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腹瀉如何護理好

寶寶腹瀉如何護理好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7 03:02:29

寶寶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入秋後尤其8月中旬至12月,是寶寶尤其是嬰幼兒(6個月至2歲)腹瀉的高發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秋季腹瀉。  

寶寶腹瀉如何護理好(如何護理寶寶秋季腹瀉)1

嬰兒秋季腹瀉主要由于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多發生于人工喂養兒,喂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受病原菌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内易造成腹瀉。此外,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緻腹瀉。  

寶寶發病初期多先有發熱、咳嗽、流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現象,體溫較高,一般為38~40℃。随後便開始腹瀉。一天拉稀十幾次,甚至二十幾次,多是“嘩啦”一下,幾乎是從肛門中竄出來。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樣,無特殊腥味及黏液、膿血。甚至爸媽有時不能從尿布上區分出寶寶拉出的是大便還是小便。有些寶寶頻繁嘔吐,吃什麼吐什麼,有時不吃也吐。開始時吐清水樣的東西,之後吐出黃色的苦水。腹瀉嘔吐嚴重的患兒可脫水。如果出現眼窩凹陷、口唇幹燥、前囟門下陷、皮膚松弛無彈性、無淚、尿少等脫水現象,需急救補水。  

寶寶腹瀉,首先應該在不影響孩子營養的情況下,讓消化道多休息。同時給予口服補液鹽,可以代替靜脈輸液。秋季腹瀉用抗生素治療多是無效的,可以選擇中藥治療。如果寶寶病情加重,要及時到醫院診治,防止出現意外。同時,家長要做好以下飲食護理。

禁食 對于單純腹瀉,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過6~8個小時。禁食可能使寶寶出現饑餓性腹瀉,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還可能造成營養不良。但應适當延長喂哺的間隔時間,減少喂哺量(對于吃得少的寶寶,隻要寶寶想吃就不要限制)。人工喂養兒可以用濃米湯加牛奶喂食,以保證嬰幼兒熱量和營養的補充。沒有醫生囑咐,不能對腹瀉的寶寶實行禁食或饑餓療法。  

食療 食療在治療腹瀉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6個月以内的寶寶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腹瀉,都不要停止母乳喂養,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并在喂奶前30分鐘到1個小時喝一杯溫開水,稀釋奶液。如果寶寶有脂肪瀉,就盡量給寶寶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後一部分母乳含較高的脂肪,不利于腹瀉兒的消化。牛乳喂養的寶寶,可以加大水與奶的比例,如果腹瀉前喂純乳,腹瀉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或3:1,還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奶皮,降低脂肪含量。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療法,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變焦黃,每次取适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後食用,但不适合4個月以前的寶寶;藕粉也可作為腹瀉時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開,加适量糖煮沸後食用。    

補水方法 寶寶腹瀉會丢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如果隻喝白開水,是不能被腸道吸收的,還會出現喝水拉水現象。治療的關鍵是補液,可喂以口服補液鹽,不但能補充水分,還能補充電解質,起到止瀉作用。如果寶寶腹瀉加嘔吐不能補充口服補液鹽,或寶寶就是不喝補液鹽,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輸液補水。

相關鍊接:家長應做好三件事

查明原因 及時取寶寶的大便去醫院化驗,查明原因。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多種,不能憑感覺斷定寶寶就是患秋季腹瀉,應依靠醫生的幫助加以辨别。  

記錄大便次數 嬰幼兒在拉肚子初期要記錄好大便次數、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随時向醫生反映。如果寶寶腹瀉一天超過8次,或雖次數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時多出兩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噴射狀,應及時帶寶寶就醫。  

保持口腔和皮膚清潔 寶寶腹瀉時,要保持口腔和皮膚清潔,及時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沖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

(文/陶立容 副主任醫師 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