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8:45:16

河流屬于“地表徑流”的範疇,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内,經常性或間歇性地沿着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我們人類自古以來的生存和發展就和自然界中的河流密切相關,人類社會在發展早期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到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大城市都是位于河流沿岸,河流對于我們而言不僅僅在于供水、航運和發電等作用,還通過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産生影響。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1

人類為什麼“沿河而居”?

河流作為地表徑流,參與水循環的過程,河流水也會随着水循環而不斷更新,在人類社會早期,河流湖泊水是人類最容易獲取的水資源,所以給人類社會提供“水源”是河流的一個基本功能。現在,雖然很多城市的飲用水不再直接來自河流水,但是工農業生産用水還是多會利用河流水。在我國的西北氣候幹旱地區,河流水作為水源來源,就顯得更為重要,比如我國塔裡木盆地中的塔裡木河,是當地重要的水源來源。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2

我國主要河流分布圖

河流的第二個開發方向就是利用河流來進行“航運”,特别是在古代,利用水的天然浮力來進行航運是最為高效的交通運輸方式,那些能夠進行航運的河流,就相當于古代的“高速公路”,承擔着極為重要的運輸功能。當然,并不是所有河流都适宜航運開發,一般來說河流的年徑流量較大、流量季節變化較小、流經地區地勢低平流水平緩、無結冰期的河流更加适宜航運開發,比如我國南方地區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珠江中下遊地區的河道都是适宜進行航運開發的。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3

河流航運

人類通過開挖運河,把天然的河道進行相連,更加擴展了河流航運的範圍,形成航運網絡,比如我國的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我國南北多條河流,成為我國上千年來南北運輸最重要的通道,從而也促使大運河沿岸的揚州一度成為我國最繁華的城市。對于城市而言,一般在河流的交彙處、河流的入海口以及河運的起點(終點)都比較容易興起,比如在長江流域的重慶、武漢和九江都位于河流的交彙處,而上海則位于長江的入海口位置。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4

長江沿岸港口示意圖

河流的第三個開發方向就是利用河流來進行“水能”開發,河流在不停流動的過程中,其實蘊含着能量,水往低處流,勢能轉化為動能,利用水中蘊含的能量就是進行水能開發。對于河流水能開發自古就有,我國古代利用河流水推動水車,從而進行碾米、取水等都是在利用水能。當然,現代最主要的利用水能方式,就是建設水電站,一般來說河流徑流量大、地勢落差大、建壩條件好的河流适合進行水能開發,一般位于河流的中上遊地區,比如我國西南地區河流的水能蘊藏量極為豐富。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5

中國大中型水電站分布圖

河流對于人類的影響,還可以通過對于地表形态的影響來體現,我們發現河流的中下遊地區是人類社會發展早期最多選擇的地區,比如非洲的尼羅河中下遊地區,西亞的兩河流域地區,南亞的印度河、恒河中下遊地區,我國的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河流攜帶的泥沙在中下遊地區,由于流速減慢,從而泥沙沉積形成“沖積平原”,平坦的地形,便于人類進行聚落(城市)建設。泥沙沉積形成十分肥沃的土壤,利用農業生産的開展,河流中下遊地區通常都是重要的農業産區。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6

河流地貌示意圖

到了現代,河流除了供水、航運、水能開發等直接利用方式,以及通過塑造地形、形成土壤等間接影響外,還具有美化環境、旅遊開發、保持生物多樣性等功能。河流水是靈動的,具有美感的,在城市内河流沿岸的地段,或者能夠看到河流的地段通常都十分稀缺,低價也會高出一大截,這就是河流通過自身的魅力,從而影響地價的高低。

人類起源于大河流域(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7

上海黃浦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