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讀《詩經》時,會發現有些字的古今讀音差異很大,甚至于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經典永流傳》、《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節目中涉及到的一些古文,不同的播音員對相同句子的讀音也會有差别。
這是因為古人的發音與我們今天的發音有很大的差别,今天我們的讀音更多的是從個人理解詩句含義的角度來确定讀音。不同的發音對應着不同的含義。
比如,“縱我我不往,子甯不嗣音”中的嗣,可以讀si(上聲),也可以讀yi(陽平)。讀si(上聲)時是承接的意思,這時“子甯不嗣音”的意思就是“你以前寫過信給我,現在怎麼不繼續寫了”;讀yi(陽平)時,通“贻”和”诒“,是寄、傳送的意思。
“挑兮達兮”中的挑,可讀tao(陽平),也可讀tiao(陰平)。讀tao(陽平)時,是獨自走動之意,讀tiao(陰平)時是舉止天真自然,自得其樂之意(《說文》)。
”在城阙兮“中的”阙“應讀成que(上聲),指的是古代宮殿大門兩邊供瞭望的樓;若是讀成que(陽平),就是過失、疏失之意,就與詩中表達的意思不一緻。
當我們在讀這些古詩詞時,發現讀音與我們今天的讀音差别很大的時候,就應找出差别的原因,如果是通假字就要讀通假字的那個音。
在讀的過程中選擇合适的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即從音韻的角度去讀也很重要。比如,“挑兮達兮”中的“挑“,讀成陰平就沒有讀成陽平時的起伏感強,強烈的起伏感更加能映襯在觀樓上不停走動的那位女子心緒不甯的心情,能把詩中想表達的意境充分體現 。
我們不是搞古漢字研究的人,如果覺得自己的普通話不标準,為更好地理解詩意也可以用自己的家鄉話或方言來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