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遐迩,“蘭亭序”之于你意味着什麼?是一曲“無關風月,題序等你回”,是年少“背誦全文”練就的脫口而出?還是一襲春三月曲水流觞盛會?一紙酒酣意興流淌的書法絕筆?
俯瞰地球,當意大利宇航員在太空引了一句《蘭亭集序》直抒胸臆時,我們分明看到了,這一千古名作“立體的豐盛的不朽的魅力”。《蘭亭集序》有多絕?愈了解,愈着迷。
關于《蘭亭集序》的11件事
01
寫《蘭亭集序》的“書聖”王羲之,到底長什麼樣?風采何如?記載魏晉風流的《世說新語》裡說,時人目王右軍:“飄如遊雲,矯若驚龍。”
能看出,當時的人不吝喜愛之情,給王羲之的評價是,“飄逸如浮雲,矯捷如驚龍。”如雲如龍,他是相當脫俗清貴的。而後世也愛用曹植《洛神賦》中的“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果真,字如其人,超凡俊逸!
02
還有一個成語“東床快婿”,是對女婿的美稱,就出自王羲之,可以佐證他的潇灑不羁真性情。
《世說新語》記,頗有名望的太傅郗鑒,要為自己的寶貝女兒郗璇覓一位如意郎君,便派門生送信給丞相王導,想在王家子侄中尋理想人選。王導對郗鑒的信使說:“你去東廂房瞧瞧,家裡的小夥子随意挑。”聽說來挑女婿,王家郎君都“正襟危坐”了起來,隻有一人敞着衣襟躺在東邊床榻上,若無其事。信使回去轉述給郗鑒,郗鑒一聽:“這個正好!”後來一打聽,此人正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03
“蘭亭”在紹興城南,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年過五十的王羲之和名士親友,一起為春日來臨“修禊”。“修禊”是袚除不祥邪穢的風俗,也是文人聚會吟詠賦詩的雅集。在山水佳境,四十餘位文人,飲酒詠唱,最後決定把這一天即興的作品收錄成《蘭亭集》,請王羲之寫一篇叙述當天情景的“序”。
《蘭亭修禊圖》(局部) 文徵明繪
據說,王羲之已經有點酒醉了,可提起筆來,逸興遄飛,一氣呵成“天下行書第一”《蘭亭集序》。傳言,酒醒之後王羲之又寫了數遍,卻再也達不到那日的水平。
04
蘭亭真迹去了哪裡?據唐人何延之《蘭亭記》的說法,蘭亭真本傳到王氏家族第七代孫智永的手上,由于智永出家無子,于是傳給弟子辯才。
唐太宗李世民相當喜愛王羲之書法,曾數次召見八十高齡的辯才,探詢“蘭亭”下落,辯才都推诿說:不知去向。這快成唐太宗的心病了。後來,監察禦史蕭翼出手,以計策幫唐太宗謀到手了。
宋人摹《蕭翼賺蘭亭圖》(局部)
這手段,就相當不地道了。蕭翼僞裝成落魄名士,遊山玩水,拜訪辯才,言談甚歡。蕭翼出示王羲之書法真迹數帖,辯才看了,以為都不如《蘭亭集序》精妙。蕭翼便使出激将法,告知辯才真迹早已不在人間,辯才不疑有詐,取出真本蘭亭。蕭翼看了,知是真迹,卻仍然故意說是摹本,而後順走。辯才和尚因此“驚悸患重”,“歲餘乃卒”。
據傳,及至唐太宗死後,蘭亭真迹也随他陪葬于昭陵了。
05
唐太宗曾命大書法家歐陽詢、褚遂良臨寫《蘭亭集序》,也讓馮承素以雙勾填墨法制作摹本。歐、褚的臨本多有自己的風格,馮承素的摹本則忠實原作之輪廓,不過因為是“填墨”,筆墨線條流動美感有流失。
今日我們所見的,即多為馮承素摹本,因前後有唐中宗“神龍”年号半印,又稱為神龍本。
《如果國寶會說話》版蘭亭序 看完醉了!
06
觀神龍摹本,不難看出,被稱頌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其實是一篇還沒有謄寫工整的“草稿”!因為是“草稿”,保留了最初書寫的随興、自在、心情的自由節奏,連思維過程的“塗”“改”墨漬筆痕,也一并成為書寫節奏的跌宕變化,可以閱讀一種當下的不經修飾的即興美學。
如,第四行漏寫“崇山”二字,第十三行改寫了“因”,第十七行“向之”二字也是重寫,第二十一行“痛”明顯補寫過,第二十五行“悲夫”上端有塗抹的墨迹,最後一個字“文”也留有重寫的疊墨。
07
漢字的形體之美在《蘭亭集序》中表現得淋漓盡緻,每個字寫出來均有其獨特姿态,相同的字,均有變化,整體而言千姿百态,錯落有緻。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字,要算“之”字了。全文二十個“之”字,方扁、粗細、糾連、急緩、曲直以至于大小,竟不相同。
此為第九行的第一個“之”字
“之”,大多具有唐太宗所指的“似斷若連”的特征,姿态迥異,或頭腳伸張而重心穩定,或頭腳緊縮而呈長方形。如第九行的第一個“之”便是提按微妙,連中有斷。
08
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那麼“書聖”到底是誰教出的?
琅琊王氏家族本就是書法世家,據說王羲之12歲時,在父親王曠枕中發現《筆論》一書,便偷偷拿來看。父親問:“你為什麼要偷我藏的東西?”羲之笑而不答。母曰:“他是想了解你的筆法。”父親看他年少,就說“等你長大成人,我會教你。”王羲之回,“等到我成人了,就來不及了。”父親聽了大喜,就把《筆論》送給了他,不到一個月,他的書法水平就大有長進。
少年羲之的書法老師,還有他的叔父王廙(yì)與姨母衛夫人。學者考證,王羲之悲痛萬分的《姨母帖》就是他悼念衛夫人之作,“頓首、頓首”“奈何、奈何”,見者足感其傷。
09
對了,《千字文》也與王羲之有關。據唐代李倬《尚書故實》記載,梁武帝命令大臣周興嗣,從王羲之碑帖上拓下一千個不重複的字,編纂成文,供皇子們學書之用,等周興嗣煞費苦心編成《千字文》時,頭發都熬白了。此後,華夏稚童開蒙之際,都會讀到這樣的文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10
王羲之與妻子很是恩愛,他後來不無得意地寫道: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已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
他的七子依次是:玄之、凝之、渙之、肅之、徽之、操之、獻之。這七個兒子,個個是書法家,宛如北鬥七星,令東晉夜空有了聲色。其中徽之、獻之的成就尤大,王羲之與王獻之父子二人又以“二王”聞名于世。
11
最後的時間,留給“觀宇宙之大”的“觀”字。
王羲之似明顯有意以濃墨重筆突出“觀”字。人之“觀”有多大?敢大于“宇宙”。這超前的眼界,這開放的胸襟!隔了近1700年,我們仍可以“觀”的統領與俯瞰之勢,勉勵于己。
有了這“略大于宇宙的靈魂與精神”,今日的我們,于九天俯瞰地球,引銀河作曲水流觞,直到那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脫口而出。
這是這個時代給王羲之和友人的浪漫回音,也是《蘭亭集序》最星際最動人的演繹吧。
再凝視“觀”字片刻,
以略大于宇宙的心胸,
去闖蕩去統領你熱愛的那方宇宙吧!
内容| 綜合蔣勳《漢字書法之美》
《千古蘭亭:王羲之的思想與書法》等編撰
配圖丨視覺中國、故宮博物院等
制片人丨張天宇
編輯丨王若璐 校對丨少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