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山居秋暝》從内容看這是一首什麼詩?為什麼受到王阮亭的批評?
王維是盛唐時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這首《山居秋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蘇轼曾經盛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是王阮亭為什麼提出了批評呢?首先我們先欣賞一下這首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從内容上看,這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一、 形式上 是标準五律
喜歡格律詩的朋友知道,五言律詩要注意平仄、押韻、對仗、和黏連四個要素。如果有一處瑕疵,就不能說是标準的五言律。
雖然在唐高宗時期,格律詩就成了進士科舉的必考項目。但是在盛唐仍然有不少出律的格律詩,例如崔颢的《黃鶴樓》上半首是古體詩,李白的《夜泊牛渚感懷》通篇不對仗,而《登金陵鳳凰台》又失黏。
而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沒有一點瑕疵,連拗句都沒有使用。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韻,2、4、6、8押【尤】韻。中間二聯對仗也非常工整: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另外比較難得的是,王維也非常注意中間二聯的句法結構的變化:颔聯是221,頸聯是212 。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避免的是,前四句的前兩個字,都是結構相同的名詞:空山、天氣、明月、清泉。這種形式被稱為四平頭。
相連的四句,如果前兩個字結構、詞類都相同,被稱為四平頭。例如蘇門學士陳師道《和元夜》前六句都犯此病:
笳鼓喧燈市,車輿避火城。彭黃争地勝,汴泗迫人清。梅柳春猶淺,關山月自明。賦詩随落筆,端複可憐生。
前六句的前兩個字是:笳鼓、車輿、彭黃、汴泗、梅柳、關山都是名詞,因此紀曉岚評價說:
“前六句皆雙字平調,殊為礙格。”
不過,四平頭不算巨病,在唐詩中其實挺常見。但是詩歌短小, 講究騰挪變化,因此在詩創作時還是注意一下好。
二、從内容上看《山居秋暝》
從内容上看,《山居秋暝》是标準的山水田園詩。有視覺、有聽覺、有聯想、有抒情。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首聯就破題,空山新雨後,寫出了山居;天氣晚來秋,點明了秋暝。
2、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颔聯出句接着寫了秋暝: 明月松間照。對句:清泉石上流,照應首句的山和雨。而且這兩句還寫出了“空“字。
颔聯給讀者描繪了一幅畫,寫的是視覺。
3、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從“空”到有,從靜轉動。可見王維的山居,并非不食人間煙火之地。
頸聯有聽覺”竹喧、蓮動“,歸浣女和下漁舟,是視覺?聽覺?還是詩人的一種猜測?任由讀者去聯想。
山中已晚,浣女歸來可解。不知道晚上誰下漁舟,漁翁要趁着夜色好去夜釣嗎?還是詩人和好友去泛舟呢?王維詩中呈現了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4、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尾聯反用淮南小山在《楚辭》中的典故:
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
你說不可留,但是我這裡有如此絕佳美景,當然是可以留下的。王孫是我,也可以是所有熱愛生活的人。
三、章法與内容
這首詩前六句都是寫景,最後兩句抒情,表達了厭倦官場、歸隐山林的願望。清代的黃生《唐詩矩》評價這種章法為:
尾聯見意格。
這種前六句寫景或者叙事,尾聯抒情見意的詩中,李商隐的《淚》很有代表性:
永巷長年怨绮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岘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史記·呂後本紀》:"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湘江竹痕, 《述異記》雲:“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 岘首碑,《晉書》:“羊祜卒,百姓于岘山建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人去紫台,說的是王昭君故事;楚帳夜聞歌,項羽的故事。
前面六句全部都是關于淚水的典故。這首詩,七八句是一個十字句,第八句反轉。也是“尾聯見意格。”
喜歡作詩的朋友可以體會一下,這兩首詩的章法。
不過,對于王維的這首詩,清朝詩人王阮亭《唐賢三昧集箋注》中提出了一點異議:
寫景太多,非其至者。
王阮亭原名王士禛、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他認為王維這首詩中,寫景有點多了,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另一位清朝著名學者沈德潛也認為:
中二聯不宜純乎寫景。《說詩晬語》
一般來說,五律或者七律的中間二聯,往往情景各一。如果專門寫景、或者專門抒情,給人的感覺是缺乏變化。例如杜甫《秋興八首》: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颔聯寫景: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頸聯景中含情: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結束語
王維《山居秋暝》最讓人欣賞之處,是他在寫景方面獨到的功力,因此蘇轼評價到:
品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
五七律是唐朝開始規範并走向頂峰的兩種詩體,後人學律,往往與學杜甫為正途。不過越往後,詩人們就越發講究,反而在唐詩中也能挑出一些“詩病”來。當然,即使李白杜甫的詩,也不會每一首都是無瑕疵的精品。
對于漁洋山人們指出的“中二聯不宜純乎寫景”,以及前四句的四平頭,您是怎麼看的,平時作詩的時候注意過嗎?
至于詩中所表達的歸隐山林、不欲仕宦之意,則是古人的陳詞濫調了。
@老街味道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這兩句詩不簡單 作者原來是宋朝的詩僧
孔子到底是罵宰予晝寝,還是罵宰予畫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