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卿,雜役,今日公案何時畢?陷阱迷局,蔽日浮雲終将散。"伴随着良心國漫之作《大理寺日志》在B站的熱播,許多青少年都對于其中蘊藏着的曆史文化"冷知識"趣味濃厚。從"飲茶文化"、"飲食文化"、"禮儀文化",再到今天所要講到的"胡人文化",這種寓教于樂的國産動漫,頗受好評!
國漫《大理寺日志》
在國漫《大理寺日志》第五話"阿裡巴巴"中,專門比較詳細地介紹了一位唐代的留學生"阿裡巴巴"。他原本是大食國的一位高等貴族少爺,在劇中充當的是"大理寺評事"的一個職位,高鼻梁,黃卷毛,說着一口"塑料普通話"。就是這樣一名快樂的"胡人"青年,放棄了原來優渥富裕、坐享其成的貴族生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跟随商隊來到唐朝,被安排在大理寺任職工作,開始了一段大理寺的生活。
阿裡巴巴 劇中胡人角色
01、唐代也有"留學生"?唐代曆史中,究竟有多少"留學生"?就像國漫《大理寺日志》中的"阿裡巴巴"那樣的"歪國仁",在唐朝任職,學習漢語,還有通過嚴格測試的官話考試。其實,這一現象在國漫《大理寺日志》中的第四話"禮部夜行"片尾彩蛋中,便有短暫提及:
"唐代對外的認知程度與範圍非常廣泛,不但鼓勵内外貿易,還允許外國人居住、任官、通婚。希望謀求官職的外國人,與國人一樣需要通過科舉制度,參加考試。"
國漫《大理寺日志》
确實如此,唐代教育可謂是唐代對外開放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衆多胡人"留學生"跋涉千山萬水,進入唐代學習。安定繁榮的社會發展情況,是吸引這些胡人"留學生"的關鍵因素,就比如劇中設定的女皇武則天時期,在當時的半個世紀中,疆土開闊、人口興旺、坊市熱鬧,許多胡人商人和"留學生"慕名前來。
另外,唐代時期奉行一種寬松友好的對外政策,那些胡人"留學生"自然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其實,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就确定了"柔懷萬國"、"申輯睦,敦聘好"的睦鄰外交政策。到了唐太宗時期,愈加主張積極發展同周邊藩屬及鄰國的友好關系。後來的唐玄宗時期,更是"開懷納戎,張袖延狄",特别自信潇灑地對鄰國"潤之以時雨,炤之以春陽,淳德以柔之,中孚以信之",在種種具體舉措上也足以證明這一點。
"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為了維護這種與鄰國之間的友好往來關系,唐代時期會專門安排一些有才能的胡人在朝廷或地方做官,為遠赴唐朝的那些"留學生"們準備好必要的生活物資。比如,在《唐會要》卷六六中便有記載鴻胪寺每年都要從國庫中撥糧一萬三千斛,用來供應招待外賓之用。
在國漫《大理寺日志》中,"阿裡巴巴"顯然正是受惠于唐代時期這種開放友好的政策的。他不僅僅在當時的最高法院"大理寺"任職,還可以和原先的大食國家人保持着不算生疏的一種聯系,這樣的待遇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了!
02、唐代時期的"胡人文化"
在國漫《大理寺日志》第一話"洛陽尋兄"中,估計很多人對于劇中出現的"胡餅"印象深刻。這其實就是一種從古代西域地區引進中原的一種食物,主要以以胡桃仁為餡,是唐代時期流行的街頭吃食之一,這便是一種帶有胡人烙印的飲食文化。
其實,唐代時期的"胡人文化"表現在很多方面,不僅僅局限于飲食層面。在不少唐人的域外題材小說中,記載了許多域外民間故事、域外奇人奇技、域外商人的經商奇遇、域外流行的樂曲和樂器、關于胡奴和胡女的故事以及一些域外僧道的故事等等。
比如,在這樣一部唐代前期的中國志怪傳奇小說《廣異記》中有記載,一則波斯胡人的經商奇遇,類似這種充斥着神秘冒險色彩的尋寶、識寶和寶物交易經曆,捕獲了當時不少人的好奇心。特别是那種驚險刺激的寶物故事,類似剖體藏珠、借情套購、壓價欺蒙、炫奇洩底等情節,在唐代小說中被描繪的相當奇幻。
“近世有波斯胡人,至扶風逆旅,見方石在主人門外,盤桓數日。主人問其故,胡雲:'我欲石搗帛'。因以兩千求買。主人得錢甚悅,以石與之。胡載石出,剖得徑寸珠一枚。以刀破臂腋,藏其内,使還本國。"
劇中阿裡巴巴的傳奇經曆
這種傳奇故事在國漫《大理寺日志》"阿裡巴巴"身上也發生過:"阿裡巴巴"家裡托人送來一對駱駝,他嫌照顧費事,就賣給了胡肆老闆,結果他給的絲綢比駱駝還難保養。于是,他就又拿絲綢跟珠寶商換了一堆紅寶石。不料,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怪盜,搶了寶石,那人硬塞給他一根骨頭,哪成想這是上品的象牙,被人引薦送給了皇上。皇上一高興,就在洛陽河邊賞賜給他一座豪宅。這種極品的運氣,也另許多小夥伴觀衆萬分羨慕。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樂曲在唐代也是名震一時,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對于胡人樂曲有着濃厚的興趣。在南卓所作的《羯鼓錄》中,有專門記載羯鼓樂曲的創制以及演奏技法等。許多胡人樂器也通過漢唐絲綢之路傳入中原,比如箜篌、琵琶、胡笛、胡角、胡笳等等。
漢唐時期,伴随着西域地區的樂曲和樂器大規模地傳入中原,不少"好歌舞于道"的昭武九姓粟特人來到中原,這在段安節《樂府雜錄》中就有記載。當時的粟特胡人大多善歌善舞、技藝雜多,常常成為長安、洛陽街道的一道盛景,吸引着不少唐人駐足觀看。
不過,胡樂正式融入中原音樂體系之中,還是後來唐玄宗時期發生的事情。唐玄宗特意取消了十部樂的專屬名稱,代之以"坐部伎"和"立部伎"兩種稱呼,在唐代樂曲中融入胡樂的成分,"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樂"。
國漫《大理寺日志》
03、良心國漫的自我反思與救贖作為一部畫面制作精良的國産動漫,《大理寺日志》中的故事風趣幽默,部分情節搞笑荒誕;而作為一部以唐代曆史為背景的懸疑片,《大理寺日志》确實通過一些隐晦而精巧的線索設置,牢牢地抓住了許多青少年的好奇心。
同時,它也不失為一部"寓教于樂"的良心動漫,将豐富有趣的曆史文化知識借助于片尾定格動畫"彩蛋"的方式呈現出來,讓許多青少年大開眼界。
比如,在劇中這樣介紹"唐代小吃",不僅出現了以點心著稱的"名廚",甚至還有專門品鑒小吃的"名店"。在當時就有胡人開的"饆饠店"風靡一時。可見無論哪個時代,吃貨都是一直存在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饆饠"呢?
所謂的"饆饠"呢,其實就是在唐代時期開始流行的一種"面點小吃",裡面包有餡心,以葷餡為主,呈卷狀,兩邊開口,形狀頗為粗大。在第五話《大理寺日志》小劇場中有專門介紹此類"面點小吃",還悉心地告知了觀衆"蟹黃饆饠"的具體做法:
"赤母蟹,殼内黃赤膏如雞鴨子共同,肉白如豕膏,實其殼中,淋以五味,蒙以細面,為蟹黃饆饠,珍美可尚。"
國漫《大理寺日志》
雖然不能将國漫《大理寺日志》比作是一部唐代曆史文化的"百科全書",但是短短的數集小劇場"彩蛋"也是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目光。或許,這部國漫的閃光點還不僅僅集中于唐代曆史文化的那些"冷知識",還在于整個懸疑故事叙述的的驚心動魄,正如片中主題曲所突出的那般,刀光劍影,猶記初衷!
"朝堂之上刀光劍影動,誰在背後設局操縱?挺身追尋真相,落入陷阱中。揭破陰謀詭計,弄臣更得寵。孰知那國之棟梁,是奸是忠?多少無辜生命被斷送?"
"迷霧追蹤,隻憑這一腔孤勇,三尺青峰。破詭局。鬥智緝拿真兇,但行好事不問吉兇,哪怕縱入那萬丈深淵之中。風,空中嘶吼。當新雪掩蓋過往傷痛,仍要記得初衷。為天下主持正義,成就不世功!"
“貓爺”李餅 動漫中的角色
國漫《大理寺日志》中"貓爺"李餅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特别鼓舞人心:"逃避是沒有用的,不如與命運一博。至少盡力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不論成敗,都比留下遺憾要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曾經的國漫産業也一度舉步維艱,在我看來,劇中出現的這樣一句話,便是對于未來國漫産業的鼓舞與振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