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14:15:10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2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3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4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5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6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7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8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9

三字疑似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0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1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2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3

四字疑似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4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5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6

五字疑似

400個常用字草書寫法第25期(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17

草字簡表及草書的基本寫法

怎樣寫草書

學習草書首先遇到的就是"識草"的問題。這一點與學篆有相似之處。字尚不能識又怎樣去寫呢?當然,這裡所說的不是必須将所有草字全認下來後,再解決書寫的問題,而是說識草是學習草書的一個前提。實際上,是邊解決"識"又邊解決"寫",二者或者說同步的。

草書最大的特點是偏旁部分的符号化,這是與其它字體最明顯的區别之一。同是一個草字符号可以代替幾個甚至十幾個部首或小結構。這裡都有一定的法則和規律可循。因此,初學草書首先須對符号的識記和臨字下一番功夫。某一個符号可以代替哪些部首,是必須要疏理清楚的,而且要準确的記下,能做到這裡邊一步,對識草是大有裨益的,也可以說是識草的一個捷徑。

另外,草字的點畫十分省略,一個十分繁複的楷字變成草書後則成了簡單的幾筆。省略使得草字更趨複雜難辨,對這類字就要謹細地分析,查其點畫中哪些是"實筆",哪些是"虛筆",這樣才好辨其"原形",同時抓住寫草的要領。

草書是一種十分科學的字體。它有着自身嚴格的"草法法則",而且是十分規範和有規律可尋的。草書的"草"不是"潦草"的意思,而是有"簡、快、捷"的意思。我們學習草書尤其要注意恪守草書的法則,"任筆為體,聚墨成形",不顧草法的要求是習草的大忌。

因此,習草務必先尋規入矩,取其規範、平正一路者入手,尋其法,求其源。循序漸進,日日積累,識草自不難為。待對基礎有定,再擇古人法書為範繼而習之。

草書的用筆和基本筆法

古人曾這樣概括草書"匆匆不暇草書"。今人對這句話也有多種理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這是在匆匆忙忙的速度下而書寫草書,有人則認為是匆匆忙忙是寫不了草書的。我以為,對于掌握草書特有書寫規律而言,是要認真仔細鑽研,而不可匆匆不暇的。而一旦掌握了這種規律,成竹在胸時,在書寫的時候總的節奏應該是匆匆不暇的,這樣才便于體現草書特有的飛動氣勢,尤其是狂草。

古人這句話,對于我們分析草書的點畫特點,加深理解點畫的處理内涵,是大有好處的。狂草的點畫猶如天馬行空,又如飛花散雪,某些點畫則如枯藤老樹,瀉瀑鳴泉,其神韻無窮。

宋代姜夔《讀書譜》中有這樣一段話:"'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嘗苟且。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嘗考其字,是點畫處皆重,非點畫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雖複變化多端,未嘗亂其法度。張颠懷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

這裡很清楚地說明了草書的點畫和引帶遊絲的關系。今草和狂草都不例外。孫過庭關于草書的點畫也有很精辟的見解:"草以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性情。"(孫過庭《書譜》。)

在草書中,沒有筆直的豎畫和橫畫,在轉角時圓筆較多,鈎畫筆變化較多,撇和捺都可以處理成點。點畫相連也可以處理為堅畫和橫畫。

現将孫過庭《書譜》中的一些字作為例字加以講解。孫過庭草書直接取法王羲之,而且是墨迹本,便于我們體會了解點、畫和筆法動用及其變化。

1.點

①一筆點:今、分、雲、互、謝、驚

互字的點為橫寫的點,謝字的點為豎寫的點,其餘均為斜寫的點。其中分字的起筆和收筆都露出筆鋒即筆尖,今字的點收藏鋒,體現出不同的形态。另外由于草書的書寫特點之一是點畫相連,省略了不少筆畫,也就出現了以點代畫的情況。例如今字的亠、謝字的言、驚字的灬,都被寫成一點,十分簡練。

②兩筆點:易、小、英、不、谏、著

易的兩撇被寫成兩豎點,顯得十分生動,兩點之間相互揖讓,第一點起筆出鋒,收筆藏鋒;第二點起收都出鋒,互有變化。小、英的兩個點雖然中間有豎畫隔斷,但都相互顧盼,筆斷意連。著字的下面本是日字,但在這裡用兩個豎點來處理,恰與上面的草頭兩點相呼應,既省了筆畫,又協調統一。谏字的兩點一個是豎點,一個是斜長點,既有所變化,又突出了氣勢,形成均衡之勢。

③三筆點:所、峰、體、端、挫、态、心

草書的筆畫相連也體現在點的運用上。比如三點水連成一條豎畫,尾端向右上挑。也可以寫成不向上挑的豎面。孫過庭的寫法比較認真,三點都交代出來了。

體、峰的三點寫法相同,都是第一點單獨寫,後兩點相連,但都相互呼應。所、峰、挫、态的三點寫法都相近。引帶關系清楚。但心字的寫法比較開放,第一點露鋒點成圓筆後,再轉鋒向右下過渡,稍稍停頓後再向右上挑,然後轉鋒,頓筆後向左邊出鋒收筆,整個過程既清楚,節奏又鮮明,形态也很好。

2.橫

草書的橫畫都不是很平的橫,而且也不宜過長。寫法往往根據字的結構而定。靈活變化,不拘一格。

①亦、态、息、點

前面講過,草書的特點是點畫相連,而且以點代畫、以畫代點的情況也十分常見。以上四個字都是以畫代點的字。

亦字的下半均用一橫畫聽取代,點的下面四點也是如此、态和息都是以橫畫代替心字的三點,但寫法都不相同,态的橫畫起筆重按,而收筆較輕,形狀像三角,息字的橫畫厚重,起收都回鋒重按,形狀梯形,其凝重的筆觸與上面靈動的筆畫形成對比。

②一、古、工、丁、士、七、是

一字如一條扁豆,兩邊露尖,全身飽滿,毫不闆滞。而古字起筆一頓,十分有力,再向右側行筆時有個小弧度,最後則輕按收筆,這一筆與下面的口相協調,照應得體。

工字橫畫多有變化,上面一橫較規範,下面則與上面的豎筆相連,形成一條彎曲的弧度,強調了對立變化。

士字和七字的橫畫部是露鋒起筆,但士的橫畫顯得穩重,在它起筆後立即加重按筆,最後形成一個三角形,與下邊的一橫形成鮮明對照。

而七字的起筆則充滿動感,起筆輕按并向右下畫出一個孤;線,然後再向上行筆,最後重按收筆,這很大的起伏既充滿活力,又與下一筆豎彎相呼應。

是字的橫畫寫法與上面幾個字的橫都不同,它起筆重按并露鋒,行筆很有力,收筆也回鋒重轉,整個橫畫像個平放着的S,但又和上下筆畫相呼應,筆斷意連,因此十分自然。

3.豎

①頃、糾、诮、往、也

草書中以豎筆代替其他筆畫的情況也很常見,以上五個字都是這種情況。

②便、針、布、引、軒、於

草書因行筆速度較快,而且富于動感,因此,筆直的豎畫在今草中不多,在狂草中更是極少。而中鋒運筆的基本要求就是寫豎畫的也較少見。便字的豎畫是中鋒運筆,起筆露鋒,上筆回鋒成垂露。

針、布兩字的兩個長豎均為側鋒運筆,這從墨迹、線條的形态變化便可看出,起筆時筆鋒都向左側指,然後向右下轉去。

引字也是明顯的側鋒行筆,由于按得較重,上端顯得很飽滿,向下逐漸細小,最後出鋒收筆。

軒字和上面的便字都是垂露,到下端後回鋒收筆,但軒字是側鋒行筆,因此富于動感。

於字的豎畫起筆收筆均采用回鋒轉筆,兩端都不露鋒芒,線條又十分粗重,因此顯得很沉着、強健,與右邊纖細多變的筆畫形成對比。

4.撇

人、少、見、右、答

以上幾個字的撇都各不相同,人字像箭頭,少的飛白筆意如枯藤、樹枝,見、答兩字如筆杆般直,在字的撇向左上抛并帶出橫畫,各有形質,富于變化。

5.捺

①反、史、萃、敷

這4個字的捺筆均與上筆相連帶,但收筆都又各有所别。如史字收筆為重頓後略出鋒芒,反字都藏鋒不露,萃字向下撇鈎,敷字轉筆向上回鈎。真是随機應變,巧妙自如。

②文、尺、弊、伏

捺在草書中的寫法也多種多樣,随使轉變化而變化。如文的捺筆為藏鋒起筆,向下行筆時線條由粗細,收筆時出鋒,顯得婀娜多變。尺字的捺恰與文字相反,起筆出鋒輕按,再逐漸加重行筆,最後轉鋒收筆。弊、伏字的捺都處理為點,弊為短點,伏為長點,其長短變化均根據字的結構而定,弊字下面寫得比上部小得多,因此點也小;而伏字是左右組合的字,處理為長點方與字形相吻合。可見,草書的一點一畫,都是視需要而定,而不是任意塗抹的。

③迷、迴、近、道、追

這五個字的走之均長捺,但都各不相同。如迷字的捺向下後轉再回鋒向上略挑,而迴這字則向下捺既急轉行筆,直至該收筆時突然向上重挑出鋒,頗似章草的走之。近字輕捺一下,都是出鋒起收筆,十分靈巧。道字的捺很像蝸牛擡頭,收筆處拐個小彎出鋒,很顯生動。追字的捺與原字相連,一氣呵成,收筆時轉向左下出鋒,寫成強有力的鈎。

6.挑

抗、勝、孰、據、揮

草書的挑筆也寫法不一,有的連帶,有的不連。如抗、孰、揮上下都與其他筆畫相連接。而勝字則成為向右上的挑點,據字的挑勢較明顯,也很飽滿。

7.鈎

①橫鈎

窮、學、賞、百、氣:

窮、學、賞都是寶蓋寫法,也都上下連帶。而氣和百的橫鈎筆畫都相同。

②豎鈎

乎、用、圖、僞、時:

以上都是右豎鈎。乎、用、圖均為方筆鈎,外角尖銳、有力,有的角度較小,有的角度較大。僞字為圓筆鈎,時字的鈎外圓内方,剛柔相濟。

③戈鈎

識、威、或、哉、成:

戈鈎的處理形狀也多種多樣。識字的鈎是較清楚、規範的。威字的鈎則變為重重的捺筆,而或字的鈎很像碑刻中的棱角分明的捺筆,都沒有出鈎。哉字和成字則恰恰相反,把戈鈎變成倒鈎,向左上鈎了。

④背抛鈎

規、繩、風、龜、既、究。

規字的背抛恰好相反寫成,背抛變成了向下回鈎。繩和風的鈎都差不多相同。龜字的鈎向右出,既字在收筆前略微向回鈎,形成不大的鈎。究字的鈎則直向上挑。

8.轉折

①轉

畫、有、南、速:

畫、有、速在轉時筆畫提按交代清楚,有輕有重,南字轉得較快,都是圓筆轉。

同、圖、屬、多:

同、圖、屬、多等字的轉都是方圓相濟、圓中寓。圖、屬兩字是轉中帶折,如圖的折筆即外口的最後轉折處,屬字的折筆上邊兩橫的連接筆處。

③折

行、調、書、際:

行的右上角、調的右半部周的右上角都是折筆,書的3個轉角和際的耳刀旁都是方折筆。

今草的結構

草書的結構原則是以删繁就簡、連綿不斷、筆斷意連、書寫便捷而為目的。盡管曆史上各家草書的結構不盡相同,但草法的規律卻基本一緻,有許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因此,它的結構規律是嚴格的,正如前一節草書識辨中所提到的那些結構方法。

1.删繁就簡,點畫相代

在諸種書體中,楷書是最規範、最标準的書體,行書則比楷書自由,增加了筆畫之間相連的遊絲,但都省減了楷書中繁複和點畫,而草書更為省減、簡練,它的一畫可以代替四個點,一筆可以成一個字,可見其省略的程度,而且,草書可以用一點代替一畫,也可以用一畫代替幾點。在點畫那一節中,我們已經作過介紹。

2.圓轉連綿,一氣呵成

書的主要筆法是使轉,因此在書寫時點畫随筆法的曲轉而運動。它的線條多為圓弧形,加上遊絲牽引其間,所以寫出來圓圈較多,加上行筆流暢舒展,一筆甚至可以寫好幾個字,有時寫下來就圈圈相套,一氣呵成。

3.氣勢貫通,挪騰變化

由于草書的氣勢體現在一整篇上,對每個字的位置和重心都不一定要對直和平穩,隻要氣勢到了,上下有所呼應,整個看起來渾然一體也就可以了。因此,有時字的挪騰很厲害,并不是上下對齊,而且字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變化多端。有些字單獨看是傾斜的,重心似乎不穩,但從整篇看則是均衡、穩定的。因此,草書從欣賞到創作,尤其是大草,都要從整篇出發,照顧全局。

草書的用墨和用筆

1.草書的用墨

書法的用墨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對于行草書,特别對草書而言,尤為重要。草書豐富的筆法就決定了與用墨的質量如何關系甚大,如果不講究用墨,草書的豐富筆法則很難得以表現,寫出黑乎乎的一片,就破壞了它的韻味。

市場上供應的墨汁含膠重,一般用來寫字都要加水後才好用。加水的多少要依宣紙的品種、滲水性能而定。生宣紙滲水較快,可加少量清水适量使用;熟宣紙滲水較少,則可少加些水。特淨皮、棉料等安徽宣紙紙質優良,涸滲效果也較其他紙要好,加水比例也要适量掌握為宜。現在的墨汁因系工廠生産,含有較多的膠質,在使用時顯然不如墨錠。墨錠研墨後的效果比墨汁更佳,墨色層次更豐富。如胡開文、曹素功及安徽的一些著名作坊生産的油煙、松煙墨錠均可使用。

草書的書寫速度較其他書體要快一些,而且運動感更強,加上筆法的多種運用,唯有使用較好的墨方能方便筆法的運用,适量加水後的墨較為潤澤,書寫時也不滞筆。反之,如果使用含膠重的墨寫草字,一是筆拉不開,粘連得厲害,二是寫幾畫墨就幹了,很難控制好筆鋒,也會影響創作或書寫時的情緒。

好的墨因為層次豐富,墨彩紛呈。尤其作草書時更便于寫出濃淡、幹濕、潤燥、枯澀、淋漓等各種不同效果,更能使作品錦上添花。而有些低劣的墨汁烏而不亮,稍一兌些顔色就又灰又無層次變化,在選用時一定要認真區别。使用北京出品的中華墨汁或一得閣墨汁較好。

另外,在創作濃淡墨色對比較強烈的作品時,可使用宿墨,即放過一段時間的墨。這種墨的水和膠質沉積物逐漸分離開來,使用時用較硬的筆去蘸寫,就可産生十分豐富的墨色變化。

可以說,墨的使用也是學習書法的一個重要内容。許多青年朋友學寫字往往隻把注意力放在執筆、間架結構和臨摹等方面而忽視了墨的運用。紙墨相發才能創作出高水平的作品,這是我們學習草書時要引起注意的一個問題。

2.草書的用筆

掌握草書的用筆,首先要熟悉草書的結構。孫過庭說"草以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性情"。所謂使轉,其實就是筆法,結構決定了筆法,筆法反過來影響結構。

上面點畫一節中,其實說的就是筆法,怎樣取勢、怎樣入筆怎樣收筆,都講得十分清楚。但用筆則要根據點畫形狀去體會、熟悉。例如寫點,起筆露鋒,向下輕轉形成一個小弧度,即一個小圈,收筆時有的點藏鋒收,有的點出鋒收,根據字的需要而定。

寫畫的過程基本和點相同,要完成一個起行、轉、收的過程,但其輕重、急緩和方向則和寫點不同。而且有些豎畫和橫畫與上下筆相連帶,就減少了以上所說的基本動作,但都要注意使轉的方法。

草書的行筆切忌平塗直抹,線條過分均勻光滑,或書寫速度一味求快而忽略了應有的轉折、頓挫,形成上面所說的平勻光滑的線條,顯得字迹油滑、輕飄。反之,又要防止行筆過慢,線條臃腫肥大,顯得肉乎乎的。這兩種毛病,都使線條的質量不高,沒有力度和變化,是草書行筆的大忌。

還要注意的是筆畫的轉折處,有的是圓轉,即轉角是圓的;有的是方轉,即轉角是方的;方圓并用的也有,如外方内圓或内方外圓,這就看對筆的掌握熟練程度了。方圓兼施是較好的,一篇字中不可全是圓轉,可适當摻些方轉,以增加骨力。

總之,草書的筆法是最豐富的,中鋒、側鋒、方筆、圓筆、藏筆、露筆、按筆、提筆、挫筆、攪轉、翻筆等,是諸種書體中最集筆法大成的。因此,草書的筆法又是學習的關鍵,"草乘使轉,不能成字"。這一方面說的是結構規律,一方面也說明了草書的筆法之重要,如果筆法不正确,也就不成其為草書了。

要真正掌握草書豐富多變的筆法,就要嚴格按照草書的結構特點去琢磨筆法,切不可粗率了事,以為越草越好,結果把手練壞了。

臨帖和讀帖

學習書法的重要途徑就是對于古代優秀書法遺迹——傳本碑帖的臨摹的學習。書法藝術是有着數千年悠久曆史的傳統藝術,要想學會并掌握它,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認真地、科學地對古代碑帖進行臨摹,是學習書法的惟一正确的道路。

當前,少數青年人不願花費苦功去臨寫碑帖,而去一味照搬所謂現代書法,搞些除了自己之外誰也難以辨讀,沒有任何美感可言的創新,根本舍棄了書法藝術的基本組成要素,從而走上了歧途。

任何藝術,尤其是書法藝術,都有其特定的規律和創作規律,因此也就有其特定的學習手段和方法,不掌握這些規律,不學會這些方法,就無從去了解它,更談不上去駕馭它。曆史上得以流傳至今的碑帖、法書名迹等都是有着極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的寶貴遺産,也是古代大師們在立足書法規律基礎上的創新之作,因此得以流芳百世,經久不衰。

對于書法這門傳統藝術,隻有老老實實地通過臨摹碑帖,才能學會它,并且在完全掌握,并能夠背臨後,才可能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而如果方法不當,或本人悟性不夠時,也未必能夠離開碑帖進入創作,也就更談不上形成自己的個性,再去創出新的風格了。

碑帖是我們學習書法藝術的最好老師。再高明的老師也隻能教會你執筆、運筆、臨摹、學習書法的一些基本知識和要領。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隻能起到一個引導、指路的作用,真正要臨好、學好書法,還得靠自己的主觀努力。而優秀的古代碑帖,是我們的無言之師,我們手頭擁有一批碑帖,可以随時翻閱、臨摹和查找生字,通過它,可以解決許多疑難問題,既方便,又省時。

臨摹碑帖的第一步是要選好碑帖。究竟選什麼帖為好,這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由于脾氣、秉賦和興趣不同,每個人對碑帖的理解也不同。要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

結束語

初學書法,用慣了鉛筆、鋼筆、圓珠筆之類的硬筆,乍用柔軟的毛筆,手顫抖,點畫軟弱,力不從心,結構也不甚合乎法度,這時有的人就心灰意懶,認為自己沒有寫字的天賦,就此擱筆了。實際上,這是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會遇到的情況。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此時切不可失去信心,半途而廢,必須立定腳跟,不怕挫折,不怕失敗,不怕嘲諷,用功愈勤。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定能駕馭這桀骛不馴的軟毫筆,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即便不是初學,而是有相當堅實基礎甚至在書法上卓有成效的人,也必須無間臨池。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斷無成效。我本人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憶昔學書之時,每日黎明即起,染翰揮毫,寒暑無間,十數年間不可謂不勤不苦,楷書功底也算較深厚了。一次因公出差,半月未動筆墨。返京後一學員說"武"字之鈎總寫不好,我胸有成竹地調墨掭筆書寫範字,立刻感到手生,第一次未寫好,第二次竟仍未寫好,直至第三次才寫成功,不禁面有愧赧之色。自此以後,每次外出必攜紙筆,日日;臨池,從無間斷。

宋朝詩人陸遊曾說:"功夫在詩外。"意思是說學做詩不要隻在技法上尋章覓句,更要注重詩外功夫的修養。學習書法,不妨可以說:"功夫在書外。"書法離不開文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懂點文字學知識對于學習書法尤其是學習篆書,是有益的。

書法藝術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學書者具備些曆史知識、文學知識,就便于閱讀古代書法理論著述,提高自己的書法理論水平,了解書法藝術發展的曆史,這對于學習書法無疑是大有稗益的。黃庭堅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清楊守敬在論學書應具備的條件時,也十分強調"學富",他說:"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于行間,古之大家,莫不備此,斷未胸無點墨而能超轶等倫者也。"這話很有見地。

學習書法,具備一定的鑒别、欣賞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鑒别、欣賞能力高,就能趨優避劣,趨美避醜,不斷縮小手低與眼高的差距,不斷提高書藝;鑒别、欣賞能力低,良莠不分,出手即俗,甚至會出現以醜為美,揚醜棄美,緻使醜怪叢生的現象。因此學書者可讀些美學書籍,以提高美學修養,增強藝術鑒賞力。

一切藝術都有相通之處,學習書法還應注意從書法的姊妹藝術中汲取營養。如篆刻藝術以刀代筆,以石代紙,運巧思于方寸之地,變化萬端,奇妙無窮。懂點篆刻知識,對于吸取"金石氣",對于章法布局也大有補益。其他如繪畫、雕塑、攝影、音樂、舞蹈、戲曲等藝術形式,也能充實書法藝術的内容。傳說唐朝書法家張旭觀看舞蹈家公孫大娘劍舞而得其神,于是草書大進。這個故事頗能說明書法藝術與其他妹妹藝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系。

總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掌握了基本技法以後,要想進一步提高書法藝術水平,應書外求之,注視字外功夫的修養,就字論字就會受到局限。

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交流思想,通達感情,創造了語言。語言受時間和空間所限,不能傳之久遠,文字則應運而生。文字産生之初,不過是一種象形記事的符号,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文字不斷充實完善,"六書"形成。而我們祖先在書寫文字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其中美的因素,并使之發揚光大,經過幾千年、若幹代人的探索、挖掘、弘揚,逐步形成我國特有的書法藝術。今天書法藝術已愈來愈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和愛戴。學習書法,隻有從用筆、點畫、結構、章法、墨法、氣韻等方面師承傳統,才能窺其門徑,進而登堂入室。而有些人将我國精深博大的書法藝術看得過于簡單,認為中國人都會寫中國字,聚墨成形,信筆作字,自認為已入書法之門;也有人楷書功底尚未深厚,不明草法,不知草訣,即奔龍走蛇,無端牽連,任意缭繞,故作新奇,時出怪筆,自诩為标新立異、破體創新,實則醜态百出,俗不可耐;還有人受異國某某流派影響,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卻信手塗抹,滿紙污濁,還自鳴得意;更有人走回頭路,回到遠古時期依類象形的階段,畫一些非字非畫的東西,标榜為書畫同源、古為今用、現代書法,而一些報紙、雜志不加分辨,加以鼓吹,緻使初學者迷途失路。俗話說"得病容易治病難",初學者一旦染上此類追狂逐怪之惡疾,便難以治愈,有志學書者不可不警惕。

需要申明的是,我并非排斥、非難"現代書法"。筆墨當随時代,書法藝術不應該也不可能一味追摹古人,抱殘守缺,而應與世推移,跟上時代潮流。我隻是反對那種丢棄基本功、蔑視傳統、任筆成形的所謂現代書法。因為這種書法與真正的書法藝術毫無相通之處,并且易将初學者引入左道旁門。

寫字好看有竅門

一、主筆優先空間大

主筆即字中的主題筆畫,一個字隻有一個主題筆畫,其他筆畫皆為從屬筆畫。主筆一定要搶占空間,突出形象,也就是說主筆占的空間要大一些,要寫得張揚放開。

1、下橫"三正土生"、上橫"丁下萬百"、中橫"女士丹七"、長豎"鬥井牛半"等。

2、斜捺的上橫不能寫成很平的長橫,一般是寫成短橫。如"大天夭夫"等。

3、撇短捺長。如"義又父文"等。

4、撇、鈎、捺收筆應上下錯落,不能寫在同一水平線上。如"禾術未本"等。

5、提鈎比較長。如"長衣表良" 等。

6、一字不能有兩捺,捺畫以點代之。如"栽"等。

7、豎彎鈎,上有橫時取斜勢。如"已見電毛"等。右有撇時取斜撇。如"元允光龍"等。

8、橫折鈎,内有撇筆比鈎高。如"勾力辦勿"等。

9、橫折鈎,扁口框上寬下窄,如"四回";長口框上下等寬,如"固圖";封口橫末端架在鈎上,如四回;扁口框内當偏左,如"回而";長口框内部首應适當偏上,如"圖國";框内捺畫寫成點,如"囚圖"。

二、左右結構有上下

10、左右結構,主筆偏旁占空間比例要大一些。如"記找影部"等。

11、右偏旁有縱筆的,則上高下低。如"偉代持降"等。

12、右偏旁有橫筆的,則上低下高。如"仁江陽和"等。

13、右偏旁上有縱下有橫筆的,則上高下高。如:"社值讓佳"等。

14、右偏旁上橫下縱的,則上低下低。如"何杆行燈"等。

15、對于左中右結構。右偏旁有橫向主筆時,其寬窄比例是1:1:2,如"謝微";右偏旁中有縱向主筆時,其寬窄比例又變成1:1:1,如"澎倒"。

16、左中右結構中,中部上有縱筆的,中間高兩邊低,如"微湖";中部上有橫筆的,中間低兩邊高,如"測例";右耳旁一律低,如"腳綁"等。

三、上下結構要有形

17、上下、上中下結構,中間有橫的寫成菱形。如"茶答集梁"等。

18、上下、上中下結構,上有橫筆的寫成倒梯形。如"室宣學需"等。

19、上下、上中下結構,下有斜捺、豎彎鈎或心字底、四點底、兒字底、衣字底、折文底的字,寫成梯形。如"總充複哀"等。

就這麼多,簡單吧,試試看。

草書要領(三),學草工具,閑時翻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