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們大家好,我是來自河南省的一名高考生。高考使用全國乙卷,2022高考位列河南省文科第328名,其中曆史選擇題全對,估分88~92(老高考不顯示各科的分數^_^)現已被南開大學錄取。高中曆史從剛分班的65(全班倒一)到後期成為較穩定并有優勢的科目,曾于2022年3月清華基測中考取曆史91.5的成績,并取得過95(原始分)的成績。很開心可以給各位澱粉分享學習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01高效背誦 精準擊破
我曾經陷入過一種背誦的誤區,花很多背誦時間拿着資料書或者課本從頭到尾讀,讀過幾遍這一課的知識好像都記在腦子裡了,但是做題的時候還是會碰見很多熟悉但是自己無法準确說出的點,腦子裡隻裝下了宏觀的知識但是微觀知識點記得十分糟糕。于是我想出一個辦法,留意做題中遇到的記的不牢的小點,每次考試前兩三天,花幾分鐘時間寫在一張小紙上,接下來到考試的一段時間,都着重背誦那些寫下來的知識點,對于不熟的知識塊可以進行狂轟濫炸式清掃,背誦 刷一些相關的題目 不懂的火速問老師。這樣考試的時候那些不熟的反而記的相當牢固,可以比較好的避免因基礎知識造成的失分。應試性真的很強!
其他文綜科目也适用!高考前我就是這樣做的,因為每次考試前都這樣,所以這些曾經不熟悉的點到現在記得竟然都還挺清楚。不過這個辦法我一般隻在考前幾天采用,其他時間還是重視對課本内容和宏觀框架的把握!
02海量看題,高效用題
我在高中并不是一個刷題型選手,但是為了開闊眼界又不得不接觸很多題,于是我想到了以看題的形式代替刷題,這個“看”并不是真的對着題目和答案看幾眼就完事了,而是有看設問-看材料-大腦火速給出答案-看答案-對答案進行勾畫反思這樣一個過程,我一般每個題會經曆2-3遍這樣的順序,一般“看”六七道題之後再回來回顧加深印象,我認為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能在較短時間内接受更多的題和答案樣闆。高考前一個星期除了選擇題幾乎沒有怎麼寫過大題,但會保持這樣的“看”,即使不用傳統的下筆寫,高考41題和選修兩個題也幾乎滿分了~(不過我是在高考最後一周才以看代寫的,前提是我已經寫了無數大題,對于高二或者高三前期的澱粉感覺還是要多動筆,這個方法還是用來課餘擴展視野)
高考前一周用這種方法過完了一本試題調研,短期内的大量攝入為我的專題總結提供了大量資源。像這樣:
看題說完了下面來說“用題”。這裡的用題指兩方面:一方面是對題目的合理化改編,另一方面是從題目中汲取總結,總結我會放在三單獨分享,這裡就先說改編題目!
對于題目改編,我建議大家用高考題的材料,把選項全部換掉自己出,在改編出題的過程中不僅能加深對原題的理解,還能補上一個知識點,也許還可以搞清楚一些概念。下面是我改編的兩道高考題~
雖然第一題老師沒有指出什麼問題,第二題出的比較失敗,但是我恰恰認為失敗的第二題給了我很多啟發,出完這道題我又複習了租佃關系與資本主義萌芽的區别以及租佃關系的發展曆程和各種影響。我想這也是自己改編出題的意義所在~
03自主總結,智慧運用
這是我最想給大家分享的模塊,我認為我做的最好的就是曆史總結這方面,高考完幾乎扔掉了所有資料和課本,但是曆史總結本還是保留了,下面分享我的總結思路。
①常漏點
做大題的時候經常會漏點,漏的次數多了我就會把它們記下來,每次考試前翻看可以防止重複遺漏。像這樣:
②好答案
我認為的好答案有兩種:
1.是一個時期或者事件或者東西的常用模闆,可以幫忙理解這一時期/事件/東西以及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默寫下來混分,如:
可以幫忙理解清末改革
2、答案角度難以想到/語言組織很棒可以借鑒/第一次見。如:
湖南卷某題的答案,語言組織很規範,可以用來借鑒。
③專題
這個整理想法靈感來自于定哥的紅寶書,因為短期内見了大量類似材料但是答案不太一樣的題,所以産生了整理專題的想法,形式類似于定哥紅寶書,不過我會先把做過的相關題答案整合完再翻看紅寶書看是否有遺漏。
④不會的題型
題型這裡我隻整理過小論文和史料實證類,小論文的筆記是跟着之前定哥出的小論文系列視頻記了好多頁(但是高考完好像把那個本子扔了,至今未找到T_T)
這裡隻放我史料實證的筆記(水撒到本子上了觀感可能不太好)
我總結的内容基本上就是這些方面,其中配了些圖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借鑒!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了,因為本人對曆史并沒有很深的理解,也并沒有很好洞察近些年高考變化的趨勢,沒辦法給大家太多方法論上的啟示,所以将高中一直在實踐的具體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澱粉們有所幫助!
祝大家2023高考能取得理想成績!曆史9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