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教材解讀

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教材解讀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0 02:19:45

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教材解讀?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教材解讀?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教材解讀(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1

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教材解讀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

教材編者、研究專家與一線教師認為:吃透教材、認清目标就不難

近期,網上關于“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統編教材比較難”的觀點引發了大衆的關注和讨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小學語文一年級統編教材到底難不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李虹教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以及内蒙古林西縣王秀梅和河北省平山縣秦韶華兩名農村學校一線語文教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關于識字和寫字:

識字量同比減少100個,隻要求會寫100個字

針對網上有關識字難度加大的觀點,陳先雲介紹說:“與人教版課标實驗一年級上冊教材相比,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識字量要求已經從400個字減少到300個字,從識字量來看,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是大大減少了。”

作為研究兒童閱讀的教育心理學工作者,李虹教授曾經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過系統研究。她分析過原人教版等多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和現行的統編語文教材,統計了每個版本教材中每一冊識字表和寫字表的生字數量。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現行統編語文教材小學一年級上冊的識字量比其他版本的都要低,寫字量基本持平。那為什麼還有人覺得一年級學生識字難呢?李虹告訴記者,因為小學一年級是先學生活中常用的高頻字,再學低頻字,先學筆畫少、結構簡單的獨體字,然後合體字才慢慢多起來。而漢字中很多高頻字的曆史演變十分複雜,導緻其構字規律不明顯,比如,有的高頻形聲字中聲旁表音和形旁表意的特點不突出,再加上初學漢字的學生對漢字的筆畫、結構相對陌生,也沒有足夠的正字法意識和獨體字知識作為基礎,所以學起來有一定難度。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縣繁榮寄宿制小學的王秀梅老師認為,一年級上冊會認300個字、會寫100個字,教材的要求對于他們這樣的農村寄宿制小學來說難度是适中的。因為這些字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常用常見的字,呈現形式也很生動。比如,“日月水火”這一課,學生通過看圖的方式來認讀本課的8個生字,一點兒都不難。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兩河胡村小學的秦韶華老師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如果遇到某一課要寫的字比較集中怎麼辦?比如,寫字最多的一課有5個字,可以把它們分開,第一節課随堂解決2個字,下一節課再解決後3個字,這樣學生學起來就不難了。”

關于閱讀:

要認清不同文本的目标要求

“如果不計算相關欄目中的選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文數是24篇,而原來人教版課标實驗一年級上冊教材課文數是28篇。”陳先雲介紹說。

課文從28篇減少到了24篇,為什麼還會有人覺得閱讀難度大呢?李虹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收集了4個版本小學語文教材裡的每一篇文章,建立了一個約80萬字的語料庫,通過分析每一篇課文的字數、字種、字頻、詞數、詞種、詞頻、虛詞比例、句長等多個數據,創建了一個可以計算漢語文本難易程度的可讀性公式。他們用公式計算了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每一篇文章(含課文和拼音、“語文園地”中的選文等)的難度,結果發現,大部分文章的難度和之前的人教版課标實驗教材很接近,隻有少數幾篇文章,數據統計顯示難度稍高,但這幾篇文章有其特定的編排目的。如《項鍊》一課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句長,但選用這篇帶有長句子的文章,是為了配合課文《雨點兒》,繼續培養學生“讀好句子的停頓”的能力。《小蝸牛》是一年級上冊最後一課,大家看到文章長了,但課文以季節變化為線索,部分内容反複出現,段落形式一緻,學生隻要理解了一個段落,就能舉一反三理解全文,實際理解難度并不大。《猴子撈月亮》和《拔蘿蔔》等文章偏長,但編排在“和大人一起讀”欄目中,并不要求學生自己閱讀,而是希望教師或家長讀給學生聽,以此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為學生今後的獨立閱讀打下基礎。因此,教材中不同文本的教學要求是不一樣的,這是教師和家長需要注意的。

陳先雲認為,小學語文統編教材設置的一些欄目有其不同的教學目标。比如說“日積月累”,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朗讀、記憶來積累。一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日積月累”:“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簡短的4句話,就讓學生從小知道要珍惜光陰。再如“和大人一起讀”欄目,主要是考慮到一年級幼小銜接的特點,通過和大人一起讀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因為一年級學生識字量還很少,很難做到獨立閱讀。所以《猴子撈月亮》這篇文章,學生能在大人的幫助下閱讀,借助插圖大緻了解故事的意思即可,教師或家長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不要拔高要求。隻要在大人的幫助下,學生借助拼音能把課文讀下去就可以,即使有一些詞語、有一些句子讀不懂也沒有關系。随着學生識字量的增加、閱讀能力的提高,他們能慢慢地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

李虹認為,學習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增加閱讀量是非常重要的。隻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詞彙量,積累背景知識等。就字詞而言,同一個詞語往往有多個義項,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和作用也不相同。隻有通過大量閱讀,學生才會有機會接觸到足夠多樣、足夠豐富的詞語使用的具體情境。

王秀梅、秦韶華兩位老師對于統編語文教材的欄目設置給予了肯定,特别是“和大人一起讀”欄目。她們認為,學生在幼兒園時期最喜歡聽故事,最愛聽大人給他們講故事。而“和大人一起讀”這個欄目的設立,正體現了“幼小銜接”理念。通過共同閱讀,學生和大人之間不僅能進行語言交流和情感溝通,更能體會到語文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快樂時光是融合在一起的,體會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一年級上冊總共有6首古詩,有的出現在課文中,有的出現在語文園地‘日積月累’欄目中。從教材的編排意圖來看,我覺得古詩隻要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達到記住的目的就可以了。”王秀梅說。在學《古朗月行》這首古詩時,王秀梅先示範誦讀,然後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學生在想象畫面的過程中,她再描述這首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學生跟着王老師一起朗讀。在這樣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把《古朗月行》這首詩背下來了。

教學建議:

了解教材編排意圖、因材施教很重要

“教材難或不難這個問題,是非常主觀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者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李虹說。她從研究者角度分析,認為網上一些人覺得語文教材難,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是漢語的特殊性,因為漢字是方塊文字,不表音,基本的書寫符号不是字母,學生需要掌握常用的2500個漢字,每個漢字都要學習它怎麼讀、怎麼寫,所以漢語的閱讀學習是相對較難的,這就決定了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學生什麼時候能學會閱讀的時間點也是不一樣的。第二點是教材的不同欄目有不同的目标設計和教學要求,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利用教材的梯度設計,讓學起來較輕松的學生“吃得飽”,覺得學習有挑戰性;讓學起來需要一定時間的學生“學得穩”,覺得學習有成就感。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們成為積極的學習者,這些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

陳先雲告訴記者,對于網上反映的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的一些問題,已經通過不同形式的教材培訓向教研員和一線教師們做了一些說明,比如說教材編寫理念是什麼、各個欄目承載着什麼樣的功能。同時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對教材的編排意圖、教學目标要求與教學建議也都有詳細的說明。對于一線教師而言,首要的工作就是吃透教材,借助教師教學用書等材料,深入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從學情出發,認清教學目标,明确“教什麼”和“怎麼教”,這樣才能用好統編教材。(記者 汪瑞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