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邢窯瓷香爐

邢窯瓷香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02:18:17

作者簡介

王紅五,生于1954年,早年從軍,1982年畢業于安徽大學經濟系。長年工作在隋唐大運河沿岸的安徽省濉溪縣以及淮北市,曾任淮北市博物館暨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館長,現為名譽館長。長期緻力于隋唐大運河考古及“運河瓷”的收藏與研究,收藏有隋唐大運河出土的隋、唐、五代、宋、元時期約近百個窯口的古陶瓷。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聘任為文物保護檔案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出版的專著有:《大運河瓷——兼考通濟渠出土陶瓷及起止年代》、《大運河瓷——生成環境與辨識》、《運河瓷----辨識與鑒賞》、《睢渙水考古之謎》、《尋夢淮北》等。同時,對隋唐大運河的前身“古睢水、渙水”的變遷,及“古睢水流域”的“先商文化”,做過一些積極的探讨,發表過一系列的研究文章與專著。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1

香文化與香爐

國人燃香的曆史,肇始于春秋戰國時期,流布于秦漢兩朝,臻完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運河瓷中出土香爐的常見器型,有鬲式爐、簋式爐、鼎式爐,然而,盛行于商周時的青銅器鬲、簋、鼎那時卻都不是用來燃香的。早在先秦時期,香料就被廣泛應用于生活。海外的木本香料尚未傳入中華,所用隻是蘭蕙椒桂等香草香木,燃香的形式和器具也比較粗放,或随地堆焚、或盛于釜、罐、鑒洗之中;以香煙來熏蒸廳室服飾,遮掩體味和陳黴之氣。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或以湯沐香,秦漢時還有一種奇妙的賞香形式:把沉香、檀香塊,浸泡在燈油裡,點燈時就會有襲襲芳香飄散出來,奇妙無比,稱為“香燈”。香燈的使用,标志着西域絲路已開,東南亞及阿拉伯國家出産的珍稀香料已經通過貿易進入華夏,小巧精緻的燃香專用工具——香薰爐可以應運而生了。

釉陶質的“博山香熏爐”是現在考古發掘中多見的漢代諸侯王墓中的随葬品,也是已發現最早地熏爐。典籍中考證“香爐之制始于博山爐。”這标明專為焚香而設計的爐具遲至漢代才問世。博山,相傳為東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爐的上蓋雕镂山巒之形,上有瑞獸、羽人、朵雲等圖案,爐腹為半球形,下承以深盤,盤中注水,喻意海中仙山。用此香具焚燒香草、香木(沉香、檀香)或香料(龍涎香),其袅袅香煙,宛若神山之上終年缭繞着的雲氣。博山爐最早是一種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盛行于神仙之說風靡、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兩漢及魏晉時期。在廟宇神壇中,缥缈于博山熏爐中的奇香煙霭,似乎是穿越時空隧道的媒介,在淡煙氤氲中,借香煙之功,請神明下界;祈求、禱告,許願、還願,實現了人神之間的心靈溝通;幾千年來在精神上一直統治着國人的儒佛道三教,都注重禅定、養生,長期的宗教儀式使人們發現了,點燃香料的氣味具有養神、養生,開竅、開慧的功能,于是,除博山爐外,三國兩晉時,并行起“镂空香薰”。香爐漸由廟堂供器,被文人士大夫引入書房琴榭,成為琴棋書畫的雅伴。至唐宋時,香爐已成為殷實富戶人家必備之物;對國人而言,香爐已同時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爐香袅袅,既馨且逸,是大宋以降,中産階級以上漢人閑适生活的寫照。

焚香可以提神醒腦、消除疲勞,使自己浮躁的心變得靜寂、踏實。香,在馨悅之中調動靈性,開發心智。一線香、兩盞茶,高朋雅集,聞香、品茗,體現了文人墨客,清雅地意趣。用香,還可以免疫避邪、殺菌消毒、醒神益智、化病療疾,兼具養生保健。

焚香進入了書齋雅舍,香爐由殿寺神壇走入書桌案頭,它的造型便也逐漸随環境發生了改變,緻仕的鴻儒、附庸風雅的巨賈,在焚香盛行的宋元明清時,把這爐具在祭器與文玩之間琢磨打造,于是乎便造就出了器型變化萬端、形制小巧,簡練沉穩、古樸肅穆地爐形,有了今天古陶瓷藏家蔚為壯觀的熏爐收藏系列。

中國悠久地香道文化,孕育和促成了高古瓷的香爐收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沒有香道文化,就沒有爐具的多彩曆史;沒有瓷爐的物美價廉,也就沒有焚香藝術的大行其道,沒有香爐的争妍與普及,也就失卻了香文化的濫觞;香文化在兩千多年儒、道、佛争奪哲學統治權的碰撞、融彙中,始終盛行不衰,香爐也從祭祀走入了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走進了治學、治藝、治醫,社交、養生、休閑;随着香道文化的滲透,香爐作用的拓展,香爐的種類日益豐富,香爐的文化内涵日益深廣,其收藏與品鑒也宛如幽幽“品息之香”,回味悠且長。

香爐的器型,大概可以代表它的發展年代,因此可以作為香爐大概地斷代依據。漢代始有博山爐,依次為三國時始有镂空熏爐,南北朝時始有托爐,唐始有筒式爐、三足樽式爐、缽式爐、五足爐,宋始有鼎式爐、鬲式爐、簋式爐、雙耳三足爐、乳足爐……在爐式的發展上,宋代當為集大成;宋代燒造香爐作品較多的窯口有:官、哥、定、鈞、越、吉、耀、磁、龍泉、景德鎮等窯,目前傳世的多為大窯口、中心窯場作品,從香爐的燒造窯口可以看出“沒有金剛鑽,是攬不了瓷器活的”。明宣德以降,皇家熱捧“宣德爐”後,銅質的香爐便成為了高端香爐的追求,陶瓷香爐耐熱度低于銅爐,過去的塊香直接在爐腹内燃焚,一般在香塊與爐腹之間,陶瓷香爐需放些導熱性差的石英砂或香灰隔熱,不似銅香爐使用起來方便。使用線香以後,陶瓷香爐雖然仍有較大市場,但在明清爐具中已然遜于宣德銅爐了。

在收藏家鐘愛的文玩清供中,香爐屬于端莊精巧的重器,因為高古瓷香爐的很多制式,都是仿青銅器的祭器造型。樸拙典雅、精緻規整,是宋代皇家複古、殘缺、病态的審美觀,與宋代瓷器特注重器型、釉色裝飾手法的最完美結合。宋瓷是中國古陶瓷藝術的巅峰時期,是古陶瓷收藏的終極追求;那麼宋瓷中豐富多彩的香爐系列,在收藏界中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1、唐鞏縣窯唐三彩鬲式爐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2

口徑15、5厘米通高12厘米

直口、折沿,束頸、圓鼓腹,下承三足,足微外撇。上部施三彩釉,彩釉熔融較好;胎色粉白。

陶瓷器“鬲式爐”仿自青銅器“鬲”,但“青銅鬲”又仿自“陶鬲”。鬲,是新石期晚期出現的陶炊具,可以在三個袋狀足中間直接生火燒煮食物。唐三彩中非常罕見鬲式爐,大運河出土的唐三彩器多為外銷的實用器,此三彩器亦非冥器,這說明自唐代時,海外便已用香料與我國交換香爐,焚香即已成為各國共有的習俗。

2、宋越窯青釉镂空香薰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3

口徑13.6厘米足徑11厘米通高12.8厘米

上蓋為半球形镂空雕纏枝花卉紋圓頂,葉片上有篦劃出的葉脈;咬合規整的子母口,下承半球形爐腹,爐腹口部飾弦紋兩道,下為蓮瓣紋,爐足為金杯足。通體施滿釉,足内有斷續圓形長條支釘的支燒痕。

香薰又稱熏爐,早期熏爐上部镂有數層三角形氣孔,文獻記載是熏衣之用,西漢時出土過有“熏爐”銘文的銅熏爐,但陶瓷熏爐最早見諸于三國時期,因此考古界普遍認為香薰的燒造晚于博山爐。

3、宋湖田窯青白釉高足爐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4

口徑12.8厘米足徑9.2厘米通高14.2厘米

直口、折沿微敞,闆沿上飾弦紋三道,筒腹、外底斜收、内底弧收,高足上起三層傘狀圓檐、一層平台,傘形檐上有放射狀出筋。爐足為内空的喇叭形足。通體滿施青白釉,釉裹足、喇叭足内用窯柱支燒,積釉處如冰種碧翠。

高足爐是由“陶豆”和“筒式爐”綜合演進出的香爐器型,高足外飾以傘狀檐和喇叭足,增添了爐的端莊穩沉,使這件形制比例高于一般香爐的爐具,既符合宋代瘦、秀的審美取向,又不至于瘦高的唐突。如果去掉高足上的兩層傘檐,那麼,造型上就感到高的不協調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也藏有一件與此爐釉色、器型完全一樣的香爐。此爐造型别緻、制作規整,釉色清雅、為青白釉中極品。

4、宋建窯褐釉鬲式爐

口徑12厘米通高9.4厘米

直口、闆沿,束頸、橢圓球腹,爐腹有明顯地下墜感,鬲足短而上部肥大,更貼近新石器時期袋狀鬲足的形式,因而更顯古樸、老拙;加之通體施黑褐釉,平添幾分靜寂、莊穆;鬲足下部的露胎處,不經意地顯現出工匠削足技藝的剛毅、純熟,以及福建建陽地區特有的黑色胎坯和醬色化妝釉。此爐很容易錯斷為吉州窯作品,主要原因是吉州窯燒造的香爐較多,也用化妝釉,但胎色明顯沒有這麼黑,胎質沒有這麼細膩堅緻,手感也明顯沒有這麼沉甸。

5、宋湖田窯青白釉香薰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5

最大徑6.5厘米足徑4.1厘米通高8.3厘米

香薰的器型為蛋形,半球形的上部镂刻一段纏枝花卉紋,頂部開一圓氣孔,圍一周水滴狀與三角形交替的镂孔;中部以子母口咬合,下半部自口沿起一圈凸弦紋,外腹部光素無紋;矮圈足,通體施青白釉,釉裹足、墊餅支燒,糊米底。

該香薰釉色清亮,釉質細膩肥潤,屬發色純正的湖水綠,明澈麗潔,青白淡雅,色澤恰如青白玉,晶瑩剔透、光可鑒人,給人以青蓮素爽之感。其造型典雅、工藝精湛,清妙絕倫、富具神韻。

6、南宋龍泉青瓷簋式爐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6

口徑18.5厘米底徑15.1厘米通高14.5厘米

微敞口、口下略束頸,澀口火石紅如飾一線紅邊;頸肩處凸起兩道弦紋,爐腹漸厚漸鼓,下腹急收,有下墜感;兩側對稱各按一隻寓意“美好吉祥”的螭龍耳;窄圈足,圈足内施釉,足底刮釉墊圈支燒。

該爐釉色粉青,是龍泉青瓷追求的頂級釉色,龍泉窯以厚施乳濁釉見長,與南宋皇家官窯推崇的“釉裝飾”美學理念相契合,厚釉精品與南宋官窯不分伯仲,其簋式爐、鬲式爐、樽式爐故宮中都有收藏,遺址考古發現大窯窯場、溪口窯場都有專門的類官窯窯場,專司燒造貢品。

7、南宋龍泉仿官窯青瓷琴爐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7

口徑6.7厘米通高8.4厘米

敞口、折沿,束頸、豐肩,圓鼓腹,三足微外撇,自肩腹交界處開始至足部外側,凸起上寬下窄的出筋,足内側各有一氣孔。口沿釉薄處隐約可見黑灰胎,釉色青灰。

此爐的胎釉特征,均與龍泉溪口窯場的“類官窯”遺址出土的瓷片特征相符,筆者曾數次考察過溪口窯址,擁有大量此種“類官窯”瓷片。此爐由于燒制時火候偏低,釉面玻化度略不足,因而釉面土、堿滿沁,十分開門老道。

8、--元哥窯青釉雙耳三柱足爐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8

口徑13厘米通高17.3厘米

唇口微斂、口沿上對稱按立環耳,爐腹中間飾一凸弦紋,腹下部爐體稍厚稍鼓,爐體若鼎狀,下承三隻管狀柱足。通體滿施乳濁厚釉,釉色為“炒米黃”,爐體遍布冰裂開片,内壁與外底有縮釉現象;柱足底刮釉墊燒,露胎處可見磚紅色胎體,叩之發聲暗啞。

該爐的胎釉特征,與杭州市南宋至元時期的“老虎洞窯址”中,考古發掘的元代地層之“哥窯”瓷片特征一緻。有專家認為:老虎洞官窯棄窯後,從地層關系看元代仍在燒造,所燒作品已失去官窯性質,應稱之為“哥窯”。

9、南宋--元吉州窯褐釉奔鹿紋鼎式爐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9

口徑25厘米通高28.8厘米

直口、闆沿,沿口對稱按半環形立耳,束頸、豐肩、圓鼓腹,平底,底部鼎立三蹄足,足微外撇、内側有氣孔。通體施褐釉、繪米黃色紋飾。闆沿上部繪S形連圈紋,闆沿外口及雙耳外側繪珍珠圈紋,束頸部繪連回紋,肩部繪兩道弦紋,腹部滿繪卷草紋,内有三個海棠形開光,分别繪有奔鹿、鴛鴦、團龍三個主題紋飾。

該爐器型碩大,不管是在爐中、還是在吉州窯作品中,均不可多得。底部露胎處可見,為增加胎體強度,胎泥中還加入了少許沙粒。

10、--明代德化窯青白釉暗刻花卉紋香插

邢窯瓷香爐(癡說藏瓷系列之四)10

口徑2.1厘米足徑6.3厘米通高6.3厘米

柱狀長頸,平口微敞,上部束頸,下部有三道弦紋;頸下為喇叭狀腹,頸腹交界處内有隔闆,隔闆上開有三個小圓孔,下為盒蓋狀大圓足;腹部暗刻纏枝花卉紋,足檐上暗刻太陽紋;整體狀若反扣的漏鬥。

香插,是海外的一種簡便易行、節約樸素的燃香器具,筆者初見此物,疑為漏鬥或器蓋,但海撈瓷中此類器物非常之多,同時出水的又無可以配蓋的器物,作漏鬥完全沒有必要加隔闆、再開三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