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信心空前膨脹,開始淡忘盟友們對二戰及冷戰勝利做出的貢獻。先前的1984年,裡根在紀念諾曼底登陸40周年活動上的講話成了美國拯救歐洲神話的重要靈感來源。裡根的演講就選在霍克角,他先大段大段地談那225名美國陸軍突擊隊員的壯舉,之後才提及英國、加拿大、波蘭等盟友的貢獻。編劇在構思《拯救大兵瑞恩》劇本時,很可能想到了裡根的演講,而愛爾蘭人則從當年的原著創作者蛻變成了電影拍攝群衆演員的提供者,導演怎麼導,我們就怎麼演。

諾曼底登陸故事叙述(關于諾曼底登陸的叙事轉向)28

必須客觀地承認,《拯救大兵瑞恩》突出了戰争的慘烈與殘酷,但這并不足以彌補它對諾曼底登陸曆史叙事的篡改。此外,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是《拯救大兵瑞恩》還是《最漫長的一日》,都忽視了東線戰場在擊敗納粹德國方面發揮的作用。也正是有感于此,蘇聯方面才開啟了《解放》系列工程,以突出本方的二戰叙事。而事實上,即使是裡根在霍克角的演講中,也肯定了蘇聯在二戰期間付出的巨大犧牲,而英國帝國戰争博物館的網站也強調了戰争的國際性。可惜的是,随着二戰親曆者的逐步遠去,以及西方與俄國間的巨大矛盾,東線與西線間的相互關系也越少為人所提及,而特朗普的崛起更是強化着美國對自身二戰作用的迷之自信,這也體現了人對曆史事實的記憶與呈現如何受到時代影響産生變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