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人類進入信史時代的根本标志。中國文字從半坡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刻畫文字萌芽,經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到春秋戰國時期,經曆了漫長的演變和發展過程。漢字的誕生,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漢字的起源有各種說法,如倉颉造字說、八卦說、結繩說、圖畫說、刻符說等。倉颉造字是古代流行的關于漢字創造者的一種傳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古文字,實際上是經很多人系統化的整理、規範而逐步形成體系的。現代學者認為,倉颉是位史官,很有可能是漢字早期的整理者。
古代有“結繩記事”的曆史記載,《老子》中說:“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結繩不僅是一種幫助記憶的方式,同時也有特定的符碼規則。結繩的大小、數量、密度、組合方式等,都有特定的意義,它可被看作一種準文字形态,但其變化畢竟有限。圖畫(如遠古岩畫)對漢字的誕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将圖畫線條簡化、模式化,并與語言形成對應關系,它就變成了文字。先于圖畫的刻符,即刻畫在竹、木、器物上的符号,也是中國漢字形成的源頭。
現在看到的最早的、完全成熟的文字系統,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迄今為止,已出土的甲骨總數約15萬片,其上的單字約4500個。甲骨文象形程度極高,已能完整地記錄語言。其基本構件隻有一百多個,選字規範也比較寬松,一字多形的頻率比較高。除甲骨文外,還有金文、陶文等。金文象形程度更高,線條肥厚圓潤,似乎更接近原始文字。可以這樣認為,金文是“正體字”,而甲骨文則是“俗體字”。甲骨文的使用到西周時期迅速萎縮,而金文的使用則蔚為大觀。
在已出土的殷周青銅器上,索引單字約6000多個。與金文和甲骨文相比,有所減弱,不再追求逼真,其結構穩定性比甲骨文高。筆畫數目有時也不穩定,形聲字大量增加。
戰國時期,由于周王室衰落,除秦國文化比較閉塞,文字上延續了周室金文的風格外,其他各國文字分化相當嚴重。俗體字比例日益擴大,它被稱作“六國古文”。除金文外,還有陶文、玉石文、玺印文、貨币文、簡帛文及封泥文等。還有極為重要的“瘤文”。它出自周宣王時的史官史箍所撰字書《史箍篇》。其書“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複,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規旋矩折之意多”。
戰國時期對後代影響最大的是秦系文字,它是商周文字延續與變異的結果。秦國的正體字演變為小篆,是從大篆(包括鐘鼎文、石鼓文、箍文在内的一切古篆的總稱)中演化而來,小篆與大篆的主要區别是:小篆有固定的偏旁符号,有固定的部首位置和确定的筆畫數量。小篆使漢字形體進一步穩定,筆畫線條均勻,筆勢圓轉柔婉,字形輪廓高度方塊化,象形特征進一步減弱,比起大篆更容易讀寫。
秦國丞相李斯是小篆的創始人,也是最著名的篆書家之一。而當時的俗體字則發展成為隸書。小篆早于隸書,相形之下,秦隸改變的幅度更大,象形程度進一步降低,其字形扁平,筆畫平直,結構平穩,書寫方便,為民間所樂用。由于方便、通俗,實際上秦代除一些莊重的诏書外,官方公文和民間大多使用隸書。文字的統一對中華民族文化、政治、經濟的發展,都産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在漢代,隸書由俗體地位逐漸上升至官方正體地位。為與以前的字體相區别,秦代的隸書被稱為“秦隸”或“古隸”,漢代的隸書被稱為“漢隸”,也稱“今隸”“今文”或“八分”等。漢隸在字形上将圓轉筆畫方折化,完全用點、橫、掠、波碟等點畫結構取代篆書的線條結構。并對不少偏旁部首進行了整理規範,文字史上稱為隸變或隸定。隸書使漢字更便于書寫,字形結構也更加簡單、統一和穩定,使漢字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在隸書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章草和楷書。章草是楷書的草率速寫形式,筆畫勾連不斷,園轉如環。楷書又叫真書或正書,它在西漢末年就已出現,到東漢時已初具規模,至南北朝時期楷書已取代隸書成為官方正體。楷書分為兩大體系,一是魏碑體,以北魏《龍門十二品》等碑刻為代表,還殘留着部分隸書筆法。另一體系是唐楷(唐碑),以歐陽詢、虞世南、李邕、褚遂良、顔真卿、柳公權六家為代表,它完全剔除了隸書的筆法,外形也由扁平改為方正,被視為楷書的正體。
楷書直到今天還在使用。自1955年以後,國家對漢字進行了改革簡化。《漢語大字典》共收漢字五萬六千個左右,通用漢字有五千到八千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