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傳》中,嬴蕩舉鼎身亡,一直被追劇迷們視為“逗逼”被人嘲笑,甚至演員巴圖都不得不在微博發文求放過,好在憨厚的巴圖繼承了母親宋丹丹和父親英達的喜劇細胞,富有自嘲精神,不然估計他的内心是崩潰的。
宋丹丹和兒子巴圖
哎呀媽啊,原來《芈月傳》演了大半,秦國六國合縱連橫、結盟開戰的遊戲都玩兩圈了,敢情還有一個周天子沒上場啊?用《笑傲江湖》白鴿的話說,豈不是“周天子,誰啊,咋地了?”
當時在諸國兼并之下,周王朝所能直屬管轄的隻剩下洛陽周邊方圓幾百裡的地區。偏偏這個周赧王在位時間長達59年,經曆着兼并最為劇烈的戰國末期,落魄透頂,真是恨不能早死了,“債台高築”的典故就來源于他。
這是在芈月的兒子嬴稷在位時期,強大的秦國攻占了韓國、趙國的許多地方,眼看就要逼近周天子的王城洛陽了。周赧王這下心急如焚,于是号令六國諸侯前來勤王,在王城中臨時組建了一支6000人的隊伍,可是缺少武器、糧饷。于是周赧王想出了“衆籌”的辦法,向王城的富戶借錢集資并開具了發票,約定戰勝後用戰利品歸還。等到了約定出兵的日子,來和這支6000千人部隊彙合的隻有楚國和燕國的軍隊,韓、趙、魏自顧不暇,齊國不予理睬,最終勤王不成,不得不退兵解散。但是借錢出資的富戶們不幹了,紛紛聚集在王宮圍堵周赧王讨債,周赧王不得不逃到一個高台躲債,人稱“躲債台”,這就是“債台高築”的由來。這就是戰國時期周天子的生存狀态,他們刷存在感的方式,就是時不時被打到跟前的諸侯欺負一下,好可憐啊。
大約在嬴蕩舉鼎身亡五十年後,芈月的兒子嬴稷在位時,秦國已經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氣勢,秦國軍隊終于殺進了洛陽,周赧王獻城投降,嬴稷命令“遷九鼎陳列于秦國太廟”,東周至此滅亡。看來嬴蕩與周天子打賭取鼎不成,芈月的兒子嬴稷算是幫他實現了心願。
有人形象地把東周的形勢比喻成一個班級,周天子就是班主任,幾十上百個諸侯就是班裡的同學。春秋五霸就好比是五任班長,雖然班長也會以大吃小去攻打别的諸侯,但好歹也是打着班主任的旗号,“尊王攘夷”教訓不聽話的刺頭,遇到結盟稱霸還需要得到天子的書面認可。而到了戰國,班上的同學跑的跑,退學的退學,隻剩下"戰國七雄",周天子這個班主任更加威望掃地,處境落魄,交戰殺伐、結盟稱霸已經不屑于向周天子報備了。
在前面文章中我們談過“周鄭交質”,(見原文:芈月嬴稷燕國做人質,你可知古代當人質是個美差?)周平王與鄭莊公交換兒子互為人質,反映了王室力量的衰微,甚至連一代中興之主都沒有。後來周桓王記恨欺負天子的鄭莊公,集結了幾個小國來讨伐鄭莊公,可是天子在辦公室坐久了,不懂打仗之法,又錯誤判斷戰略形勢,不但被鄭莊公大敗,連自己都被人一箭射中肩膀,最後還要忍氣吞聲,真是被欺負的沒了脾氣。
搞笑的還有“周頃王沒錢葬父”,周襄王時期,王室财政更加拮據,諸侯常常不來朝觐和進貢,有時候甚至天子出行的車連馬都湊不齊,不得已改用牛來湊。周襄王死後,兒子周頃王想按照禮法給父親辦個體面的葬禮,但是實在拿不出錢來。最後隻能派人向魯國求救,魯國雖是小國,但畢竟出了孔子、孟子這樣的聖人,還是比較重禮法道義的,籌錢給天子解了難堪。
戰國七雄,白色區域為東周天子所在的洛陽王城
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分封功臣子弟定天下,成為天下共主。但是分封制最大的弊端缺少中央集權,能約束諸侯卻無法節制諸侯的手下,等到諸侯實力強大,王權就沒落了。秦統一後,秦始皇吸取分封制的教訓,建立郡縣制,對後世影響深遠。要知道即便強大如漢朝,分封的同姓、異姓王也最終尾大不掉,把漢朝皇帝折騰的夠嗆,直到漢武帝削藩、推恩令才繼續鞏固了郡縣制,此後沿革至今。
原創文章,出自雜牌文藝青年聚集地“懷懷舊”,今日頭條同步推送,更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huaihuaijiu),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