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是初唐詩人駱賓王寫的《詠鵝》,即便在今天看來,這首流傳千古的詩,依然可以歸類為兒歌。據傳,這首詩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詩中洋溢着童趣的爛漫,也充分證明了這首兒歌極有可能就出自兒童之手。
大唐盛世造就了詩人的時代,也為世界文明聳立了一座藝術颠覆,可謂空前絕後,難以超越。而在這個偉大的詩的時代中,湧現了數以萬計的詩人,留下了無數不朽的作品,僅《全唐詩》就收錄了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四萬二千八百六三首詩作。
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為何一首兒歌能傳頌千古,是背誦率最高的唐詩之一呢?
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之一
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大約生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卒于唐高宗永淳二年(684年),享年四十七歲。駱賓王生活的年代是初唐時期,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一道,号稱“初唐四傑”。
《舊唐書·駱賓王傳》中記載:“少善屬文,尤妙于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帝京篇》是一首五言、七言夾雜的類似于古風的長篇詩作。駱賓王在詩中以詩人的視覺描述了帝京長安的盛景,展示了大唐帝國的繁華和強盛。
駱賓王出生貧寒,從小便有神童之名,新舊《唐書》都肯定了這一點。因而,七歲便吟詠《詠鵝》,并憑借這首詩,成為了又一位孺婦皆知的大唐詩人。
詩人一生坎坷,早年“落魄無行,好與博徒遊”,混迹于賭徒之中而落魄市井。然而,“市井有誰知國士,江湖容汝做詩人”,駱賓王在唐高宗末年,被任命為長安主簿,是長安主官之下掌管文書的佐官,相當于秘書之類的小官。《舊唐書》中說,駱賓王“坐贓”,被貶為臨海丞。坐贓,意思是因為貪贓而獲罪,也有栽贓的意思。《詠鵝》的作者“坐贓”,究竟是哪一種情況呢?
因為這件事,駱賓王怏怏不得志,棄官而去。唐中宗弘道元年(683年),因反對武則天專權,追随英國公徐敬業“于揚州作亂”。此時,駱賓王留下了一篇同樣傳誦千古的檄文——《讨武曌檄》。
徐敬業兵敗伏誅,這篇檄文差一點失散。武則天素來敬重駱賓王的文章,派出使者求得了這篇檄文,駱賓王大概也因此逃過了謀逆之罪。野史中說,武則天讀了《讨武曌檄》之後,問這是誰寫的,下面答是駱賓王所做。武則天感歎道:“有如此才不用,宰相過也”。《唐才子傳》中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說的是唐中宗“诏求其文,得百餘篇及詩等十卷”。
史載駱賓王故于徐敬業謀反的第二年,也就是弘道元年(永淳二年),而在《唐才子傳》中,卻流傳着這樣的傳說:徐敬業敗亡,駱賓王也逃命而去。宋之問遭谪貶還鄉,途徑錢塘(杭州)靈隐寺時,夜裡在長廊中吟詩。宋之問先得了兩句:“鹫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當吟到:“樓觀滄海日”時,便再也得不出下句。此時,一個老和尚前來,接續道:“門對浙江潮”。随之,老僧又在這一聯之後,續完全詩,這首詩中有這樣兩句:“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宋之問大驚,不知這個老和尚的來曆。第二天,寺僧告訴宋之問,這位老僧就是駱賓王。當宋之問再去尋找老僧時,《唐才子傳》中說:“傳聞桴海而去矣”。
這則野史傳聞所說的時間,應當是唐中宗景龍元年( 707年)七月之後,此時,據正史記載的駱賓王去世,已經過去了二十三年。雖然野史不足信,但卻足以說明駱賓王名盛一時,令人無限緬懷。也因為他的詩作超然絕倫,而引人入勝,以神話寄托了人們對詩人的崇仰之情。
駱賓王生前著述頗多,唐中宗時期便編纂了十卷詩文,名為《百道判集》。遺憾的是,這部詩文集并沒有流傳下來,現在能看到的駱賓王詩文,都是明清時期重新輯錄的。
兒歌《詠鵝》為什麼能傳誦千古
正史中隻說駱賓王“少善著文”,并沒有說這首《詠鵝》是他七歲時候寫的。駱賓王七歲寫《詠鵝》,這個說法也出自《唐才子傳》。這部野史是元代辛文房所編,書中編寫了一些中唐、晚唐時期詩人的傳聞轶事。從駱賓王的傳聞中,可以得知,《唐才子傳》并不十分靠譜。因而,辛文房所說的“七歲能賦詩”也是難以考證的。
同時,《唐才子傳》中,也沒有說駱賓王七歲的時候寫了《詠鵝》。這一說法,大概是因辛文房的“記載”,結合《詠鵝》所表現出來的童真童趣,推導了駱賓王七歲作《詠鵝》的結論。
假如以嚴謹的治學态度來考證,駱賓王未必七歲能作出傳誦千古的兒歌《詠鵝》。猶如現在傳唱的兒歌一樣,都是成年人模仿兒童的心理和口氣創作的。每一個人都經曆過同年,在特定的環境下,喚醒心中的童趣童真,也是人的一種天性。所以,依然有學者認為,《詠鵝》不一定是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
如此,以駱賓王聞名唐代,深得武則天、唐中宗推崇的水平,創作一首适合兒童傳誦的兒歌,因此而流傳下來,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唐代詩歌十分繁榮,但“兒歌”之類的作品并不多見。賀知章《回鄉偶書》并不是兒歌,其中隻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模仿兒童語氣而深受家長青睐,教小孩誦讀唐詩,《回鄉偶書》也是必選之一。
《詠鵝》經久不衰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兒童眼中的大白鵝,成年人也能以兒童的視覺,欣賞駱賓王筆下鵝的可愛形象,并喚醒心中同年時代的回憶。
《詠鵝》是一副天真爛漫的,兒童與鵝相互逗趣的美妙畫面。鵝在水中“鵝鵝鵝”高昂曲項,朝天歌唱,地逗岸上的兒童。小孩子則伸長脖子,“鵝鵝鵝”地學舌。鵝,悠然自得地把白毛浮在水面,在小孩的眼前遊來蕩去,兒童仿佛指着大白鵝對身邊的大人說:“快看,大白鵝的白毛浮在水上,兩隻腳掌紅紅的,劃着清清的水波,遊得好自在啊”。
大白鵝仿佛聽見小孩的誇獎,遊得更加起勁,唱得更加歡快。兒童看見大白鵝撒開了歡,興奮得在岸上拍手應和……。
這首詩平白如話,仿佛就是兒童尚未完全脫離學講話時的稚趣,“鵝鵝鵝”了半天,卻又忽作驚人之語:“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假如咱們的孩子也是這樣說話,大人們豈不樂得不知所以然了?
曲項向天歌
詠鵝:不廢江河萬古流駱賓王是不是因為《詠鵝》而名聞天下,得神童之名,已然無從知曉,而正史中卻是記載的駱賓王因《帝京篇》而名藻當時。但是,在駱賓王的身後,卻是一片輕薄之聲,哂笑包括駱賓王在内的“初唐四傑”。
駱賓王等人為何遭到後世的哂笑嘲諷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詩多不合“格律”。比如,駱賓王賴以成名的《帝京篇》,就是一首五言、七言夾雜的不倫不類之作,别說合乎格律,恐怕連“古風”都算不上。這其中,恐怕《詠鵝》詩也在其中,慘遭“哂笑”。
《詠鵝》就是一首兒歌,兒歌肯定是不會按照格律吟唱的。
哪些嘲諷哂笑初唐四傑的人,恐怕沒有在《全唐詩》中留下任何傳世作品吧。所以,杜甫寫詩反諷道:“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謾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原來,哪些輕薄文人哂笑的正是王楊盧駱的詩不合乎格律。由此,杜甫反駁說,“初唐四傑”那時有嚴格的格律體嗎?
杜甫所說的“王楊盧駱當時體”,這句詩中隐含了大學問。格律也叫聲律,起始于南朝永明體,初唐時開始應用,唐中宗時期,在宋之問、沈佺期等人手中成熟。因而,後世輕薄文人“穿越”到初唐,指責哂笑駱賓王等人作詩不合格律。
杜甫一句話,就揭露了那些搖頭晃腦假斯文的輕薄文人。然後,毫不客氣地說,你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寫不出,身死名銷,根本不會給後世留下什麼,而王楊盧駱的詩歌與名聲則如江河那樣,千古流傳。
杜甫這首《戲為六絕句·之二》雖然譏諷的是那些輕薄文人,同樣也是為《詠鵝》鳴不平。正如杜甫所說的那樣,《詠鵝》“不廢江河萬古流”,從初唐一直傳誦至今,曆經千年滄桑而曆久不衰。今後,《詠鵝》依然還将傳誦下去。
不廢江河萬古流
中華文明薪火相傳,《詠鵝》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學唐詩,從小孩開始,《詠鵝》就是一首入門級的作品。這首入門級的作品規格相當高,既有唐代詩風,同樣可以穿越時空,打破時空界限,能應眼前之景。
孩子們讀來朗朗上口,鵝的形象很容易被兒童接受。由《詠鵝》而讓孩子們認識唐詩,喜歡唐詩,進而熱愛中華文化,努力學習,為傳承中華文明傳承薪火。
由此而言,《詠鵝》的藝術價值就遠遠超越了詩歌的本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