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新
冬天到了,又到了火鍋消費的旺季。日前朋友做東去杭州價格最貴的西子火鍋宴西湖店品嘗了一次。其店毗鄰西湖而環境優雅,食材高檔如龍蝦、鮑魚、鵝肝之類者應有盡有,鍋底有文武之分,文者清水鮮湯,武者紅辣高湯。在這裡,品味火鍋要的就是一個“雅”字:依山傍水,江南絲竹,山珍海味,金樽美酒……雖談不上“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或“果擘洞庭桔,脍切天池鱗”,但對于一個靠教書養活自己的人來講,已經相當高端而心滿意足了。隻是,有一種久遠的記憶在心靈深處呼喚,仿佛缺失點什麼……
想到了記憶中的銅火鍋。
第一次看到銅火鍋,是18歲那年隆冬在一個小縣城的小飯館裡。
記得1969年春節将臨之際,我因還未收到風燭殘年的父母親的10元彙款,隻身蝸居鄉村。記得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終于拿到了彙款單,興高采烈地去鎮上郵局取了錢,馬上就有了想到江對岸的縣城大吃一頓的奢望。記得當時我花了4分錢擺渡費,步行幾公裡,來到一個距離碼頭最近的好像叫“為民飲食店”的小飯館,要了一個5分錢的菜肉餅與一碗8分錢的小馄饨,獨自坐在角落狼吞虎咽。
下雪天小縣城的小飯館實在太冷清了,好在飯堂正中還有一桌6人,各自敞開衣襟,圍着一個冒煙的稀奇古怪的東西在喝酒,這就平添了些許生氣。那是一個由底盤、火座、鍋身、鍋蓋、火筒、筒蓋六個部分組成,其形制如塔而高約尺餘,将取火與用鍋功能巧妙結合的東西。
記得在炭火的灰燼飄落在我的馄饨湯裡一如黑胡椒粉漂浮的同時,一股隐隐約約的熱氣讓冷得渾身發抖的我停止了顫抖,有一種想掙脫棉大衣的束縛而大聲呐喊的沖動。
後來知道,它叫銅火鍋,起源有兩種說法:其一,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的“銅鼎”就是它的前身;其二,始于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它。
其實,火鍋的曆史應該久遠得多,它與巧用杠杆原理的筷子珠聯璧合。“大禹為中國用‘筷子’的第一人,民間傳說大禹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無意之間發明了‘筷子’。”
如今火鍋傳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依賴金屬刀叉調羹進食的歐美人,一旦吃火鍋,也隻能學着用毛竹筷子。說點題外話,雖然我們不能因此沾沾自喜于“刀叉無法跟筷子相媲美”,但蔡元培先生當年調侃西方記者的一番話委實不無道理:“中國人從來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從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區别。”孔子反對在餐桌上用刀,刀使人聯想到廚房及屠宰場,有違“君子遠庖廚”之訓。
看來,火鍋所營造的飲食文化韻味在于“土”,換言之,在于“俗”,而不在于“雅”。
前段時間,肉夾馍與胡辣湯商标維權案鬧得沸沸揚揚。要是真的被“協會”連鎖而像肯德基和麥當勞那樣快餐化,肉夾馍同胡辣湯難免“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
當代著名學者謝冕有一篇《餡餅記俗》的散文,讀來頗合吾意:“那年我從南方初到北方,是餡餅留給我關于北方最初的印象。臘月凝冰,凜冽的風無孔不入,夜間街邊行走,不免惶亂。恰好路旁一家小館,燈火依稀,掀開沉重的棉布簾,撲面而來的是冒着油煙的一股熱氣。但見平底鍋裡滿是熱騰騰的冒着油星的餡餅。牛肉大蔥,韭菜雞蛋,皮薄多汁,厚如門釘。外面是天寒地凍,屋裡卻是春風暖意。剛出鍋的餡餅幾乎飛濺着油星被端上小桌,就着吃的,可能是一碗炒肝或是一小碗二鍋頭,呼噜呼噜地幾口下去,滿身冒汗,寒意頓消,一身暖洋洋。這經曆,是我在南方所不曾有的——平易,尋常,有點兒粗放,卻展示着一種随意和散淡,充盈着人情味。”
遺憾的是眼下的北京城再也找不到這樣的餡餅了!
第二次看到銅火鍋,也是我最後一次看到銅火鍋,那是2003年,也是隆冬時節。愛人外出探視讀大學的兒子,夜深了,我隻身在家,發現電表跳閘燒斷了保險絲,去樓下菜場邊24小時營業的私人小五金店向老闆“求救”。記得推開虛掩的門,堆滿五金小部件的櫃台與貨架之間的狹窄過道裡,下崗後開店謀生的殘疾人老闆為了驅寒,正席地而坐吃火鍋,滿滿的一盆雪裡蕻冬筍肉絲,在炭火的驅動下,咕嘟咕嘟地在鍋身内翻騰跳躍,一瓶新開的黃酒的香氣彌漫在充滿炭火煙味的空氣中……有一種久違的感覺。
記得老闆得知我的來意後爽快極了:“小事一樁!來來來,先陪我喝杯酒暖暖身再去……”
面對着大城市裡的燈紅酒綠,廢俗興雅,已經富起來的人們的餐桌從小巷深處紛紛轉移到高樓大廈,原先大俗為美的民間風味逐漸消失在刻意與時尚之中。其實,如何品味美食的真谛,是在世俗與高雅碰撞間尋找逝去的自我抑或靈魂的哲理性問題。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